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候鸟”生活(外一篇)
2017-06-12李林
李林
在海南的几年“候鸟”生涯,让我有幸结交了不少文朋诗友,其中家住儋州的五十出头的王先生,递给我的名片上写道:民间苏学研究协会秘书长,自称专门研究东坡居士的“偏史”。一次,他站在我身旁,指着成群结队的游客,神秘地问我:
你对苏东坡了解一些吧?
略知一二。我说。
你也是“候鸟”吧?
是。我肯定自己的身份。
他附在我耳边,悄然耳语:苏东坡老先生早就知道你们会来。
我张大了嘴巴,半天闭不上。
他却更加神秘地对我说:
当年东坡居士流放海南岛,从儋耳(今海南儋州)几经周转,长途跋涉到了琼州,掬一捧万泉河水,遥指五指山峰,二目如炬,捻须长叹曰:莫笑今日苏某流放孤岛寒酸寂寥,莫笑孤岛系“化外”之地犹如弃儿无人问津,然千年以后,国人如对海岛惊鸿一瞥,必以为仙境,且猝然弃陆登岛,蜂拥而至,其浩荡之状,犹如“候鸟”耳。
王先生不等我插话,又接着说:
宋代大诗人,诗风道骨苏东坡,穿越千年,一语成谶哪!
我说:《苏东坡传》里没有这段啊!
王先生摇摇头:他们研究正史,我研究别人不知道的历史。
啊——我摇头,少顷,又点头。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生活提高,讲究生活质量,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人们,冬去海南,春夏返回。自此,“候鸟”一夜成名,且响爆大江南北。
海南黎苗兄弟還风趣地调侃出一首打油诗:美丽风光海南岛,来了一群东北佬,女的多男的少,老的多小的少,下飞机脱棉袄,哩啦歪斜带踮脚,自己称自己为“候鸟”……
鄙人本是东北人,生于斯长于斯,春日赏花,夏日戏水,秋采红叶,冬弄冰雪,几十年来,倒也悠哉惬意。可自改革开放以来,犹如井中之蛙蹦跳到了大河之滨,不安分的眼睛一下子瞥到了南方的花红柳绿,就对黑乎乎的北方,顿生厌恶之心。
那是2009年12月份,一场暴风骤雪 ,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走出室外,露脸脸麻木,伸手手僵硬,寒风凛冽,筋骨萎缩,连个头都被严寒压迫得矮了一截。据媒体披露:在冰天雪地中,有多名老人跌倒骨折,住进医院。
对寒冷的折磨忍无可忍之时,我终于鼓起了与厮守几十年的老家——哈尔滨分手的勇气,背起背包,边走边嘟囔:这个鬼地方,一天都不想待!
走出三亚凤凰机场,双脚落地海岛,便似误闯了仙境,尽管眼球快速转动,还是揽不住热带风光的奇观妙美。首先扑入眼帘的是晃眼的绿——漫山漫岭的绿,铺天盖地的绿,绿得通透,绿得厚实,绿得苍翠欲滴,绿得千娇百媚。难能可贵的是,海岛的绿,非昙花一现,而是春夏秋冬四季常绿,号称“绿岛”的海南,山川一色,积绿堆翠,一派葱茏,着实迷人,在全岛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不见枯枝败叶,不见草木凋零,直把从寒土黑地走来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一边欣赏与迷恋海岛的靓丽妖娆,一边想到了东北灰暗呆板漫长的冬季。是啊,绿色展示生命与青春,而晦暗预示枯萎甚至消亡——人在好恶的临界线上,容易褒贬鲜明,立场坚定。
海南的多彩犹如一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你看,那一树橙红的木棉树,那整坡整岭仿佛被彩霞镀了金的三角梅,你再看那颠覆了花开花落的凄美轮回魔术般演绎了永不凋谢的火焰木,还有争奇斗艳令人凝神敛气的兰花。就连海南的树,也不像北方树木那样单一粗糙,而是灵动多姿风姿绰约。大王椰子树的高耸入云,槟榔树的白皙与修长,尤其是榕树的壮硕与雍容,那深入地下几百米盘根错节的地根、旁根,像寿星老人潇洒飘起的须根,还有大如屋顶的树冠,眼望枝干遒劲婆娑婀娜的榕树,一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定会飘然入耳,且让你浮想联翩。
