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新发展

2017-06-13汪海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改革经济发展

汪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新发展

汪海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增速由过去超高速向潜在增长率正常回归,经济周期由超强、强波和中波周期向微波周期的良性转变,经济结构向协调发展转轨,经济发展迈上效益型轨道,人民普遍受益,生态环境持续大幅改善,经济大国地位更加稳固。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全面深化的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科学技术进步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强力推动,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树立核心意识、继续保持世界经济引擎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和我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增强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等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经济发展;辉煌成就;根本动力;重大意义

一、辉煌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经济变革的推动下,根本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贫穷落后的状态,展现了一个崛起的东方经济大国的面貌。其中,1953-1978年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更大成就。1981-2000年就建成了小康社会;2001-2011年又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大道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开始实现了健康持续全面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在建国后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经济增速由过去长期存在的超高速增长(即超过甚至大大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向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回归。1978-201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9%;2012-2016年,年均增速为7.3%。①参见《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12页;《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66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

从现象上看,这似乎是经济发展的倒退,但从本质上看,这恰恰是我国经济发展真正开始走上健康持续全面发展道路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志。问题在于:现实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前者是由后者决定的。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在短期内提高(在实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场合)或降低(在实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场合)现实经济增长率,而不可能长期做到这一点。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①详见拙文《试论潜在经济增长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这一点已经为建国以来的经济史充分证明了。1953年我国经济增速高达15.6%,1956年为15.0%,1958年为21.3%,1964年为18.3%,1970年为19.4%,1978年为11.7%,1984年为15.2%,1987年为11.6%,1992年为14.2%,2007年为14.2%。显然,这些年份的经济增速都是超高速增长的,因而接下来的年份就被迫进行调整,不得不把经济增速降下来。而2012-2016年的经济增长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五年年均增速为7.3%,但经济年度之间的经济增速却是持续平稳增长。这五年的经济增速分别为7.9%、7.8%、7.3%、6.9%和6.7%。②参见《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12页;《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6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这是其一。其二,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这五个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尽管后五个因素对经济增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速在很大程度上是后五个因素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前提。改革以前,由于经济增长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超高速增长,因而也相应地发生了多次经济结构失衡(或经济调整受挫)、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高受阻、环境受损和人民生活没有应有改善的情况。而2012年以来,上述五个方面也发生了截然不同情况(详见后述)。据此,可以确有把握地作出结论:2012年以来,我国已经开始实现了由过去长期存在的经济超高速增长向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回归。

以上分析有一个理论前提:在1979-2011年至2012-2016年乃至以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并无变化(至少是无大的变化)。但从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看,潜在经济增长率是会趋于下降的。这里且不说别的因素的作用,仅就基数规律的作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点。显然,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总量会增大,这就会对经济增长发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基数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不仅限于作为这种计算基数的总量方面,而且在于速度方面。笔者曾将这两点作用概括为基数规律。③详见《汪海波文集》第10卷第353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上述的这样长时期内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并无多少变化呢?

这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列宁早就说过,任何规律的作用都只是作为一种趋势存在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规律的作用亦复如此。实际上与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因素同时存在的还有阻滞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因素。这样,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否下降,就取决于这两种因素作用强度的大小。如果前者作用大于后者,潜在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如果二者作用大体相等,潜在经济增长率也就大体不变。而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这两种因素的作用强度是不一样的。1979年以后,改革在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方面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存在多种客观和主观因素,我国改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这样,直到目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实现突破。这意味着改革在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是其一。其二,在科技进步方面,改革以来,我国已经较充分地发挥了后发优势,在科技进步方面实现跟跑和并跑。当前我国科技进步已经进展到在某些重要领域可以发挥先发优势,进入了领跑和并跑的发展阶段。这又意味着科技进步在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主要因素。正是改革深化和科技进步这两个最重要因素的作用,使得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还能大体上保持1979-2011年期间内的水平。

