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和地方流传中的差异探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
2017-06-12申靓雯
申靓雯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和地方流传中的差异探究*
——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
申靓雯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从花鼓灯的基本概况、高校和地方花鼓灯之间的显著特征以及客观现实中的二者差别三个方面,采用了课堂观摩、民间采风和田野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与地方流传中客观存在的多种差异进行了对比、归纳与研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安徽花鼓灯研究的内容,同时在其传承保护方面提供了借鉴方法。
安徽花鼓灯;高校教程;地方流传;差异性
安徽花鼓灯艺术是流传于淮河中游地区的汉族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舞蹈则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溯源追踪,自大禹时期,便有百姓聚之于涂山,锣鼓相奏,载歌起舞的记载,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曾经兴起而奏,乐极而舞的庆贺传统已经在蚌埠、阜阳、淮南等地形成了固定而丰富的民间歌舞形式,其中以蚌埠发展最为繁荣。笔者便以蚌埠市怀远县的花鼓灯舞蹈为例,将其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为例的高校教程中的花鼓灯舞蹈进行差异性的对比研究。
一、安徽花鼓灯舞蹈基本概况
安徽花鼓灯是在我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集歌唱、舞蹈、杂技、锣鼓乐队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因其主要伴奏的乐器俗称为“花鼓”,故这种表演艺术也就被称之为“花鼓灯”。
“小小花伞八根柴,七拼八凑凑起来。五黄六月高高挂,正二三月玩起来。”①从这首花鼓歌中,一个“玩”字清晰地刻画出了花鼓灯在江淮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而又悠闲自得的社会功能——娱乐性功能。通常玩灯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民间艺人,大多并不是专职从事花鼓灯表演的演员,更多的则是农民,他们在茶余饭后,农耕之余,约上好友二三,相聚田间地头,一锣一鼓便足已娱人娱己,畅叙欢情。建国以后,逐渐有了花鼓灯班子和小型的民间组织,通常一个班子由锣鼓团队、伞把子、“鼓架子”(指男性花鼓灯演员,又因演出分工不同而分为“大鼓架子”和“小鼓架子”),和“兰花”(指花鼓灯中的女性角色,包括男扮女装和女性出演两种演出方式)组成。
花鼓灯舞蹈是安徽花鼓灯表演中最为精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的舞蹈动作来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撷取劳作时的身姿,记录嬉闹时的画面。以“拔泥步”为例,左右脚交替上提离开地面至脚踝处,快起慢落中不乏韧劲儿,仅仅一个步伐节奏的调整,便能将群众在田间劳作陷入泥中时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高校教程中花鼓灯舞蹈的典型特征——规范的“模子”
民族民间舞蹈是扎根在特定地域中的艺术形式,自形成以来便富有浓郁的乡土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故而一代代艺术家在传承这种优秀的民间艺术的同时,无一不是认真呵护着它特有的文化特征。当花鼓灯舞蹈艺术和其他珍贵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一样被发掘并以课程的形式予以规范、发展和传承时,许多的差别便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衍生,久而久之,其中部分差别逐渐发展成为了教程化的典型特征。
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教程为例,安徽花鼓灯课程的推进和众多高等院校的课程如出一辙,由体态动律的初步了解,到步伐、身姿、扇花、技巧等组合的逐一训练,再到综合组合以及完整剧目的教授和演绎。每一节训练课程的设置都是经过专业教师精心推敲而成的安排,与此同时,我们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课程也就注定是十分系统而完善的,是一个被反复推敲、规范后的艺术产物。例如动作“蝴蝶绕花扇”:双手环于胸前,右手捏扇,向里绕圆,小臂绕立圆,大臂不动,重拍落在右手向上翻,扇从胸前向下切过,扇子手绢花在同一轨道上。在这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不仅动作路线有着明确详细的的规定,即便是重拍的落点也有着清晰地划分。再例如动作“三连花”: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双手于胸前呈蝴蝶绕花扇,随之,右手左起扇绕头,左手绕巾,然后左右脚交替上步,变二指捏扇骨,双手由头上经身体向下轻落,双腿呈前后交叠踏步蹲;动作“起范挽扇”:正步位,右手虎口夹扇,左手垂于体侧,右手开扇从右侧拎起呈水平位后,经身前划至胸前呈手握扇,左脚先退步后,右脚紧跟退步伴随左手巾绕花。大多舞蹈姿态与动作组合遵循着这一规律,统一起来也就形成了严明详尽的高校花鼓灯舞蹈教程。
三、地方流传中花鼓灯舞蹈的显著特点——“活着”的伴奏
谈及花鼓灯艺术,其中要数锣鼓伴奏的历史最为渊远。千余年来的演绎流变,无数的唱词改了又改,花哨的舞姿换了几番,唯有一锣一鼓静默的守护着这传统艺术的根儿。花鼓灯舞蹈现今已经不仅是老百姓们农闲茶歇之时鼓弄的“乐呵玩意儿”了,经过我们许多舞蹈艺术家和老师们的整理和编创,摇身成为了舞蹈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那么,这锣鼓呢?
