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尾蚴病的诊治
2017-06-13陈淑芳董国增朱海行
陈淑芳+董国增+朱海行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和猪各组织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肌肉组织,实质器官和脑组织中也常有寄生。它不但影响養猪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该病分布很广,尤以生吃猪肉的地域流行比较严重。
一、虫体特征及其生活史
1. 虫体特征。①幼虫。猪囊尾蚴又称猪囊虫,多寄生于中间宿主(人)的横纹肌,有时也寄生于脑、眼和其余实质器官。外形椭圆,约大豆大小,包囊呈乳白色,囊内有半透明液体,囊壁为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米粒大的乳白色小结节,结节内有一个内翻的头结并带有4个吸盘,整个形状类似于石榴籽。②成虫。又称有钩绦虫或猪带绦虫,分为头节、颈节和链体。头节上顶突有25~50个角质小钩。颈节细小。链体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孕卵节片内充满虫卵的子宫呈树枝状。
2. 发育过程。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为扁平分节长带状,长2~5米,其孕节不断脱落,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和饮用水。人或猪不慎食入结节破裂出的虫卵,由于胃和肠道的消化作用,六钩蚴破卵壳而出,钻入肠壁,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肌肉及心、脑等处,经10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二、临床症状
猪感染少量的猪囊尾蚴时,没有明显变化,在重要器官受害时才表现出症状: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贫血、水肿。侵害部位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寄生于肺和喉头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与吞咽困难;寄生于眼时,表现为视觉障碍;寄生于腿部肌肉时,表现为肌肉疼痛、走路不稳、左右摇晃;寄生于大脑或者小脑时,表现为癫痫、急性脑炎抑或死亡。
三、剖检病变
可见严重感染猪的咬肌、腰肌等骨骼肌或心肌内含有乳白色、米粒样的椭圆形或圆形包囊,数量不等,俗称“米猪肉”。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有一个米粒大小的乳白色头节。
四、诊断要点
该病在猪生前诊断较困难,严重感染时,可在猪的舌肌和眼部肌肉看到凸出的黄白色或者灰白色的豆状结节。采集猪血样,可在实验室利用血清学方法诊断。确诊主要通过剖检。人患猪囊尾蚴病,可从粪便中找到虫卵或者孕卵节片。
五、预防和治疗
1. 预防。①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推动群众性的防治活动开展,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防止病从口入。②修建无害化厕所,管好人粪便,猪实行圈养,防止猪食入人的粪便,以切断传播途径。③加强肉品检验,做到有宰必检。对病猪肉进行无害化处理。④对感染猪带绦虫的人,应送往医院进行驱虫,对排出的粪便进行严格处理。
2. 治疗。吡喹酮30~6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天,连用3次;阿苯达唑30毫克/千克体重,1次/天,连用3次,早晨空腹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