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关乎“人与世界相遇”
——《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整体设计初探

2017-06-12张建庆宣小贵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湖州3130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活与哲学哲学世界

张建庆 宣小贵(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湖州 313000)

文本解读

哲学关乎“人与世界相遇”
——《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整体设计初探

张建庆 宣小贵(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湖州 313000)

《生活与哲学》模块在思想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哲学教学应树立“顶层设计”意识,在紧扣“人与世界相遇”的主题下,厘清教学推进的主线,立足模块教学的整体架构,创新利用教材资源,使教学贴近生活,契合生命成长需要,以充分发挥哲学模块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素养的重要功能。

生活与哲学;人与世界相遇;理性精神

传统教学设计重微观轻宏观,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考虑某一课(框)的教学设计时,一般仅局限于这一课(框)的内容和目标。这种“坐井观天”式的设计思路,容易造成知识的碎片化和思维的简单化、机械化。笔者基于《生活与哲学》模块(以下简称“哲学模块”)的多轮教学经验和反思,尝试从整体教学设计的视域,对教学进行系统梳理和架构,以求教于各位同仁和专家。

一、凸显模块主题,厘清教学主线

教育的本质是精神运动,思政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尤其是精神成长。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模块学习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初步形成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养成理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展示思维的行程

《生活与哲学》在“致同学们”中指出:“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古往今来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哲学是关于思辨的学问,哲学教学应围绕“思”字做好文章。叶秀山先生提醒我们,“哲学要授人以智慧,就是要使人清楚、明白,而不要使人糊涂,则要引导人去‘思’那现实的、有限的、具体的世界,要通过对具体世界的思考,去‘思’那深不可测、说不清楚的无限。哲学要按照世界向人显示的那个实在的样子(什么)来思考、理解世界,哲学按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1]哲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唤醒青春生命之“思”的能力和魅力,使“思维着的精神”得以绽放,以呈现“思考世界、问辩人生;思考历史,问辩永恒”的学科特色。

(二)寻找教学的主题

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理性精神的觉醒期,哲学教学要关注其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培育其“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我们关切学生的个体生命世界和广阔现实世界的联系,指导其建构逐渐成熟的精神世界和不断展开的外部世界之关系。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成长始终无法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用诗性的语言可表述为“人(我)与世界的相遇”(以下简称“相遇”),引入“相遇”这一主题,本身蕴含着“课堂”之内师生相遇的隐喻,因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学生一起,在面对世界的种种问题时,展开对话,启迪智慧。

(三)确立推进的主线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蕴含着两条并行推进的主线:“观世界”与“世界观”,因为有“观世界”,故而有“世界观”。人生活于世界之中,哲学所思考的正是我们在探寻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这是一个在“相遇”中不断互动、交流、分享的过程。一方面,人来到这个世界,必然需要认识、了解它,探究其真相,并进一步掌握“我”与世界交往的方式;另一方面,正是在不断接近、进入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我”的观察、思考、辨析,使世界在“我”的心灵中逐渐形成清晰的印象,进而建构“我”与世界的有意义关系,“正确的世界观是促进个人精神觉醒的前提条件之一,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就是每个人在思考和建立自我与世界的基础上确定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精神生产的过程。”[2]

二、立足整体架构,创新利用教材

教材本身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开发和使用。哲学模块教材的编写“始终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理论呈现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3]在“相遇”的主题下,以两条主线推进,我们在教学中可依据教材整合相关内容,确立单元式主题学习探究,力图构建更为生动、具体、丰满、亲切的模块体系。

(一)找准单元的视角

围绕主题,第一单元关注“相遇”所引出的基本问题,这是模块教学的起点,也是推进教学进程的动力所在。“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在此过程中萌发了对“思维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的思考,形成了“百舸争流的思想”,产生了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单元包括两个视角,从本体论意义上看,“我”与“世界”之“相遇”必有先后之分,基于个体的成长经验,人来到这个“世界”,刚开始并不知“世界”为何物,自己为何物,当然也不知道“我”和“世界”是什么关系,随着思维能力逐渐成熟,才会思考“我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世界是否已然存在”之类的本原性问题;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对“我”与“世界”关系的思考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一定发生在“我”自觉地从身处的“世界”中相对独立出来之时,“人”一旦从蒙昧状态中清醒过来获得“启蒙”,就意味着开始形成自己观察、思考“世界”的立场和方法,由此进一步产生了认识世界的欲望和动力,“我”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就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第三单元提供了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我”所面对的世界是无限多样、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所以要真正认识和了解世界,就要厘清各种复杂关系(联系),明了运动变化的趋势(发展),分析各种变化背后的深刻原因(矛盾),树立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第四单元,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将“相遇”的主题引入社会历史领域中,从“我”与“他人”“社会”(历史)的关系中反思自身对于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二)架构整体的思路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在对哲学模块进行整体设计时,以“相遇”为主题,依据教材核心知识,沿着两条推进主线,通过设计各单元内的“子问题”展开教学对话,形成如下教学架构:

