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孩子的成长喜悦

2017-06-12胡运玲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7年6期
关键词:妞妞眼光鳄鱼

胡运玲

孩子都很信赖自己的父母,每当他们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一件作品,總会忍不住告诉家长,并期待他们的反应。这时候,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

一件小事,两种态度

妞妞喜欢涂鸦,而且画完后喜欢向我们展示她的作品。我细心留意到:每次她等待我们评价她的作品时,总是一副期待的喜悦神情。每每这时,我总是夸张地对着她的画惊呼,说几句溢美之词,而且还会进行较详细的点评。但一般总是拣好的说,不打击她的自我喜悦感和成就感。她听后更加欢喜,有时甚至蹦跳起来,嘴里欢呼着:“耶耶耶!”

但是,孩子她爸却不这样,常常以成人的眼光来规范孩子的行为。那天,妞妞花了好久画好一幅画,兴高采烈地喊:“爸爸妈妈,看我会画鳄鱼了!”

爸爸离她近,先接过她的画欣赏。结果他一本正经地说:“妞妞,过来,爸爸给你一点建议啊,你看,鳄鱼的头画得太大了,牙齿也太大了,这样,整个身体比例就失调了……”

不等我打断他的话,妞妞已经伤心地哭起来:“妈妈,爸爸说我画得不好!可我画得多好啊!我画的是给鳄鱼拔牙,不然怎么给它拔啊?呜呜……”她委屈地哭着扑到我怀里。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爸爸时常成为妞妞面前那个令人扫兴的人。我赶紧批评他,以此来哄妞妞:“你怎么总是打击孩子的兴致呢?别以一副挑剔的眼光审视孩子?孩子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和做法。快向妞妞道歉。”

爸爸乖乖向妞妞道歉,她委屈的情绪才得以平复些。我拿过她的画:“哇!妈妈觉得你画得好神奇,我可画不出这样的鳄鱼。能给我讲讲你的画吗?”

“这只鳄鱼蛀牙了,把它的牙用绳子拴上,再把绳子绑到飞机上,用飞机帮它拔牙。这边是大吊车,用来给它打麻药针,你看,这是针管……”她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画里的童话故事。我听得惊喜,这才发现鳄鱼的头顶有架扯着线的飞机,原来是用飞机帮鳄鱼拔牙啊!这么美好的想象力,只有孩子才会有,而爸爸没有看出来其中的玄机,一上来就说不足,难怪妞妞不高兴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就打击了孩子的喜悦感,比如他垒好积木城堡让你看,你扫一眼,随便敷衍一句“很好”,继续看手机,却忽略了孩子眼中的失望;比如孩子帮忙刷了碗,他正得意于自己的成长本领,你却嫌他弄湿了袖子……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挑剔的家长,只会挑孩子的错,而忽略了他的闪光点和喜悦。

过于挑剔孩子,有很多弊端

首先,父母一味地 “挑刺”会打击孩子主动与你分享和诉说的积极性。如果大人总是一副挑剔的眼光,挑剔孩子的不足之处,当他再做出什么自我感觉兴奋或骄傲的事时,就不想与你说了,怕被你浇冷水,怕被扫兴。久而久之,你就无法听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你与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越来越远,亲子关系也疏远了。

其次,长期负面的“教诲”会摧毁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成长事件中的。他每学会做一件事,每掌握一个小本领,都是对他自信心的构建。只要他自己觉得做得好的地方,他都能在那里汲取自信和成就感。家长的否定,便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严重摧毁。

最后,对孩子的否定态度还会影响他健康性格的养成。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生活在被挑剔的家庭环境中,他也会同家长一样变得越来越挑剔,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不懂得赞美他人。这不但影响孩子健康的性格养成,同时也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能力。每个孩子都愿意跟友好的同伴玩耍,而不愿意跟一个总是说他不是的小伙伴玩。

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的成长喜悦呢?

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理解孩子就是孩子,他做的很多事,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要在心里给孩子设定一个宽容的成长标准,不要对孩子有拔苗助长心理。可能某件事在你的眼里原本还能做得更好,但是孩子已经尽力了,他只能做到这么好。那么,这就是孩子本有的能力,你要学会接纳他,理解他。

多肯定,少批评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努力,多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只盯着结果,去挑剔不如自己心意的结果。多称赞孩子努力的过程,少批评结果的不足。要知道,你的随口一句批评,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但是你一句真诚的肯定与表扬,会让孩子收获极大的信心,以后会做得更好。

家长要会夸孩子

对于孩子感到高兴或者自豪的事,家长要“感同身受”。在鼓励或者表扬他的时候可以使用夸张的表情,表现出你对他进步的惊讶、赞美和欣喜,让孩子感觉到他在你的心中是多么了不起,是多么被重视。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你激昂的情绪,会鼓舞孩子的情绪。所以,夸孩子,是个技术活。

委婉指出其中的不足

面对孩子的不足,在点评时要使用委婉的说法,或者不点出缺点,只传授孩子正确的做法。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做的某一件事还不够好时,其实他很怕你再说他做得不好,很怕听到负面的话。所以,对于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点到为止即可。孩子自然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积极完善自己的做法。这一点,要相信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他们自然心领神会,一点就透,一学就会,这是成长的天赋使然。

孩子的成长,就像不断攀登台阶的过程,自然需要付出体力、精力、努力。但是,也需要家长从旁助力。而你适时、适当的肯定,温柔地保护孩子的每一步成长喜悦,就是对他最强大的助力。所以,家长要学会为孩子的高兴而真诚高兴;为孩子的骄傲而骄傲;为孩子的努力而积极称赞。保护孩子的成长喜悦,就是保护了他成长的源动力,牵引他一步步走得更稳健。endprint

猜你喜欢

妞妞眼光鳄鱼
薮猫妞妞减肥记
咕噜牛和小妞妞
心态决定眼光
鳄鱼为什么哭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想着孩子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