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7种玩法
2017-06-12闫涵妈妈
闫涵妈妈
货架上的物品都是同类才放在一起,逛的时候可以告诉小朋友,哪些是日用品,哪些是文具、食品或者厨具。
不久前我在逛超市时,遇到一个和喆同学年龄相仿的小女生,手里拿着个纸条和一张10块钱,一边看着纸条一边跟妈妈说:“妈妈,买完我的酸奶,还得买酱油。”
“对对对,谢谢你的提醒,我差点儿忘掉酱油了。”妈妈应和着。
难道这么小就认识那么多字了?因为好奇,我格外留意了下这对母女。
小女孩接着说:“妈妈,我的酸奶是8,我拿着10,是不是还剩2?”
“嗯,你算得很对,剩下的两块钱你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东西,你自己看价签,找找哪个能买。”
这时,小女孩来到我面前取那瓶8块钱的酸奶,我看清了她手里的小纸条——纸条上一个挨一个地画着正方形、瓶子、还有一些歪歪扭扭的形状。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妈妈把超市当成了早教场所。
之后,我们再逛超市,不再把喆同学约束到购物车中,取而代之,从去超市开始,就着手做一些准备工作:计划买什么,他可以选择什么;带多少钱,归他支配的多少钱,同时给他准备了专属手提袋,让他知道环保、节省的概念。
逛超市看起来是很日常的家庭活动,但如果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重要的一员来平等沟通,他便有一种我也是家里的小主人的身份感,参与的热情也会极大提高。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关于怎么和孩子“玩转超市”,我借此分享一下——
列计划
和我们写作需要列大纲一样,每次出行或有待办的事情,我都会拉个备忘录。
带小朋友去超市,我们也可以效仿上面谈到的那个妈妈的做法,鼓励孩子把计划购买的东西记下来,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由大人代劳,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绘画能力,鼓励他们自己画出来,既锻炼了记忆力,又煅炼了他们手部的精细动作。
列计划还有一个好处:假如去超市后有计划外的需求,建议和孩子说这个不在咱们计划内,也没有相应的预算,可以下次提前列入计划,这样孩子有了心理预期,也减少了孩子在超市撒泼打滚的现象发生。
现金结账,培养财商
现在超市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刷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确实方便。但是带孩子逛超市,请尽量使用现金结账,让他们对金钱有基本的认识——
商品流通、物品价值的衡量都与货币息息相关,这也是财商和理财意识培养的基础。
认价签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游戏,不仅可以认识数字、小数点,还可以区分哪个商品更贵,哪个更便宜,是学习比大小的好时机。
简单计算
小时候我对数字并不敏感,但每次带五毛或一块的零花钱去小卖部,为了多买几样零食,问过价格后,脑瓜里要快速计算几遍,做一番取舍,以便买到更多想要的东西,多出来的钱还能存到储蓄罐。
因此现在每次去超市时,我也给喆同学一个额度,5块或10块,让他在额度内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可以让他学会价签和金钱的对应以及简单的计算。
明白用品归类
分类、归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小时候在这方面的训练不够,所以在日常中对喆同学的引导上,也比较注重。
恰好,在超市中,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条件。比如,货架上的物品都是同类才放在一起,逛的时候可以告诉小朋友,哪些是日用品,哪些是文具、食品或者厨具;而这些物品又分别可以跟哪些其他物品联系起来,比如筷子与饭碗,菜刀与砧板,等等;也可以提前先让小朋友把计划单上的物品分类,然后自己设计路线,先去哪个区、后去哪个区。
另外,下次再去时,可以提醒孩子,怎样用最快时間买到商品。
帮忙提物,学会分担
小朋友的专属购物袋,可以放他们的东西,也可以放比较轻的家庭用品,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到地下车库或家里,这样既能让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家庭一员,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又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物品归位,学会整理
到家后,哪些物品放冰箱、哪些放橱柜,可以让孩子全程参与,知道家里物品都放在哪里后,叫他们搭把手拿东西时就不会问东问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