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书的跨越
2017-06-14马丹
马丹
高中语文老师看到那种“得语文者得高考”的标题,会有种他乡遇故知的热泪盈眶感,其实如果不是在教育岗位上,这又与我们何干?更何况有时这种消息也是一厢情愿——说到底,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更多人热爱语文吧1
2016年的江苏高考卷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人文情怀。看到卷子时,真心希望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同学能够有充分的施展空间。古诗词鉴赏中关于李广事迹的那题,和《史记》的勾连,从一首词到一篇传记,虽然是很小的一步,但却是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跨越。名著附加同样是如此,《红楼梦》通过贾政的语言考查其对宝玉复杂的情感,我们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更多关注的是元春和贾府间紧密相关的命运,在“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会重点关注宝玉挨打的复杂原因及众人的表现。高三复习会遇到瓶颈,不妨可以从《红楼梦》中挑选一个合适的人物,以这个人为中心向外辐射,作为知识架构,把许多零碎的内容串联起来,一则可以检查复习的全面性,二则可以发现一些盲点及时补救。我选择了贾政这个人物,在后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人物从“宝玉抓周”中对宝玉的怒斥到“宝玉出家”中对宝玉的不舍牵挂,这种复杂情感是贯穿了全书始终的。这一点在《红楼梦选读》中有着巧妙的安排和暗示。从课外的一本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著作到课内的一本精心选择的选读课本,从思维的局限到发散,我想靠的还是大量的阅读和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散联想,使知识和知识之间能相互补充,然而做到这一步,需要有大量的阅读,要引导学生树立“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的观念。这首先要做到:
一、从语文课本到文后注释
最简单的是看书下注释,课文选自哪本集子,就把那本集子找来翻翻看看。课文作者是谁,教材中提到他还有哪些重要的作品,有时间的话就多读一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比方说,初中学《社戏》,注释说选自《呐喊》,注明“有删节”,那我们就把《呐喊》拿来读。一读,原来“我”20年来有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另一次才是课文内容。读了全文,把前后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对文章的理解会更为准确,在对比中去看“我”当年的乐土乐事,“社戏”才显得分外美好而富有情味。再比如說高中课文《我与地坛》的注释介绍,作者还著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拿来读读,会读到韩少功所评价的“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对生活的思考也会更进一步。关注注释,多读一点注释里提到的书,语文的阅读天地可以得到极大的拓展。
二、从文学作品到文学研究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诸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陈从周先生的《梓翁说园》、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梁思成先生的《拙匠随笔》等,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用推介者的话来说,“既是名家大家的作品,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整齐地展示学术成果;又是大家民众的读物,可以开阔读者眼界,一窥学术堂奥。”借这套丛书的名字一用,光读书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所筛选甄别,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看点大家写的小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的大家,许是其他领域的大家,许是文学领域的研究者。如果只读文学类的作品,在里面兜兜转转,久了会有点迷糊,稍微接触点文学圈子附近的文字,视野会开阔很多。还是以鲁迅先生为例吧,他的全集不是普通的中学生能够读完的,很多文章还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学鲁迅的文章时,就像在啃难啃的硬骨头一样。如果去看看钱理群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读》,在研究者的帮助下,对文本的把握会更准确,也更深入;读读朱正的《跟鲁迅学改文章》,一面惊叹于鲁迅先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厚功力,一面也在文字修改润色方面能够做到略有所得。
三、从期刊杂志到文学经典
我们都有在海量阅读期刊杂志之后会觉得乏味再捡起文学经典的经历。不得不说,杂志上的文章和我们传统的文学经典相比,也许少了那么些时间的积淀,就像是别人嚼过的鸡骨头。如果要推荐学生读书,文学经典一定是首选。
期刊杂志上的文章,受发表篇幅的局限,往往千字左右,适合碎片化的阅读需要,有些文字还容易被诟病为心灵鸡汤式的文章,但还是建议稍微读一点,从可操作的角度而言,订点期刊杂志看是最便捷、家长最容易操作的阅读渠道。杂志往往和时代跟得比较紧,很能开拓人的视野,也能起到较好的推动学生阅读的作用。不经意间,杂志上的内容常能和书里的勾连起来,学生可以从期刊杂志入手,进而读到更多、更丰富的文坛佳作。这些文字比较适合碎片化阅读,也在为培养语文阅读的习惯而助力。《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思维与智慧》《三联生活周刊》等都非常不错。
