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6-14孙静坤
孙静坤
新课程理念呈现的课堂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生动,以人本关怀的独特温暖着莘莘学子。在这样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学习应该因其特有的语言形式、音韵节奏而展现蓬勃生机,应该因其特有的时代历史风貌、文化风情而精彩纷呈。然而现实状况中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一、学生难以走进文本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正因为历史的久远,其相应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表达习惯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容易接受来自新媒体的新潮语言文化,而对文言文的学习十分抵触。据笔者调查本校学生得知,75%的学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感受到它的魅力,只是为高考艰难地学着文言文,甚至为拿不到高分而苦恼,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
就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重“言”轻“文”、轻“言”重“文”、“文”“言”剥离的现象比比皆是。
正是这些文言作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正是因为我们老师的无效教学,学生很难真正走进文言文本,去发现文言作品的无穷魅力。
二、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由于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逼迫”,老师们也尝试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老师们又过于担忧学生无法掌握字词句意,所以很多老师还是选择了串讲,逐字逐句地翻译,分析思想内容,赏析写作特色,讲解课后练习。老师一讲到底的方式经常使得课堂上学生主体的缺失,学生很少有机会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当然也有些老师提出一些阅读问题,但问题大都偏向简单化,没有多少思考和探究的价值。这样的教学失去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朗读指导虚化
近年来,文言文教学诵读的重要性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识。所以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我们也能听到琅琅的书声。公开课上老师也会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朗读等等。笔者最近也听过几节优质课,课堂上朗读不少,但是有效的朗读却不多,能读出句子情味的更少。很多时候老师只是为朗读而朗读,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或者说老师对朗读的指导还很虚化,流于表面。结果,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但是学习的兴趣依旧不浓。
当文言文课堂重复着这些繁琐的讲解,充斥着缺乏设计的提问和没有指导的朗读时,其实课堂也远离了有效教学的理想状态。笔者试着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上进行改进,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当下,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文言文教学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师又过于强调文言文中的“文”,经常把文言文上成思想教育课,缺乏了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大部分老师是一节课疏通字词,一节课理解文意,或者是上完课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散思考,从而拓展思路,陶冶情操。这样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虽然联系在了一起,文言文的实用性好像也得到了发挥,但并没有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依然难以克服学习过程的乏味枯燥。
笔者曾在上《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分析孟子仁政思想时,就很好地做到了勾连现实,古为今用,同时又巧妙有效地落实了文言字词。“孟子的思想在当时极具进步眭,即使在今天,我们当代社会依然有很多政策都有着孟子思想的影子。请同学们说说看,假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孟子的思想,文中的那些句子能够说明问题。可以边读边讨论。”一个问题纵观全文,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古人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学生的回答很活跃,且都能利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解说。当学生回答“不违农时……符合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时,我就趁机让学生说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和“数罟”的意思。当生回答“谨庠序之教……先物质后精神,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时,我不仅予以赞许,也强调了“谨”的含义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特殊句式。当学生回答“五亩……注重对自然的利用,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时,我又突出了“树之以桑”中“之”和“树”的意思。
我用现代理念诠释孟子的思想,勾连了现实,拉近了距离,让学生很有兴趣地去研读文本,学生确确实实也读出文中的现代涵义。这样,一篇时隔千年的古文也就富有了现代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读活了文本,体会了孟子思想的伟大,同时在解读的过程中巧妙地落实了文言字词,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
其实,高中文言文能勾连现实,古为今用的课文很多。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老师讲清“十思”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要勾连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学得有趣却不容易。我在理清了十思的内容之后,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条送给自己或社会上各种职业的人,要求会背、会译并说出理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翻译落实了文言知识;通过勾连现实,提高了学习兴趣,汲取了古人的智慧,并且在评述中不知不觉地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这样就很自然地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可见勾连现实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它体现了老师贯穿新课标的意识,有时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培养就在此实现了。
文言文的名篇佳作是滋养中国人精神的文化源泉,基于不理想的教学现状,我们把相应的教学策略付诸实践,让它扎根于現实的土壤,才能使教学真正有效。
★作者单位:河北文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