在作了上述分析以后,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流行观点提出商榷意见。这涉及测算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三种主要方法。一是以历史经验数据为依据,并对历史数据作出分析后确定。据笔者体会,这种测算方法不仅简单,而且可靠。因为现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经验数据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值得借鉴。当然,现在又不等于历史,故需结合现在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后才能确定。笔者曾经用这种方法测算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为7.0%左右。④详见拙文《7.5%的预期增长目标重在落实》,《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前面的分析也是这种方法的运用。二是以国际相关经验数据为依据,测算出我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这种方法也有科学性,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因而国际的相关数据具有参考价值。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又有其特殊性,因而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运用国际一般数据。但当前有的学者又恰恰仅仅依据这个一般数据来测定中国当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忽视了对中国具体情况的分析。这就使得它的准确性令人质疑。第三种是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数量模型计算出我国现在经济增长率。乍一看来,这是最科学的。但在实际上其中也包含需要推敲的众多问题。诸如,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应该包括哪些,这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问题;每个因素在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率方面的作用有多大,这是确定其权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很难准确把握。因此,当前我国学界依据这个公式计算出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其准确性也值得推敲。至于其中有的学者仅仅依据劳动力这一因素的变化状况测算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虽也包含一定的科学成分,但其片面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在建国后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由超强波周期、强波周期、中波周期到微波周期的转变。笔者依据我国经济周期变化的具体情况,将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的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的设定为超强波周期,10个百分点左右的为强波周期,5个百分点左右的为中波周期,1个百分点左右的为微波周期。这样,建国以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强度变化就如表1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2012年是建国后超高速增长转入适应潜在经济增长率要求的适度增长期。但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这个阶段各个年份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有周期波动。在这里以2012年的经济增速为第11周期的波峰年是适宜的。但这个周期并没有运行完。2017年经济增长最低也就是6.5%。这样,第11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的经济增速的落差也就是一个百分点左右。因而可以确定以2012年为起点,我国经济周期就进入微波周期阶段。

第三,在建国后经济发展史上,不仅第一次使经济结构迈上了协调发展的轨道;也不仅已经使其步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步入了现代化阶段。其主要标志如下。

表1.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周期波动强度的变化①参见《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11页;《中国经济年鉴》第64页;《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

(1)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并已超过了50%。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处于趋于比重失衡状态。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志就是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改革前的1952-1978年,投资率(即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2.2%上升到38.2%,消费率由78.9%下降到62.1%。改革后的1979-2011年,投资率由37.3%进一步上升到48.0%,消费率又由63.2%下降到49.6%。2011年我国投资率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高出20.74、29.62、15.88和23.63个百分点;消费率分别比以上四类国家低11.55、12.75、5.26和27.84个百分点。这个对比表明:到2011年,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失衡已经加剧到很严重的地步。但从2012年开始,这种失衡状况已经明显好转。2015年,我国消费率上升到51.6%,投资率下降到44.9%。①参见Wind资讯;《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13页;《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77页。2016年还有进一步好转。消费率上升和投资率下降,表明二者的比例关系趋于协调。这不仅是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而且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学者计算,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拉动增长的4倍。②参见《经济参考报》,2016年8月12日。

(2)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经上升到了绝对意义上的主要地位。世界现代经济史表明: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上升到具有绝对意义的主要地位(即占比超过50%),是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标志。③详见拙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考察》,《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6期。而改革以来,不仅一改此前第三产业占比不正常的下降局面,而且于2013年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占比。1953-1978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占比由38.2%下降到24.6%,2012年上升到45.3%,与第二产业占比持平,2013年上升到46.7%,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占比(44.0%),2016年进一步上升到51.6%,达到了绝对意义上的主要地位。④详见《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10页;《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65页;《中国政府网》2017年3月5日。

(3)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最重要载体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上升。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其占比由9.9%上升到10.6%,再上升到11.8%。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又高达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其占比还会进一步上升。

(4)作为现代技术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进一步深化。2015年,我国航空、航天、机械、船舶、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信息化设计工具数控化率超过85%,钢铁、石油、有色金属、煤炭、纺织、医药等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也超过65%。不仅如此,信息化还大大加快了与整个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融合。其突出表现就是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3.2%,互联网上网人数高达7.3亿人,居世界第一位。⑤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

(5)与现代生产技术相联系,不仅有众多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加速了发展,甚至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形成了不少新的经济形态。前者如海洋产业和文化产业,后者如分享经济。2011-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由45570亿元增加到70507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上升到9.5%。⑥详见《国家海洋局网》(2011-2016)。2010-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11052亿元增加到25829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上升到3.82%。⑦详见《国家统计局网》(2010-2015)。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共有6亿人参与,比上年增加1亿人。其中,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等重点领域的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共计13660亿元,比上年增长96%;资金分享领域交易额约为20860亿元(其中,P2P网贷市场规模20640亿元,网络众筹市场规模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这年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6%。⑧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经济参考报》,2017年3月23日。

