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答题的三个程序

2017-06-12钱金涛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段落题目

钱金涛

高中阶段学习的文言文主要包括必修1第二单元、必修4第四单元中《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等节选的史传文,以及必修2第三单元中《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之类的写景抒情散文等。从近年高考来看,古代散文的阅读考查主要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其答题过程是:

锁定文中信息 首先要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分门别类锁定人、事、景、情、理等内容,梳理文中人与事、景与情、事与理、材料与观点等关系,判定文章的意义趋向。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秦伯的内容,就可从五个方面去筛选整合。第一,见到秦伯,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秦伯知道燭之武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为秦国出谋划策,当然乐意听从意见。第二,烛之武继续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无疑动摇了晋秦联盟的基础。第三,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为秦伯考虑,“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第四,烛之武又从晋国是个不守诺言的国家入手,瓦解秦晋联盟。因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第五,提出疑问:“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退兵,烛之武游说成功。

提炼要点中心 要依据古代散文体裁的特点,关注文中的关键词句、段落,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题目、注释等),作综合分析和判断,最后对有用信息加以提炼。

如《苏武传》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 1、2段,写苏武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3~8段,主要写苏武被扣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全文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把握观点态度 要用历史的眼光评价古人,不必苛责;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主旨,不要拔高;用辩证的方法聚焦文本,不可偏废。

如《赤壁赋》第3段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第4段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展示作者身处逆境亦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猜你喜欢

段落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The Giant Panda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心理小测试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