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师楹联亦称奇—清代翰林尹萧怡楹联趣谈

2017-06-13王亚林

对联 2017年6期
关键词:楹联

●王亚林

(675600 云南省弥渡县委宣传部)

这里说的帝师,指的是清代云南省大理府赵州弥渡兔街人尹萧怡。 他是清王朝第十代皇帝同治帝师傅,精通文史、诗词、乐律,楹联书法俱工。于今慢慢品读他遗留下来的楹联,无不感到每作均联语工稳,文采斐然,奇对迭出,耐人寻味。 这些楹联至今仍然具有的教化价值、 文化价值,也是『滇人善联』的一个佐证吧。

尹萧怡(一八二七—一八八六),又名尹炳甲、尹绍甫,字吉芬,号文浦,别号壬斋。 弥渡兔街尹氏始迁祖尹兴祖于明崇祯年间任云南呈贡知县,候补晋阳府知府,明亡清兴,遂落籍隐居于弥渡兔街腊苦村,并更名为耕乐村。尹萧怡出生累代科第之家,书香门第,学问渊源,饱读诗书,中式咸丰乙卯(一八五五)举人,同治壬戌(一八六二)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詹事府左春坊右中允、贵州安顺知府,卒于任所,归葬于无量山毡帽山祖茔。

尹萧怡遭遇清末乱世,云南更是屡遭兵祸,军兴不止,但他自幼抱定『从仕途扶朝纲,求国家振兴之道』的理想,尤其渊博的才学和清廉自持的品格,深得慈禧太后赏识。 在翰林院,修国史、录会要; 在詹事府,于弘德殿教授少不更事的同治帝,『凡十有余年』。 由于品性端方,不屑交结权贵,整日埋头学问,且乐此不疲,在新旧势力矛盾纠结的晚清被时人称为『干阁』。一副集苏轼诗句题赠好友李吉山的对联,充满宁静而淡泊的旨趣,就是这时尹萧怡读书写书生活工作的形象写照。 联云:

无数云山供点笔;

一篇珠玉是生涯。

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云南兵戈内乱甫平,社会趋于平稳,尹萧怡告假回到故乡弥渡,与家乡文友相聚,吟诗作对,品茶论史,煮酒谈诗,远离了官场的喧嚣,也许是尹萧怡一生中最为快乐惬意的两年时光。一副题兔街文昌宫的对联颇有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之意,心情闲适,胸怀坦荡,应该是当时尹萧怡心清似水境界的最好注释。 联云:

让群山高出墙去;

放明月入我怀来。

遭遇咸同兵燹,弥渡奎光书院尽毁。一八七六年,绅士杨景修等筹资使之修葺一新,并更名为中和书院,作为培养弥渡人才的最高学府。尹萧怡欣然为之题写楹联,历数弥渡地方学子在雍正、 乾隆两朝历科乡试中,解元、亚元接踵而出之盛况,寄望于后起学子们以先贤为楷模,遍览群书,博取功名,不负先贤,对后学们的谆谆教诲之情溢于联语。 联云:

名录压滇西,源溯文江,看前辈六科六解亚;

词曹连阙北,宗潮学海,愿诸君一室一琴书。

尹萧怡中式二甲,入选翰林院编修,为科举历史上弥邑应考士子中成绩最优异者,遂迁居于弥渡前街。 翰林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自然引来格外关注的目光。由于尹萧怡居官清廉,接连京察一等,又得慈禧太后垂青,于是乡里士绅纷纷揣测,尹萧怡肯定要荣升高官要职。 尹萧怡屡屡被询问及此,无可奈何之中,只好用《诗经· 淇澳》典故,于一八七七年题联一副悬挂于中和书院旁的翼园矮屋之上,巧妙含蓄作答,以释家乡众人之疑。 联云:

磨琢有灵,都缘菉竹;

安排预定,且看梅花。

当时,尹萧怡书法已是全国知名,称『晚清一灿星』,有人把他和『浓墨宰相』刘墉并列,甚至说,清代书法,刘墉之后,尹萧怡一人而已。于是,文人雅士常以得尹萧怡一字为宝,求之而不得,只好用窑烟、胶水、棉纸,把该联拓印下来,精心装裱,悬挂于自家堂室之中欣赏。由于反复拓印,联板损伤严重,不得不屡屡修复。

天渡桥连接弥渡城和开南古道,横跨毗雄江,桥廊十二楹,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至民国年间,桥廊柱上已累计悬挂有先贤们题写的楹联二十四副,颇为壮观,其中尹萧怡的题联十分显眼。 尹萧怡以弥川八景中的西河烟柳和桃花古渡入联,河堤烟柳朦胧,桃花姹紫嫣红,家乡如诗如画。 联云:

两岸柳映千峰雨;

一堤桃花万树霞。

密祉地处弥渡、南涧、巍山三县交界,千百年来为茶马古驿道必经。 此地于乾隆初年设置义学,后来又兴办凤山书院,设学院行台于书院,学风日浓,人才辈出。 走进密祉山坝,龟山蛇岭逶迤,夕阳古道,小河淌水,尹萧怡惊异于秀丽景色,和僧人品茗论道之余,欣然题联曰:

杯茗借僧寮,正山雨溪云之候;

龟蛇严锁钥,在柳桥梅驿之间。

密祉山坝前拥莲花山,后倚凤凰山,云蒸霞蔚,亚溪河水潺潺,田园屋舍俨然,山歌悠然飘来,一派世外桃源景象。尹萧怡诗兴飘飞,余韵未尽,又书二联赠送友人,诗情画意,尽入联中。 二联曰:

凤凰山下唐诗律;

鹦鹉洲前汉水怀。

细雨僧归云外寺;