单元标题单元主题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正是“相遇”,展开了哲学的“智慧性”思考,产生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核心知识1.哲学是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的基本问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相遇”建基于实践(行动)之上,人在实践(行动)中认识世界(本质),探究真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在“相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运用唯物辩证法,才能把世界看得清楚明白。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辩证否定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遇”也意味着人参与了世界的变化和重构,在此过程中人如何自省自身的意义,彰显生命的价值。主线下的“子问题”1.人与世界“相遇”,运用“智慧”之眼,能发现世界之真善美;2.从“观世界”到“世界观”;3.从“相遇”引出哲学的基本问题。1.人所“相遇”的世界,其本质(本原)是什么;2.人为什么能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与世界“相遇”(认识和改造世界);3.人在实践基础上开启了“相遇”旅程,世界的风景和秘密无限展开,人如何探究关于世界的真理。1.世界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怎样的真实状态(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2.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根源和动力是什么(矛盾);3.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1.“相遇”是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深入、改造世界的过程;2.在推进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人一方面使世界打上了意识的烙印,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存在;3.每个个体都在与社会历史的“相遇”中,通过创造和实现价值,确认自己的存在,建构生命的意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矛盾;3.价值与价值观;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三、基于生活实践,面向生命成长

哲学模块的命名正是对“相遇”主题的最好诠释,生活本身不能等同于哲学,但是生活却无时无处不孕育着智慧,所以说“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教学应始终置于广阔生活世界的背景下,面向学生的生命成长,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基于“相遇”,从哲学模块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价值而言,蕴含了三个基本维度:即发现、充盈和引出。

(一)发现生活的智慧

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哲学模块教材指出,“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在哲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广阔的现实生活,善于转识成智,真正体悟哲学的智慧,而不能仅仅将教学目标停留在习得知识的层面上。

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七课第二框)时,学生很难区分“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重要意义”与“系统优化的方法”,笔者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都接触过象棋,建议从系统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后两个特征来比较体会:下棋之前,我们先要对象棋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关注到整体内的部分(对弈双方;每一方又可视为整体,其中每一个棋子都是部分);在下棋过程中则要重视“系统优化”,这就要在通盘考虑(整体性)的前提下,一方面明确每个棋子的位置、功能和运行方式(有序性),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每次落子所引起的对弈双方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全局的影响,从而在权衡每一着棋之间的关联度和影响力下做出选择和调整,力求使己方落子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这种基于“弈棋”经验的哲理点拨与阐发,引领着学生从“形而下”的经验认知逐步接近着“形而上”的理性思考。

(二)充盈当下的生命

哲学应当不断充盈和开拓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使之感受到“相遇”展开之时内心的不断丰富。在这样的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活的希望,生命的珍贵;当我们细心观察和思考世界时,当我们感受到不仅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也因我们的存在而改变时,就会从根本上激发“我”在与世界“相遇”时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提升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境界。

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八课第一框)教学时,正逢“人间四月天”,笔者以“青春与春天相遇”为主题,以歌手汪峰的三首歌名——《春天里》《存在》《怒放的生命》为导入,以“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为议题,通过对话互动,一起感受春的生机,理解中华文化绵绵不绝的生命力,激活青春世界中孕育的旺盛“原力”,从而进一步领会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这样的课堂力图将哲学教学和丰富多样的个体生命发展有机契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哲学的育人功能。

(三)引出教育的意蕴

“教育原有的含义是‘引出’……‘引出’的过程就是把个体引向世界,把世界引向个体的过程。正是世界向人的生命的不断涌入,才使得人生充盈;正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不断敞亮、和谐、完满,才使得人生光明、温暖而走向完满。”[4]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从日常的生活观察和经验中嫁接或迁移知识,还要从对知识的体悟中启迪智慧,更要从师生共同经历的生活世界和教学过程中引出教育的意蕴,使学科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

人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更是一种价值性存在,正是哲学意义上的“相遇”,使“我”不仅要思考“世界”于“我”有何价值,还促使主体之“我”能够从“世界”(他者)的立场和角度反思自身的意义。人正是在这样的立场和视角转换之际,使作为“他者”的世界得以呈现最本真的状态,也使主体性的“我”发现着自身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笔者将哲学教育的主题确定为“相遇”的意蕴所在。

布伯说:“相遇是生活的本质,只有当双方相互从对方的角度来感受和经验事物时,才会有真正的相遇。”[5]在课堂上,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是一种相遇;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不断经历和展开着的“相遇”奇迹。对于哲学教育而言,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功能,在教学中引领和启迪学生,尝试以哲学的“智慧之眼”观照大千世界,尽可能以自然、社会的这样一种“他者”视角,来体验和发现我们在世界上正在经历和将要经历的人和事,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丰富“相遇”的内涵,拓展人走向世界的广度和深度。

[1]叶秀山.叶秀山文集:散文随笔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309.

[2]苏成,郭风志.以优秀作品滋养人提升人[N].人民日报,2017-3-28(14).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54.

[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

[5]郝志军等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37.

猜你喜欢

生活与哲学哲学世界
菱的哲学
《生活与哲学》教材辅文的特征、功效及运用
学生的“难”,老师的“解”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