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法”让小学作文教学更高效
2017-06-12潘春官
潘春官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作文教学开展以来略有难度,但是开展得当后对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帮助。小学语文的作文,考察了小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小学作文教学更高效,是多年来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
一、写作与生活结合,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就小学作文教学来说,要写出真实情感就需要有真实的依据,写作不是幻想,更不是空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他们多看多听多注意,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处美丽,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抒发情感。因此,在这里将写作与生活的结合,作为“结合教学法”中的第一个部分。
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善于发现美的习惯,也是为了使同学们写出来的作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情感更加丰富真实。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引导小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既可以激发同学们对写作的兴趣,又可以为写作提供相关的素材。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写景的作文题目,这类题目最需要小学生们仔细观察。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景中的美。《校园一角》是经常出现在小学作文中的一个题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留出时间让同学们亲自去观察、体会校园的美丽。班上的一位同学通过对校园里的松树的观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刚走进小花园,映入眼帘的是巨大、高耸的松树,站得笔直笔直的,好似一位威武的战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棵松树背后还立着许多矮小的茂盛的樹,成排成列,整整齐齐,就像我们做操时的方队,似乎想和我们一争高下。它们站得笔挺,如同一位位精神抖擞的小战士,又仿佛那一位位站岗放哨的警卫。这段话中,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松树描写的活灵活现,活泼可爱。那一棵棵小树,如同孩子一般天真浪漫。
二、写作与阅读结合,丰富小学生的学识
写作与阅读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部分。阅读成就了写作,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进行适量的阅读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感,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还可以使小学生对写作技巧有更加全面的认知。阅读要有广泛地涉猎,多看看,多体会,是每个学生都应当做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那么,还如何激发他写作的动力呢?
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捷径。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写作水平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语法、写作技巧,一举多得《繁星·春水》就是一部适合小学生来阅读的书籍,它是冰心的两本诗集的合体。这两本诗集是冰心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在中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诗集的主题是: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小学生多阅读这类文学书籍,对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就拿写作来说,诗集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语句,如: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充满了正能量,把成功比作花开,把起步阶段比作花芽,把奋斗的辛劳比作泪泉,发人深思。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无论是在写作时进行引用,还是学习这种描写方式,对写作来讲,都是有效的写作策略。
三、写作与积累结合,打好小学语文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累的道理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所体会。对于小学写作教学而言,积累,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打好语文基础,提高其整体语文水平。积累,是通过每一天的坚持所形成的习惯。积累的内容没有局限性,可以是一首充满文艺气息的现代小诗,可以是一首古词,可以是一篇散文的某个片段,可以是一个成语或者歇后语,更甚至可以是几句歌词。只要是可以在写作时发挥用处的,都可以进行积累。
谈到积累,就需要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一天两天的积累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形成长期的积累习惯,才可以做到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对此,笔者建议小学生们专门准备出一个笔记本用来积累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字或语句,并定期进行翻阅,加深印象。我班上的一位同学的积累本上积累了描写四季的诗词,春夏秋冬,各有数十条。例如描写春季的有: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夏季的有: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秋季的有: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写冬季的有: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些都是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所积累的诗句,类别清晰,记录详细,这种方法值得表扬。注重日常的积累,可以减轻学生在写作时的负担,还能够使同学们的作文写得更加有新意,有韵味。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才能提高写作能力,高效的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