疏灯人语酒家楼。

红岩,古称白崖、红崖,是白子国故地,南诏大理国都东出门户,其西香峰山麓,有医王寺、虫蝗寺和镇蝗塔,为南诏古刹,祀保一方安康和五谷丰登之神袛。 尹萧怡回顾白子国和佛教传说的历史,喜看今朝承平,一派丰盈景象,慨然题联云:

驯鹿有灵,在昔竺云蒸白饭;

飞蝗无迹,于今花雨湿红崖。

弥渡西壁有弥邑最大之禅宗丛林,由王母阁、诸天寺、静虚寺、五宗禅林、莲花庵、地母殿等组成。 一八七七年春,尹萧怡畅游此地,题书『福佑云津』匾,悬挂于王母阁,祈求生民不再受离乱之苦,表达为弥川生民祈福之胸意。 天生桥风景名胜区为三教圣地,其西峙壁下有春秋楼,祀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尹萧怡无比崇敬义勇无双的关羽,欣然题联:

百战固荆州,关西义勇无双士;

三分成汉鼎,天下英雄第一人。

在胞衣之地兔街,尹萧怡始终倾情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和乡人,或题寺观庙宇,或赠亲朋梓里,无不透出尹萧怡浓浓的赤子乡情。 乡人们也深深怀念这位为家乡争光的翰林学子,把从村前流过的河流改称为『太史河』。

兔街玉皇阁弘整高峻,雄伟壮观,铁铎丁当,为先祖创建,为一方形胜。 尹萧怡题联气势非凡,风格豪放,与玉皇阁的地位有机融合为一体。 联云:

玉宇无根,着尔太清之表;

皇猷有极,浑然一气而成。

尹萧怡巧妙运用佛教『拈花一笑』典故,化用唐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意,题联大雄宝殿,联语毫无雕琢,虚实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天成。 联云:

古佛一花,拈出劫前春色;

庭前双桂,抽开云外天香。

三官殿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民众极为信奉,题联气势磅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联云:

乾坤归掌握;

山水任遨游。

兔街地处滇西一隅,哀牢、无量罗列如屏,崇山峻岭连绵,位置虽然偏僻,然而历代文风丕振,乡风民俗淳朴,在当地民众看来,这都是承文昌帝君荫庇。尹萧怡题文昌宫联连连用典,叙述文昌帝君教义覃敷众生,众生皈依教化,广结善缘,一方文风蓬勃。 联云:

蜀北仰宫墙,到坡去平来,想圣人永梵化身,曲曲山水分七九;

滇西邀法驾,忆沙明月净,愿众生依经闻教,条条阴骘悟三千。

又题大军庄文昌宫匾额曰『雄镇山城』,联语则如春风化雨,实写阳瓜江、哀牢山月,轻描淡写,深奥哲理尽在不言而喻之中,表现出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 联云:

涤笔瓜江,一钩山月;

寻梯桂箓,万朵溪云。

兔街尹氏源远流长,自西周尹吉甫起家,始迁祖尹森自河南天水而落业四川荣州,十三世祖尹嘉贵迁居贵州贵阳,十五世祖尹兴祖由黔宦滇,落业云南呈贡。王朝更替,明清易代,尹兴祖落籍弥渡兔街,成为弥渡尹氏始迁祖,传至尹萧怡,已是第九代。 尹氏历代耕读传家,世代恪守『先祖多良才,利人利己利社会; 子孙有大志,为国为民为家乡』的祖训,满门无一白丁,而且『竹林辈出,而龙门雁塔,无不有声』,尹萧怡即为其中之佼佼者。 尹萧怡题联尹氏祠堂,缅怀先辈宗功祖德,激励后生传承家风。 联云:

奋读勤耕,伊尹学士;

出将入相,吉甫忠臣。

尹萧怡题赠亲友的楹联颇多,或引用典故,或描写景物,情理自在轻描淡写之间,引人入胜,深受启迪,字里行间洋溢着尹萧怡谆谆劝勉之厚望,透露出一个忠厚长者宽厚谦虚的襟怀。其中,八言联采用四四断句格式,仄入平出,对仗工整,风格典雅,颇具特色,表现出尹萧怡渊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独特的楹联艺术魅力。

月满萧楼,机云并读;

风清棠馆,跗萼皆香。

第五桥边,竹存风节;

桃花洞后,石访云根。

细柳风和,将军试马;

浮筠雪皑,中使驰貂。

山水钟情,图书养性;

烟云绘像,草木知名。

松风临水朝磨剑;

竹叶当窗夜读书。

白莲雅调开诗社;

黄菊清尊练酒军。

尹氏家谱称,尹萧怡『因业广惟勤』,所以『胸中词藻倾三峡,笔底文章贯九经』。 尹萧怡素具文学艺术才华,尤喜撰联,在家乡所至所游,无论名胜、古迹、庙宇、祠堂均有题写,乃至赠友、家居、训子亦常以楹联为之。其所撰楹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深邃的人生阅历,广博的历史知识,娴熟的文字功夫,把写景、论事、抒情结合起来,言不一调,体不一格,情景交融,意趣高妙,哲理深刻,加之书法飘逸潇洒,常常自撰自书,非一般骚人墨客所可望尘,故而历来为世所重。

篆 刻

●陈海军

文以载道

猜你喜欢

楹联
大楹联 有作为
挖掘楹联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楹联教育让校园洋溢古韵新风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引来碧水一溪清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新区楹联教育用心演绎“碧溪之路”
江苏楹联 和生活贴得更近
隆回思源实验学校师生乐享楹联文化大餐
孔府的年节楹联
让楹联文化成为“全民文化”
——访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
津运联界强强联手 谋划楹联文化发展传承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