海南的居宅,少有关门闭户,大都门窗大敞,皆因空气清新,纤尘皆无。据权威部门预测,海南的空气中每立方米含负氧离子七千到一万,这等于天老爷把一根氧气管子含在了你的嘴里,且常年免费供应。海南的水无污染,蔬菜无污染,土地无污染,江河无污染。据不完全统计,仅一个海南省三亚市就有东北“候鸟”30多万。且很多人到了海南,疾病减轻了,身体强健了,因此,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尤其老年人几乎都把海南当成了健康长寿的一方净土。
我时常看到,一队队爬山的“候鸟”们,一边登山一边深呼吸,精神亢奋时,展开双臂,深情高呼:海南岛,我爱死你了!那神情,让人想到蜜月中洋洋得意的新婚男女。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发热出悖论,头脑冷静出妙论。人,往往关闭理性,漫漶情绪。
譬如海南的潮湿,就是健康的克星,让很多颐养天年的老人难以忍受。在海口和其他城市,冬季常常连绵阴雨,这时,屋内便阴冷潮湿,满屋积水,气温下降,那滋味比北方大大方方的冷更难以忍受。曾有一位大庆的老人,忍受不了那里的阴冷,一赌气连春节都没过,就跑回了东北老家。一位在三亚居住的邢女士,回到哈尔滨对闺蜜抱怨说:有一种小蚊子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咬你一口就起红疙瘩,越挠越痒痒,烦死人了。史料记载,海南的潮湿,古来有之。苏东坡在海南流放时记载:“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有一天,苏轼与儿子苏过发现,好多白蚁死在他们的床上。我认识一位家住哈尔滨的石先生,到海南后几乎天天爬五指山,可突然有一天,口吐鲜血,暴病身亡。他老伴抱着他的尸体一边恸哭一边说:要知道这样,咱们不来海南了。笔者在海南连续当了六年“候鸟”,亦几次患病住院,潮湿让我的皮肤极度不适。
在海岛看到听到的体会多了,认知逐渐明朗:世间没有白璧无瑕,更无长生不老。重温老人家的教诲——任何事物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真理亦如此。
我终于从对海南的痴迷中惊醒——海南有海南的好,北方有北方的好。北方像一位坦荡的绅士,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冷就冷热就热,坦然面对,四季分明。纵然外面天寒地冻,屋内却温暖如春,那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那苍茫无垠的千里冰封,还有那雕栏玉砌般的冰灯冰雕,从雪山飞驰腾跃仿佛从天而降的滑雪健儿,都是南方人一辈子看不到的精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权威中医专家讲,冬暖夏凉的四季分明,最适于人的健康成长。
北方下雪的时候,是人们宣泄欢乐的好时光,小伙子打雪仗,姑娘堆雪人,年轻人跑到雪窝子里打滚儿嬉笑疯闹,任凭一串串爽朗大笑让凛冽朔风裹挟而去。其实,北方最美的时候,应是伴着你的美梦与鼾声,一夜悄然落雪,清晨推开门窗,放眼一看,白雪簇拥天地,四野苍茫,宇宙雪亮,大地甜美酣睡,房屋、牛舍、树木、厂房,什么都被淹没了,只有浅雪之处,隐约露出房脊上的一方黑瓦,还有几枚青绿的松枝柏叶,北国一派静态美景,狗吠鸡鸣销声匿迹,唯有乡村一排排房屋上,一缕摇曳飘忽的炊烟,像一幅水墨丹青,为姣白的大地留下缓缓蠕动的一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谁人小觑北疆?就连伟人毛泽东都曾为北国的大气磅礴,挥毫泼墨,为我们留下了千古咏叹。
