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2017-06-14谢雄强
谢雄强
新课改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前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死守一个方法不放,我们完全有理由选择适合自己个性、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如何去把握呢?
一、适应课改形势和要求,树立“大语文”观
“大语文”观,就是指语文课不能仅限于课本的知识,还要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一,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
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在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上,要把语文课本的知识与历史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比如,高中课文有很多篇目涉及到历史,像《短歌行》《屈原列传》《鸿门宴》《失街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窦娥冤》等,都有很强的历史背景。这些课文,都可让学生自主探讨,让学生在讨论中做到知识的迁移,巩固历史知识。
第二,与日常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上诗词篇目时,要注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機结合。如上到律诗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对联与律诗的对仗的联系和区别,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创作对联,再与同学相互交流,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这样,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与应用文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语文,就要学以致用。语文的工具性很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请柬、通知、书信、启事、邀请函、广告词等都与语文息息相关。课文中有这些相关的内容时,就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同学自主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四,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与当前的国内国际热点联系比较紧密。学习这几篇文章,就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讨论,这些文章的主题与当前哪些社会热点有关。《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讲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通过“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成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用这种模式,能不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讲述了“二战”时德国法西斯的种种暴行,可联系德国领导人勇于反省历史,而当今某些国家却有意回避历史。《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也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航天技术这一热点联系紧密。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过去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大搞“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现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不少教师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放手让学生提问,有时一节课学生提出一二十个问题,教师也不归类、筛选,以为这样会调动学生的积极眭,结果导致课堂教学环节散乱,重点、难点不能突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缺少及时的引导。还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一个问题让七八个学生回答,结果得出七八种答案,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加以肯定、表扬。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半开放的,即使有多个角度理解,也有一个最佳角度,也有个别问题的答案是单一的。这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优劣,引导学生总结出回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既要实行教学的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加以引导。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注意学生的合作探究,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于是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看到一两个小组有了结果就草草收兵。这种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我们倡导在自觉、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