(图片于2015年摄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花鼓灯艺术节间隙)
锣鼓伴奏在老艺人们的心中,远远不仅仅是它的音乐伴奏功能这么简单。它代表了一个班子的精气神儿,成为了人们迸发激情,传递欢乐的动力之源。下面来自怀远县农民艺术团的一段吹打乐《花鼓灯锣鼓》选段直接明了的展现了花鼓灯艺术如火般的热烈情怀。
欢快热烈地
欢快明晰的鼓点一声声记录着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人物变迁,伴随着矫健的舞姿,悦耳的唱腔,和谐自如地组成了传承了千年的花鼓灯模样。淮河两岸儿女们的脚下是滋养艺术的沃土,身旁是守护艺术的臂膀,脚踏田间黄土,耳听屋前欢腾,真实酣畅的节奏在脚下震颤流淌……
四、客观现实中的二者之别
(一)“教”之别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师便有“教”,有“教”固有别。谈起“教”中别,可不仅仅是指师者的区别。下面通过环境地点、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授课频率以及授课教师五个方面来阐述“教”授中存在的差别。
1.环境地点
和提及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授课环境地点大家自动会联想到宽阔明亮的练功房一样,说起地方流传的舞蹈艺术,浮现在众人眼前的自然是相对恶劣的上课环境与演出场所。的确,以怀远县莲花乡的花鼓灯培训基地为例可以看出,传统舞蹈艺术在民间的发展的土壤并不肥沃。当笔者走进基地附近时,空无一人的院落,生满杂草的废弃篮球场,铁栅栏门上牢固的大锁,就是乡村花鼓灯基地无人上课时的样子。走进教室,地板上散落的地毯印证着这里练功房的身份。初夏傍晚时分的气温并不甚高,在这间算是附近村落最好的练功房里,无不弥漫着燥热的气息。触目于此,不禁回想自身学校的练功房。实木把杆,镜面满墙,钢琴音响,高凳软垫为我们组成了一个宽阔明亮设施齐全的舞蹈教室。仅从教学环境这一个方面便可以深深体会到,舞蹈艺术在地方流传发展的艰辛。
2.方式方法
在普通高等教育学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有着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授花鼓灯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亲身演绎舞蹈动作组合、传授专业的动作术语名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和教授等等。教学方式多样,授课方法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授课进度与效率。与此同时,地方艺术团体例如怀远县莲花乡花鼓灯基地的授课方法或许就是仅仅通过艺人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进行技艺的传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团体的也会受益于电子产品从而使教学手段逐渐的丰富,然而不变的是舞蹈技艺的传递往往还是在直白浅显的口头解释和诲人不倦的演示身姿中得以完成。
3.授课内容
在任何一种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首先要学习的必定是基本的体态动律和步伐组合。高校的舞蹈教育课程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其中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则更是要能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下一代学生。因此,掌握技能往往是高校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身姿、步伐、与技巧部分的课程往往是完整而平均的,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自学习中能够全面的掌握花鼓灯舞蹈的特征内容与演绎方法。
然而地方团体却不尽然相同,他们往往是为了出演一个完整的剧目和表演而进行授课内容的调整。例如即将演出的剧目以鼓架子的技术表演和兰花蹬鼓架子的表现来作为主要内容,那么在近期的课程学习安排中,大兰花的“缠头绕扇”“腰中盘带”等技术就会甚少涉及。
4.授课频率
说起教师或者艺人们的授课频率,我们不得不首先明确学生学习花鼓灯的目的何在。舞蹈专业的学生,不用多说,学习舞蹈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任务,更是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将专业变为职业的学习准备。因此,建立在舞蹈专业学生就业目的和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的培养方案,专业院校教师的授课频率则是稳定在一周10~18个课时。