有媒体报道,2015年冬,南方普降大雪,看到晶莹剔透的片片雪花,江南人沸腾了,男女老少走出家门,到外面玩雪戏雪,人们笑得前仰后合,仿佛进入了百年不遇的魔幻世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可以爱美、寻美,甚或创造美,享受美,但切勿移情别恋,多一些形而上,少一些形而下,无论是对人对事对地域对风景,皆然。
我筹划,2016年坚守在冰城哈尔滨,身披霜花,在雪地漫步。有空了,再到南方转转……
温馨的端午
中国几个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端午节。
春节固然热闹火爆,但正值天寒地冻,黑黢黢的大地,白茫茫的冰雪,像黑白相片,呆板而沉郁。中秋节是团圆节,阖家老少,欢聚一堂,火辣辣的亲情,暖得人心喜滋滋的,但隔窗望去,枯叶飘零,秋风萧索,别有迟暮之凉。而正月十五元宵节,纵千灯万盏龙腾虎跃,比起热气腾腾的春节,直觉气势矮了一截,仿佛春节的衍生品,又像后宫里的妃子、当下的小三儿,人前背后,或站或坐,终为陪衬。
而端午节,轻轻地来了,没有振聋发聩的鞭炮锣鼓,没有没完没了的叩首揖拜。清风白云,梨花带露,空谷足音,虫唧蛙鸣——处子般的恬静与清新。五月端阳,像开江的水,清澈见底;像青山如黛,川谷滴翠;像淡淡的涟漪,柔柔地荡来又荡去;像一首长诗,载着屈原的如虹气节,还有粽子的香味,把人们引领到山麓水畔,把酒邀明月,合家舞蹁跹。
前些年,我喜欢清晨去踏青,在郊外青山,在溪水河畔,在碧绿的草场,畅游美景、采撷花草、结伴嬉闹。折一枚柳枝,采一把艾叶,回家挂在窗前,再把红红火火的各色彩纸叠成的葫芦,拴挂在柳枝上。
一处原本平淡的小家,立马就生机盎然起来。
这几年,年岁大了,脚步迟了,身子懒了,似乎无心踏青赏景了。夜晚又浅睡与失眠,早晨就喜欢恋床与辗转挪腾。
待到红日高照,家人催我吃早餐,我才慵慵懒懒地起床穿衣。可一抬头,却看见挂壁的电视左上角,垂着一个造型精美的红色小荷包!我上前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自言自语地笑言:真挺好看。可当我慢悠悠地穿袜子时,却发现脚脖子上,系了一根五彩斑斓新颖别致的丝带!我问:这是谁给我系的?老伴贾先生说:你睡觉时你姑娘给你系的。我在胸腔里一笑,呵呵,我女儿是怕老爹过早地“跑”了哇!我自问自答:那葫芦也是小波买的啦。
女儿并不富有,但女儿的心,总是缜缜密密的;女儿的手,总是纤纤巧巧的。
我用手捻搓着系在脚脖子上的丝绒绳,笑容,像自来水般在脸上喷洒开来,身体的柔软部分倏然间跌落在蜜糖里,一个久违的词——温馨,突然就充溢到整个大脑。
温馨,像五月的清风,从不喧嚣造势,轻轻地来到你的身旁,融溶到你的心里。温馨,像一位儿时好友,带着童真般的真挚,暖暖地亲亲地贴在你的肌肤上。温馨,不需要豪宅巨款和红顶权胄,只需要一指纤细的拨弄,就会让你的心甜甜的、酥酥的,像半开的花,像微醉的酒……
人老了,企盼儿女们的关注,渴望的是温馨。
年轻时不经意的细微之节,在耄耋之年,却倏然间倍感亲切起来。我不知,这是衰草暮阳的寂寥,还是人到晚年,退去了浮光掠影返璞了生命的真谛。
五月端阳,暮春初夏,草长莺飞,大地蓊郁,碧草蓝天,七分璀璨,三分迷离,正是,人间最美五月天。
责任编辑 师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