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苏轼作品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2017-06-14庄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苏轼诗词意识

庄宽

从中国传统审美角度进行研究,苏轼的审美观点独具一格。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知名作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苏轼写作豪迈奔放、乐观开朗,提倡自由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尽量远离愤怒;不以华丽为美,而以平淡无奇为美……这些对中学生的审美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审美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苏轼的作品蕴含着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有力因素,相较于其他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更为有效。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其意义,通过苏轼作品的教学来启发、教育学生,提高學生的审美情趣。

一、苏轼作品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苏轼作品是苏轼情感表达和风格的真实写照,苏轼的审美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因此我们要不断钻研苏轼作品的内涵,并且分析其中独特的审美思想,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苏轼的审美思想遵循了禅宗“自然适意”的生活风格,让人们更加注重心灵美而不是外观美。其中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句并不是仅仅夸耀西湖的美丽,其中透露出更多的是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另外,“不得梨英软,应惭梅萼红。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裱。”这首诗表达出了苏轼对纯白、朴素的梨花的喜爱,而不欣赏华丽、富贵的牡丹,能够别具一格,从中既传达出春天的信息,又显示出苏轼不同流合污的品质。因此,读苏轼的诗要学会看见一些平凡、深刻的含义,这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此外,苏轼的审美思想不仅体现在自己的诗词当中,而且在评价其他的诗词或者人物时也深刻体现了这种审美思想。在“太平盛世”之时,他赞赏隐蔽居山的异人并把这样的人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以平淡的态度生活。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苏轼作品的有效措施

1.以书本内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中阶段是学生冲刺高考的重要时段,学生的每分每秒都十分重要,教师不能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点而忽视高考这种现实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两者兼顾,教师需要从课本知识出发,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将教学大纲和审美教育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苏轼代表作的时候,这是一首豪放词,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佩。其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苏轼由眼前的江山美景引发出怀古之情,这是苏轼审美思想深入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通过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教学和审美艺术的提高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保持课堂进度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2.创设情景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学生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加,从而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学生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极低的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由于苏轼生活的年代离现在比较久远,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需要将抽象、传统的诗词加入时代因素,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定风波》这首诗词的时候,因为学生对古代的诗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搜索相关的视频,以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之后就会有令人意外的效果。

3.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途径,想要学生更好地掌握苏轼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审美观点,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苏轼的作品产生兴趣,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苏轼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内在趣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魅力,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教师需要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从内心深处认同、理解乃至欣赏苏轼的审美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渗透多媒体、情景教学、集体朗读、游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通过竞赛、提问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审美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但是我们不曾发现,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苏轼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苏轼诗词意识
诗词书法作品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诗词篇】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苏轼吟诗赴宴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