地方团体的授课频率往往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向业余热爱花鼓灯舞蹈的群众学生的课程通常选择在周末进行,通常是一周2~4课时;另一种则是演艺团体中的排练课时,往往根据演出剧目的场次、时长、难而进行不同的安排调整,授课排练时间相对灵活。
5.授课教师
最后,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地方团体首先就是围绕着民间艺人所形成的一个学习、演出型的团体,因此授课教师当然是艺人们为主,或是老艺人传承给了年轻艺人,再经由年轻艺人传播发展。和地方团体相同的是,高校舞蹈专业教师的选择同样显而易见。从专业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往往会成为这个专业新一代的年轻教师,如此传承延续不断。同时,也有部分高校选择民间艺人作为专业课的授课教师,让民间舞蹈再现其纯朴浓郁之风。
(二)“学”之别
在学生学习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学生素质与学习动机。谈及学生素质自然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肢体协调能力以及舞蹈感知能力的各个方面的综合考量。院校学生自然不必多说,一层层的考试便已说明了一切。乡村中热爱花鼓灯舞蹈的人们便没有了许多顾忌,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只要喜欢就只管去跳,花鼓灯本身就起源于民间百姓热情高涨之时的娱乐性活动,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或许才是它最好的存在方式。至于学习动机,一个是专业必备,一个是闲暇娱乐,“一样米养百种人”,一种舞蹈配合多种需要自然是无可厚非。
(三)“演”之别
“登山步的劲儿你走的不对,你走得太黏糊了,我给你走两步你看看……”这时笔者在怀远县采风时,一位习舞多年的老“大鼓架子”老师看到我走“登山步”时的点评。课堂中学习到的“梗”“脆”“净”等舞蹈风格拿到了民间的土地上却显得十分单薄柔弱了。当地的老师性格风风火火,一手端着水杯,一手夹着烟便迫不及待地纠正我的动作问题。采风的过程的中得到了老艺人老师们的太多指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动作要领的掌握,而是情,是老艺人们对待花鼓灯的情。每个民间艺人对待花鼓灯的感情都是不同的,但也是无一例外地深情。当仅仅从课堂上习得规范的舞蹈动作的学生们演起来,和整日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唱跳多年的艺人们比起来,总是缺少着一股劲儿,或许是“大兰花”的“泼辣劲儿”,亦或许是“小鼓架子”的“机灵劲儿”。学生跳起舞的味道就像国庆时摆在路旁的整齐盆花,十足被束缚的美观;而艺人们玩灯的感觉却犹如横漫遍野的大红野杜鹃花,处处洋溢着热烈奔放的生命气息。
(图片于2015年摄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莲花乡田间)
本文以笔者采风实践内容为基础,自身所学习的花鼓灯舞蹈技术为参照,从安徽花鼓灯的基本面貌出发,深入分析了高校教程中的花鼓灯舞蹈和地方流传中的花鼓灯舞蹈各自富有魅力的特征,通过对比的手法层层推进,归纳出“教”“学”“演”三个部分的差别探究,进一步丰富了安徽花鼓灯舞蹈的研究内涵,寄望成果能够成为帮助传承这门珍贵舞蹈艺术的一股微薄力量。
安徽花鼓灯植根于淮河流域的沃土之中,多年的人事变迁带走了古旧的历史气息,留下了淳朴的人文情怀。一代代老艺人传承着手中的技术、脚下的步伐,一批批高校教师们延续着青年的培养、教材的编创。差别带给彼此的是借鉴与融合,时光带给我们的是传承与发展。掬一捧淮河水,亮一嗓花鼓调,拾起扇花挽起巾,拍拍裤脚,我们都是玩灯人!■
注释:
① 高倩.安徽花鼓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3:13.
② 汤兆麟.花鼓灯音乐概论[M].黄山书社,2005,4:178.
[1] 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2] 汤兆麟.花鼓灯音乐概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5.
[3] 高倩.安徽花鼓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3.
[4] 安徽省文化局花鼓灯研究班.花鼓灯[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8.
[5] 喻林.安徽花鼓灯音乐的考察与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
[6] 戎龚停.沿河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7] 韩晶.安徽花鼓灯音乐中的锣鼓研究[J].艺术科技,2012,03.
[8] 刘丽兰,宋燕宇.论舞蹈中的情感表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9.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20151037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