第四,在建国后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显著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型的面貌,迈上了效益速度型的轨道。笔者曾经依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从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的视角,将经济发展区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速度效益型经济,即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是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相联系的增长速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高,而经济效益水平相对较低。二是效益速度型,即经济增长速度增长主要是与生产要素效能发挥相联系的经济效益提高,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显著特点是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低。⑨详见拙著《工业经济效益问题探索》,第166-171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年。在建国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和这种体制内含投资膨胀机制的作用,在经济周期的波峰年份经济增速上升得很高,经济效益水平也随之上升。到了波谷年份则呈现出相反状态,经济增速下降到很低水平,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这样,就这个时期总的情况来看,速度相对较高,而效益相对较低。1953-197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为6.1%,而作为最重要的并具有较大可比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仅为3.2%,二者之比(以前者为1,下同)为1︰0.51。改革以后的1979-2011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还不显著。这期间经济年均增速高达9.9%,而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虽然也有显著提高,但只有7.8%。二者之比虽然比前一个时期有所缩小,但仍较大,即为1︰0.79。2012-2016年,二者之比有了更大的缩小。这期间前者年均增速下降到7.3%,比前一个时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后者年均增速下降到7.0%,比前一个时期只下降了0.8个百分点。这样,二者增速下降之比为1︰0.3;二者增速之比就缩小到1︰0.96,基本接近。这表明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与主要依赖投入增长相联系的速度效益型的面貌,而走上了主要依赖发挥要素效能的效益速度型的轨道。详情如表2所示。

表2.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①详见《新中国六十年资料汇编》第12页;《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6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按可比价计算,单位:%)

第五,在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速超过了经济年均增速,真切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为了提高人民福祉的目的。改革以前的1953-1978年,在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的双重作用下,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为生产而生产的错误倾向。这期间的年均经济增速为6.1%,而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速只有2.3%。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速还只有1.8%;城镇居民水平高一些,但也只有3.0%。还要提到:这期间“大跃进”以后的1959-1961年这三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还分别比上年下降8.3%、5.3%和6.3%;“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的1968年和1974年也分别比上年下降3.2%和0.1%。改革以后,就根本改变了这种极不正常的情况。其中,1979-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和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速分别为9.9%和8.0%,二者之比已由改革前的2.65︰1(以后者为1,下同)缩小到1.23︰1。2012-2016年二者年均增速分别为7.3%和7.6%,后者还超过了前者0.3个百分点,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详情如表3所示。

表3.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与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速②详见《新中国六十年资料汇编》第12、14页;《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64、8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按可比价计算,百分点)

第六,在建国后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开始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大幅改善。2011-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2016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又分别下降了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③参见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网》,2017年3月16日。当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其中有的方面(如华北地区的大气污染)甚至还在进一步恶化。但总体说来,这期间在致力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第七,在建国后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经济大国的转变,并正在向经济强国迈进。2011年,美国、中国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5.09万亿美元、7.32万亿美元和5.87万亿美元,三者之比(以中国为1)为2.1︰1.0︰0.8;2016年,三者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8.0万亿美元、11.0万亿美元和4.4万亿美元,三者之比为1.6︰1.0︰0.4。④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这些数据表明:在这期间我国与作为第一经济大国的美国的差距是大幅缩小了,而与作为第三经济大国日本的差距却大幅拉大了。可见,2012年以来,我国不仅巩固了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而且进一步加强了这个地位。这里需要说明:上述数据是按照当年中国、日本与美元汇率计算的,没有扣除其中汇率变化差异的因素。但即使纳入了这个因素,也不会改变上述结论。

总的说来,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些成就是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以后已经获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是其一。其二,还需看到,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其中有些方面还是严重的。诸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金融风险加大,环境污染和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不可能在短短五年里解决。但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逐步解决的。在这方面,牢记“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十分必要。

二、根本动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经济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是由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推动的。其中最重要的动力有三。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但在推动生产发展的诸因素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又是推动生产发展的根本力量。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而言,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这样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往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在众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都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期间在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除了继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调整(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改组(抓大放小)和公司化改革以外,进一步确立并开始推行了国有企业的分类(区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改革。这是适应国有经济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地位要求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首先确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大力推行了作为国有经济重要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①这里有必要指出,当前我国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混合所有制可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从宏观方面界定为在国民经济范围内多种所有制并存;二是从微观方面界定为一个企业范围内多种所有制的结合。这是望文生义的说法。按照这种说法,早在封建社会就存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了。在封建社会,除了占主要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外,还存在独立的个体农民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更是这样了。除了占主要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外,也有大量的个体经济。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更有大量的小微企业产生。这种说法忽视了我国改革中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就只是特指一个企业范围内多种所有制结合,而且主要就是指的国有制与其他所有制的结合。这种说法不仅忽视了混合所有制的特定含意,而且不利于充分认识混合所有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面,首次提出并开始实行了从管企业为主到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这是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并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另一个重要前提。

