政务微信发展报告
2017-06-14刘鹏飞齐思慧叶德恒刘思杙
刘鹏飞+齐思慧+叶德恒+刘思杙
近年来,随着微信的异军突起,政务微信日趋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新媒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和实现政民互动的新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基于微信大数据的第三方平台“微透视”,抓取海量微信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评估政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
数据篇
2016年,政务微信传播影响力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共产党员”“上海发布”“中国政府网”“中山发布”“佛山发布”“杭州发布”“珠海交警”“唐山交通安全微发布”“重庆交巡警”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总体上看,进入100强的政务微信,在政务公开、资讯推送和公共服务方面做得较好,逐步构建起了“以部门职能为特色,以便民服务为主导”的智慧平台。
一、级别分布:地市级账号表现抢眼
从政务微信100强账号认证主体的级别上来看,中央部委、省市县(区)、乡镇部门均有入榜账号,但数量差异较大:其中市属机构开设的微信公号数量最多,共计47个。
二、地域分布:地方微信公众号梯队化明显
从入围100强账号的地域分布来看,呈现出了明显的梯队分布:江浙地区上榜微信数量最多,浙江以14个上榜账号居全国榜首,广东和江苏分别拥有11个上榜账号。
三、类别分布:各類别微信账号特色鲜明
从入围100强账号的类别看,政务微信之间不同系统运营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公安(含公安局、交警、派出所、消防、车管所等分系统)、宣传、共青团系统形成主要梯队,表现非常活跃。
亮点篇
一、权威:先天优势
在系列重大舆情和突发舆情中,政务微信努力成为纷繁信息的过滤器、偏激情绪的缓释剂、国民心态的压舱石。聚焦热点事件,及时权威发声;辟谣虚假传播,消除市民恐慌;积极宣传科普,守护网络清朗。
二、技术:驱动力量
政务微信日渐成为对外发布信息、提供精准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技术手段的支撑是驱动政务微信前进的重要力量。政务微信的技术开发以及产品推广,为避免百姓办事“跑断腿”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政务机构要多学会融合网络新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将长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海量数据有效整合,实现数据协同共享和规模效应。
三、创新:必由之路
政务微信的创新包括管理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内容有趣、形式灵活、服务便利。政务微信只有从传播形式到政务流程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逐步创新,才能探索出引导宣传多格局的方法与整合“掌上政务”资源的最佳手段。
四、服务:核心目标
目前,多数政务微信都已经开始积极利用微平台提供如在线咨询、业务办理等职能服务。服务,作为政务官微的核心目标,其效力在未来必将进一步凸显。
1. 革新公共设施,优化市民体验。广州地铁新推云卡,支持移动闪付过闸。2. 开通线上服务,回应社会关切。2016年11月16日19时许,浙江长兴一小女孩王悠然离家后一直未归。接到报案后,长兴警方全力寻找。17日上午,长兴警方借用微信平台发布寻人启事,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次。3. 展开集中整治,解决民生问题。2017年1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人民政府微信平台“潮涌高桥”就1月11日上午镇上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发文《关心凌桥交通的你,有一份告居民书》回应社会关切,阅读量突破6万次,点赞量600余次。
五、互动:重要环节
政务微信通过定期进行原创策划,打造互动栏目,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网民兴趣、增加用户黏性。从单一的信息发布模式到双向互动进行转变,有助于凝聚群众智慧,畅通诉求通道,解决实质问题。
2016年1月4日,“海淀公安”微信创新举措、上线“海淀网友”互动平台,凝聚群众力量、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网民可通过文字、照片或视频的方式,提供犯罪线索,并在线与警方实时沟通。据悉,该平台接到网民举报、收到警务类线索的数量已达数千余条,“海淀网友”骨干力量已超17万人。
六、亲民:基本姿态
政务微信的每一次发声、每一项举措,都是在塑造自己在网民眼中的专属的“形象”与“标签”。讲方法、使巧劲,以亲民的姿态,传递阳光正能量,用畅通的政务渠道,帮助民众感知政务微信的服务价值与力量。
问题篇
一、梯队分布明显 区域发展不平衡
通过对入围100强账号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东部沿海地区上榜微信数量最多。而西部地区的政务微信建设仍然相对落后,还需综合发展、提升新媒体的队伍建设、运营建设及传播效果的拓开。
二、职能定位模糊 影响用户体验
一些政务微信公众号对政务职能定位模糊,日常发布内容追求“偏、大、全”,而忽视了用户体验。个别政务微信热衷发布健康、养生类的信息,且有的甚至是简单摘抄网络上的不实信息,严重误导用户。
三、平台搭建不完善 功能板块开发不足
一些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不完善,尤其是服务功能板块开发不足,不利于定位目标受众、带动精准传播。政务微信在内容中,应加强板块设置,使推送内容一目了然,方便受众选取关注内容阅读,利于找准目标受众,带动精准传播。
四、服务机制不健全 影响服务体验
目前,一些政务微信机制化程度较低,设专人管理、成立专业队伍仍处酝酿状态。多数政务微信无法完全实行全日制工作制,工作人员对网民诉求的回复时限、咨询类诉求最长办结时限、投诉类诉求最长办结时限等,均不能通过机制保障,严重影响服务体验。
五、互动频度较低 仍是服务短板
互联网新技术的渗透,使得不少政务微信能够利用形式多样、风格活泼的多媒体方式进行内容传播,进步明显,效果也显而易见。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频度较低,导致官民之间的沟通存在生硬感与隔阂感,这仍旧是政务微信在服务功能方面的短板。
趋势篇
一、实现区域矩阵化发展
矩阵化发展是政务微信发展的显著趋势。随着政务微信队伍的壮大,地区政务微信集群化趋势愈发明显。“网信河北”发起成立了省新媒体联盟,成员已有288个,覆盖全省13个市各级各领域,人数达2500万。其中政务类新媒体成员185个、媒体类新媒体成员72个、自媒体类新媒体成员31个。
“上海发布”融合16个区、29个委办局、24个重要机构的微信,真正形成上海政务微信矩阵,其服务面之广、服务效率之高广受市民称赞。成都市已建立了市、区(市)县和市级部门、街道(乡镇)和区(市)县部门、村(社区)的四级政务新媒体集群体系,4000余个政务微博(微信)一网覆盖、互联互通,网民诉求可面向全市各类政务服务新媒体责任主体直接派发,极大减少了中间转办环节,缩短了办理时间。
二、优化政务服务大厅
政务服务大厅实现服务的综合化与多元化,用户可通过一个页面解决多种问题。政务微信的服务功能可以从单一的个体到部门,进行全方位优化与立体式整合,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数据壁垒和资源壁垒。结合不同地方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结合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现实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公众实际使用场景进行设身处地的考虑。如“四川发布”设置了微信矩阵,将平台打造为一站式微信办事和查询平台。
三、搭建“互联网+医疗”
未来,医疗类政务微信公众号将在医疗卫生领域,为卫生、计生等场景工作分流,减轻压力。2016年3月,“四川卫生计生”上线生育证“网上登记”功能,简化了办证流程,方便了育龄群众,引起良好反响。
四、成为民意集散地畅通问政渠道
当前,政务微信已然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畅通“一把手”问政渠道,正成为问政潮流。
例如,“成都市政务新媒体服务群众办事大厅”。利用“局长进大厅”活动,开展“民生服务日”“微访谈”,在线受理网民投诉,实时解读民生政策,主动回应民生热点,并对网民诉求派发督办等工作进行网络直播,提升网络问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