其实说了这么多该怎样去读书,但现实是我们的学生并不爱读书,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确实是客观原因,但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读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我想在座的各位前辈、同行老师心里都明白,当我们回答家长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好该怎么办时,我们比较多的回答还是要让学生多读书。下面我想以我个人的经历谈谈怎么让学生爱上读书。
一、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
总有那么一本书,让人从它开始,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从一本书读到另一本书,从另一本书读到又一本书。作为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架构好两本书之间的桥梁,精讲课文,精选读本,给学生强化主题阅读意识。譬如,高中必修一教科书的第三个专题是“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的主题是家、故乡对于人精神世界的意义,而在必修一读本中,“何以为家”“永远的记忆”“故乡诗情”这些都是诠释这个主题的,读本里面的文章很多文学欣赏性较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就这样,从学语文到爱语文,从读书到爱读书。而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努力为学生制造和“那本书”邂逅的机会。惟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理科学习的挤压中努力坚守、巩固并拓展出语文的一席之地,把学生从各类显示屏拉回到书的身边。
二、渲染铺陈读书的功用
读点书,也许每天感觉不到有多少变化,但日积月累,定然有所增益;不读书,也许每天也感觉不到有多少变化,但长此以往,定然渐渐后退。有句话说的挺好:别忘了,你的气质里,有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选择的生活。也许,这几者之中,读书是最能塑造人的气质的。这也许说得很高大上,但是观察身边的那些学霸们,哪个肚子里没有几斤墨水,谈起读过的书来头头是道。在复习文学名著时,仔细阅读过原著并且研究过相关文学论著的同学往往能从容淡定、微笑面对,而没读原著的同学死记硬背、抓耳挠腮。名家的文章,在我们中学生眼里总有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学生一拿到往往就有“我学不像”的心理暗示,所以读他们的文章往往就是“过一遍”。所以我认为老师在推荐一些主题阅读材料时,可以加几篇与此主题相关的学生优秀作文,而他们中有一部分的素材,正是来源于老师推荐的“名家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缩小与文本的心理差距,告诉自己“哦,原来可以这样为我所用”,老师是肯定我的。慢慢的,学生也会自己去寻找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材料,懂得了甄别选择,自然也就知道什么可以为我所用了。
说了这么多,最终还是得回归课堂与考试,这实在是很无奈的一点。但是语文教师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在阅读对个人学识提升的作用和做法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着,外行人可能还是会说我们功利,但高考毕竟是相对公平的平台,我们必须借助阅读的力量盘活语文课堂、使学生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类考试。高中的语文到底如何教,這一直是我很困惑的问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题、讲题,高一一整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文言文教学上,每节语文课都要默写,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是有效的,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辛苦得进行着一些“无效劳动”?看了今年的高考试卷,你会除了文言文中一些实词的积累和名句默写可能是要给学生强化记忆的,其他的东西都是灵活的,理解性的,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是不是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死记硬背的印象有所改观,让他们真正对这门课多些兴趣,有些好感。针对这些新变化,我们也许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寒假前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并且选一到两本自己喜欢的。其次,构建班级图书馆,让学生把自己读过认为好的书带到学校,利用双休日在校时间阅读。最后,每节语文课推荐好书,让学生脱稿向全班推荐一本他喜欢的书或者里面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想通过这个形式不在于学生真正能多看多少书,而在于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不只是死记硬背,口头的表达,眼界的宽广,这些都很重要。这一轮结束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前就某个话题进行演讲等活动,不用担心占据了多少课堂时间,有时学生自主的活动或许比单纯教师的讲来得有效得多,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力、写作能力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