这期间在作为改革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改革方面也迈出了重大步伐。十八大以来,明确将农民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与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简称“三权分置”),并着力推行了“三权分置”改革。这是继20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这对于盘活作为农村基本生产要素的土地,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幅增加农民的财产收益和经营收益,都有极重要的意义。有学者估算,仅这一项改革,就可以创造出10万亿规模的资本。②参见《经济参考报》,2017年3月30日。这项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2016年6月,在全国2.3亿农户中,约30%、超过7000万农户已流转了土地,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这一比例更高,超过50%。我国60%的农户承包地已经完成确权颁证,1.7万个乡镇设有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③参见《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8日。这是其一。其二,这期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到2016年8月,15个试点地区共有171宗约270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总价款达33.73亿元;在15个试点地区中,11个试点地区共办理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抵押贷款188宗,总额约1.4亿元,14个试点地区共退出宅基地14500多户,退出面积6200多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由配套制度政策研究制定转入实践操作。以探索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以及完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为重点,3个试点地区完成了改革配套制度政策的研究制定并转入实践探索。①详见《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9月22日。其三,这期间还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共同发展。2015年全国家庭农场就超过87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4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②详见《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1日。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大量涌现。近几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这些新农民运用互联网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并将各种文化创意融入到农业生产中。

这期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微观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1]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殊经营领域具体办法。”[2]7这样,非公有制经济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其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大大提升。从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值看,民营经济贡献大致60%左右,从税收贡献看也超过了50%,从就业看占80%,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已经超过了70%;从创新看专利贡献超过了75%。③详见《经济参考报》,2016年7月14日。还要提到:在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推动下,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小微企业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2015年比2011年新增市场主体613.6万家;2016年新登记企业553万户,又比上年增长了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④详见《中国统计年鉴》(2016)第18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其中绝大部分为非公有制企业。

这期间在宏观经济体制(包括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方面)方面,特别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也有重大创新,主要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创新来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区间调控、相机调控,实行宏观经济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这期间在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更是迈出了重大步伐。这是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一个基本前提。2013年,国务院各部门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评审事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再次修订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大幅缩减核准范围,同时着力改革商事制度。2015年,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2016年又取消了165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同时深化了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性。⑤详见《政府工作报告》(2014-2017),人民出版社。

这期间作为经济改革在对外关系方面延伸的开放,也取得重要进展。这期间提出了构建开放型对外经济新体制的战略目标,并在这方面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重要的有如下方面。(1)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共涉及到65个国家,区域面积近54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亿,分别占全球陆地面积40%、人口的62.8%。2015年,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22.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31%。据统计,到今年初,我国已经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①详见《环球时报》,2017年3月21日;《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3月29日。(2)2013年提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17年初已将该试验区建设扩大到11个省市区,还将其普遍适用的经验全国推广。②详见《新华网》,2017年3月15日。(3)2017年3月提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20世纪70年末提出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90年代初提出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这个新区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的新平台。③详见《经济参考报》,2017年4月5日。这一系列战略措施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标志有如下方面。(1)我国不仅货物贸易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在其构成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和货物贸易逐步转向货物出口与装备和技术集成出口的路径,并开始向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的目标迈进。(2)我国不仅已经成为吸收外资的大国,而且在2016年第一次实现了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引进外资,成为对外投资的大国。这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下同)8132亿元,对外直接投资高达11299亿元。④详见《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3)这样,我国对外开放就由以往的引进来为主走上了引进来与走出口并重的新阶段。

这期间改革开放的推进,不仅使得各经济类型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使得各个领域的生产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有效利用了国内市场和资源,而且有效利用了国外市场和资源,从根本上推动了这期间的经济发展。

第二,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有资料表明: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只有20%。而在5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纷纷由工业化阶段步入了现代化阶段。这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大幅上升。到50年代中期这种贡献率达到了50%,80年代以后又进一步上升到60%至80%。还有资料表明:到90年代中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主要成员国,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都上升到50%以上。⑤参见《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第55、58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知识经济与创新体系》第200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2010年的50.9%上升到2016年的56.2%。⑥参见《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第2期;《中国政府网》,2017年3月5日。这表明科技进步已经成为这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另一个根本动力。

我国科技进步作用的迅速提升,是与科学技术的各种资源的迅速增长直接相关的。(1)2016年,我国研究生毕业生已经达到56.4万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704.2万人,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高技能人才的总量1.7亿人。(2)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500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达2.08%。(3)截至2016年底,累计建设国家重点试验室48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1个,国家工程试验室194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资金总额达到173.5亿元。(4)截至2016年底,有效专利达到628.5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110.3万件。⑦详见《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新华网》,2017年3月15日。(5)还需要着重指出,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史表明: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以工业化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这不仅是因为工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发展近代科学的迫切需求,而且因为工业化发展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它所必需的试验手段和试验运用场所。在工业化阶段进展到现代化阶段以后,现代化生产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相互依存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同样的道理,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发展生产中作用的提升,也是以工业化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作为物质技术基础的。

