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出版家李小峰
2017-06-14李建华
李建华
读有关鲁迅的书,经常见到李小峰这个名字。而李小峰又是和北新书局联系在一起的。北新书局的来历,大概和北京大学以及新潮社有关,说是北京大学与新潮社各取第一个字,便成了北新。北新最早是在北京成立的,时间约在1924年,创办者是李志云、李小峰兄弟,地点在翠花胡同的李宅,后来的实际经营者主持人是李小峰,因为李志云与人另做生意去了。书店创办时是集资的,集资者除了李氏兄弟外,还有孙伏园等。那时的志向是出版新文艺书籍。李小峰在新文化兴起之初就参与了相关的活动。
李小峰(1897~1971),字荣弟,笔名林兰。江苏江阴青阳南街人。6岁丧父,12岁丧母,由长兄李志云抚养。小学毕业后考入免收学膳费的无锡第三师范,家中仅负担零用。1918年毕业后人北京大学哲学系,长兄省出钱来负担其学膳费,自己也搞些翻译及记录名人讲演,得些稿费以补贴零用。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一部分学生组织“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他担任校对。1922年几个新潮社重要社员都出国留学或担任各地教职,社内事务即由孙伏园负责编辑,他和宗甄甫负责出版发行工作。孙伏园去编辑《晨报副镌》后,新潮社的编印工作由他负责。此期间,因鲁迅先生的倡议出版了“新潮社文艺丛书”,鲁迅的《桃色的云》及《呐喊》等都收入这个丛书。1924年,又与鲁迅等16人合办《语丝》周刊,他负责出版发行。两年不到,出了12种新书。
1925年,在鲁迅支持下,与大哥李志云、夫人蔡漱文及孙伏园集资在北京创立北新书局,李志云为经理,他负责组稿、编稿、出版。北新书局首先选中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出版。1926年,魯迅去厦门任教,李志云去上海筹设分局。1927年4月,奉系军阀张作霖人关,实行恐怖政策,李小峰离京到沪,10月《语丝》被禁,书局被封。上海分局改这总局,李志云任经理,李小峰二哥李仲丹担任总务及营业,他主要负责编辑出版。这年冬天,鲁迅由粤来沪,主编的《语丝》,创刊由鲁迅和郁达夫合编的《奔流》,复为《北新》半月刊长期撰稿,具体编务由李小峰担任。出版鲁迅、冰心、郁达夫、蒋光慈第一流的作者、名人的作品。按鲁迅的要求,率先采用多留天地、新式标点的版式,率先废除码洋(虚价)改标实价,出书力求精美,廉价,对作者要优厚,是为北新书局的黄金时代。
1928年李仲丹去世,他的职务由李小峰兼管,终日埋在事务堆中,与鲁迅的往来较疏,曾因刊物上登一纱厂的广告,同行谣传北新把资金去办纱厂,拖欠作者的版税,引起鲁迅的不满,请律师写了信向北新清算版税。后经郁达夫的和解,取得协议,所欠版税分期拨还。1931年书局被国民党政府封闭,没收了全部进步书籍。
1932年因“小猪八戒事件”,又被下令查封。后改牌照为“春光”复业。出版些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并收缩业务。
1937年李志云辞去经理,担任伪职,由李小峰继任经理。因去后方未成,收缩门市部以减轻开支,借黎明门市部卖些存书,以维持开支。为了想捞些抗战胜利后复业的资本,于1942年离沪,想取道洛阳去成都,后因路被中断,不得已停留在安徽立煌勉强维持营业,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此时书局既无门市部也没有编辑室,仅在住宅中挤出一间房间作为办公之所。新中国成立后,联络私营书店组织上海通联书店,任常务董事。后任童联书店行政管理委员会主任。
1954年,与广益、大中国、人世间合并成立四联出版社,任副社长兼代总编辑(顾颉刚任总编辑)。1955年公私合营后,任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部第一副主任,1956年,加人农工民主党。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1958年5月被错定为右派分子。1962年调到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撰写《新潮社的始末》、《鲁迅先生与北新书局》等10万字回忆录。1963年退休。1971年9月3日在上海含冤逝世。
著有《徐文长的故事》等民间故事30多种,译有《疯狂心理》、安徒生的《旅伴》(童话)等、爱华耳特的《两条腿》(童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