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观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生态
2017-06-14贾东晓
贾东晓
语文大教育观以新课标为依据,体现在教学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性教学上。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艺术美的蕴含;开放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体现教学手段的多元性;开放思想,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开放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一、在大教育观环境中创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生态
1.创建开放的语文课堂环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注重知识的广度和延伸的深度,把握课堂内外的衔接,使师生真正处于平等、民主、自由的境地。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教学中创设演讲、辩论、课文角色扮演等活动。在语文情景设计中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描情绘景,叙述自然变化,阐述人生哲理。
2.创建开放的由课堂内向课堂外拓展的社会环境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基础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以听说读写为主线,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使语文能力全面发展。重视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开放,正是体现了“生活处处是教育,教育时时为生活”这一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二、运用开放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生态的发展
1.积极培育教师开放性思想观念和运用多元性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载体进一步开放课堂,创设个性发展的本源环境,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挖掘个性,培养能力。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这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等特点,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3.整合课堂校本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实施“六环节教学法”,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模式化体现语文教学生态的高效性。
(1)以导学案为辅助的预习环节。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导学案为辅助,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预习,初步了解知识内涵,梳理重点难点。
(2)设计教学背景,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教材实际、学生情况设计三维目标并导入新课。
(3)基于问题设计下的教学内容展示。
设计问题要体现引导性、启发性、有效性。针对问题明确具体要求:即规定时间、独立思考、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提出有效问题、列出易错点、失分点等。
(4)在“议”“说”“评”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学习。
“议”就是引导学生就思考的成果相互比较、相互纠错、相互提升,通过学生解决学生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归纳知识框架、易错点、失分点一方法思路以及新生成的问题。“说”就是请学生代表说出(板书、演示)问题思路、方法规律、解题技巧。“评”就是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认真聆听、正确点评。教师要自觉成为小组成员,针对学生问题,及时在方法和思维上引导点评,以提高讨论的效果。
(5)在探究性学习基础上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点拨分析,归纳总结,规范步骤,透析关键点,明确规律技巧,梳理思维导图。
(6)以课堂训练的形式体现当课堂效果,实现目标达成。
针对问题设计以及探究出现的问题,进行同类试题及变式训练,限定时间以考代练,检测目标达成情况,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第二次针对性备课,布置作业以实现学习目标的完全达成。
三、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1.树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
读书贵有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发现、探究的过程。伴随着学习观念的变迁,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从单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把学习的观念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借助于学习手段,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前应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具体原则是把自己定位于探索者的地位,本着一种探索的姿态去实践发现知识的过程,用来替代消极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结论的做法。探究意识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借助学生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培养学生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造性学习。
2.在培养兴趣的前提下積极培养学生自学学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学作为重要环节。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标要求。培养自学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主动接受和积累知识,通过自读、自思、自练、自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迁移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品味语文学习的乐趣。
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的教学向开放的教学转变,不但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途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大教育观理念下孕育语文教学生态环境,只有在多元而开放『生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开拓性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新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