第三,毛泽东说过:“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3]325-326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后来却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威胁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巩固。这样,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上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就既表明了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的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也表明了这种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从这方面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最根本动力,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使得中国经济改革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改革后发展经济的伟大成就被国际上普遍誉为世界奇迹!其实,这个奇迹的最基本谜底,就是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独有的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有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优势。

三、重大意义

第一,按照唯物主义论的认识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3]296这表明:一个真理认识的完整过程,不仅包括经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阶段,还要包括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证实阶段。这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经济的辉煌成就确凿无疑地证实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客观真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对于进一步认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的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就是这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在理论和政治方面的最重要含意。

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表明:作为崛起的经济大国的中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在过去的五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25%。而在2016年还上升到了33.2%。①详见《国家统计局网》,2017年2月28日。

第三,近代和现代世界史表明:经济大国崛起总是伴有大国之间的战争。其根源在于战争双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当然,二战开始时苏德战争的爆发,是希特勒德国强加在苏联人民头上的,是根源于德国的帝国主义制度,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无关的。而作为经济大国的中国崛起有可能根本改写这方面的世界历史。中国崛起是发生在二战结束以后的半个世纪。这期间尽管世界发动战争力量和维护和平力量各有消长,但总的说来,双方还是大体上处于均势。这样,尽管这期间局部战争从未间断,但世界战争并未发生。更重要原因还在于中国一直恪守其所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同时中国还加强了自己的国防力量,国际上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也获得了进一步增长。这样,就进一步束缚了作为世界战争力量的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统治者的手脚,维系了世界和平的局面。当然,也绝不能丝毫放松对这些国家战争狂人的警惕。但总的说来,中国很有可能在世界现代史上首次开辟大国和平崛起的崭新局面。这无疑是中国崛起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最大福音!

第四,中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一直奉行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这样,中国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就意味着给有关国家人民在平等互利条件下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产品供给。这也是中国成长为经济大国的进程中给世界有关国家人民带来的一种福祉。

第五,二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经趋于瓦解,但反映原来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关系某些旧的政治经济秩序还广泛存在于国际关系方面,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继续维护其利益和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工具。而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奉行的处理国际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原则,是一种新的根本区别于旧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原则,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建立符合这些原则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这一点已在国际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不仅包括广大的发展中的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甚至部分地包括了经济发达国家。其突出事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已于今年3月第一次写进了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同月,由他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第一次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一致支持。①参见《环球时报》,2017年3月1日。显然,中国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是世界人民的重大福音。

第六,当前在世界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发生了由“向西看”(即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到“向东看”(即向东方中国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的转变。二战以后尽管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已经瓦解,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未改变原来存在的“向西看”的倾向。但二战后的事实表明:只有极少数国家由于各种特殊有利因素的作用,顺利实现由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再到高收入国家的转变;还有少数国家虽然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都长期停留在这个阶段,而不能前进;绝大多数国家还是停留在低收入状态。其中还有少数国家长期处于战乱状态。如当前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就是如此。事实表明:“向西看”并不成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生过两次经济滞胀,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发达国家经济趋于衰退,长期处于经济复苏缓慢状态。这样,经济发达国家本身也在进一步丧失其原有的吸收力。但在东方的中国,在二战后,先后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再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却以一个欣欣向荣的经济大国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就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发生由“向西看”到“向东看”转变的根本原因。

需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由“向西看”到“向东看”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起点。中国历史经验昭示了这一点。中国在1840年以后也发生过“向西看”,也不成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开始转向“向东看”(即向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当前的经济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为中国客观上由贫穷落后国家到经济大国并正在走向强国转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揭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方向。

第七,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剧变,是国际共产运动走向低潮的一个标志,那么,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初的崛起,就在世界东方点燃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新的高潮的起点。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李冲锋]

China’s Achievement in Econom 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WANG Haibo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836,China)

Under the guideline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studies China’s great achievement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from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business cycle,economic structure,economic transitions,people’s living standard,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power.The paper alsomakes an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 of economic reform,adva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atest achievement in adapting Marxism to China’s conditions.In the last part,the paper studie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China’s economic achievement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n theoretical development,guiding thoughts,world peace,breakthrough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and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movement.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economic development;remarkable achievement;driving force;significance

D619

A

1674-0955(2017)03-0029-10

2017-04-17

汪海波,男,安徽宣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改革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