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体育产业区域统筹路径研究

2017-06-11张春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辽宁体育研究

张春宇

摘 要:辽宁省是我国体育大省强省,发挥本省体育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力量,合理分工,推动体育产业特色发展和整体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入手,分析体育产业统筹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区域体育产业统筹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辽宁 体育 研究

自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始终积极推动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至2025年中国的体育产业总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辽宁省是我国体育大省强省,发挥本省体育资源優势,通过整合力量,合理分工,推动体育产业特色发展和整体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要任务。近些年的实践证明,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区域统筹的基础,在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我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毕竟起步较晚,认识程度仍有差距,操作过程中诸多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制约因素很多,因此,研究影响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很有必要。

一、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北亚地区中心部位,文化源远流长。辽宁是我国公认的体育大省,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竞技体育形成以田径、柔道、举重、自行车、赛艇、射击等为特色的奥运大省。体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辽宁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产业的特色项目不突出等。

1.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用品缺乏本省的品牌产品

辽宁省群众体育消费项目主要包括体育装备器材、体育比赛门票、体育健身休闲、购买体育彩票。据《2016中国体育产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辽宁省人均体育消费指数位居全国第六。大数据显示,在户外鞋服、健身训练、游泳用品、运动鞋包等9项细分品类中,用户最爱在运动鞋、运动包上花钱。数据一方面显示了辽宁巨大的体育消费潜力以及未来发展辽宁省体育产业的美好前景,但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辽宁缺乏本土知名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辽宁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没有形成整体的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其规模经济水平与2016年全国人均体育消费指数前五的浙江、河北、广东、福建、四川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没有知名品牌。由此可见,占据辽宁省群众体育消费产业主导地位的体育用品产业竞争力较低,这与辽宁省人均体育消费指数全国第六形象极不相符。

2.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较好

体育健身休闲业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产物,近年来,辽宁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开发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辽宁省在筹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过程中,坚持竞赛场馆和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并重原则,建设了大批惠民体育设施。目前,辽宁省全民健身中心43个、健身广场601个、体育公园96个全部投入使用。辽宁省在筹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期间,实施的全民健身“十个一”工程,如省内每个城市建设一个全民健身中心,每个县建设一个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社区建设一套健身路径等等,使全省群众体育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一方面,国家政策的软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必备的基础设施的硬件保障,使得辽宁省体育健身休闲业规模初现,发展前景良好。

3.体育彩票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

辽宁省体彩中心近年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完善销售管理平台等有效措施,取得了渠道、队伍建设,市场开发,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进步,使辽宁体育彩票业得到长足发展。2000年,当第一张电脑体育彩票在辽宁省出售时,全省仅有800余家销售站点,年销量也仅为0.7亿元。截止2016年,辽宁体育彩票销量已超过430亿元,辽宁体彩募集公益金超过120亿元,共资助建设近20个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100余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超过100个、社区运动场5000余个,健身跑道200余条,安装健身器材近14万余件,为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以及城市群众体育健身事业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组织保障。

4.体育旅游业发展后来居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逐渐成为人们假期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民族多样化,文化各异,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体育旅游业的优势地位。如本溪的大雅河漂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射箭、骑马;千山、凤凰山探险、攀岩、狩猎、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东北亚滑雪场滑雪等。根据辽宁省统计局2016年发布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45146万余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为44872.9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73.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超过4225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4112亿元,旅游外汇收入为17亿美元,相较15年各项指标均有一定提高。由此可见,辽宁省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辽宁体育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二、辽宁省体育产业统筹发展的瓶颈

1.体育产业协同渠道缺失

系统协同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普遍存在着有序和无序的现象,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序就是协同,表现为协调、合作,协同会使系统整体加强,个体受益,共同发展。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是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体育产业涉及的面很广,如工商、税务、金融、统计等政府部门,同时涉及门类也比较多,包括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场馆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业、金融保险业、体育旅游业等等。且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使得体育产业合作发展中,在制定政策与协调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交错性。显然,辽宁省体育产业要协同发展,单靠体育部门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一个能够协调政府各相关权力部门的机构,该部门负责体育产业协同渠道的建立,信息的沟通、合作平台的提供等等,而目前辽宁省并没有这样一个机构,因此就造成了辽宁体育产业协同渠道不畅通、相关各行政部门信息不畅、各市间合作渠道缺失等问题。

2.地方政府对体育产业统筹发展的重视不够

辽宁省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辽宁省的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全民健身、足球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及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体育产业要协同發展,省政府部门必须对辽宁省内区域的体育产业有一个统一的规划,统一的部署,并予以相应的优惠措施,而这类文件的缺乏,也侧面反映出政府对体育产业统筹发展的重视不够。

3.体育产业的发展特色不鲜明

体育产业间优势互补缺失,一些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导致我省还没有形成自身发展的优势,限制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体育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区域体育产业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

1.整合并提升辽宁区域体育产业要素

区域内的体育产业是由各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区域内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目标,怎样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能自觉沿着区域体育产业总目标前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既要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又要与总目标相一致。区域体育产业统筹发展,强调的是协调发展,区域内统一规划、联动开发、综合管理,把原来相对孤立的子区域系统整合成一个新的经济大系统,实现资源的有效、高效配置。区域体育产业各要素之间互补,延长优化产业链,提高区域体育产业规模化经营和集聚效应,形成综合优势,提升辽宁区域体育产业要素。

2.选择并培育优势体育产业,提高竞争力

提高辽宁体育产业竞争力关键是优势体育产业的选择。前文提到,2016年辽宁省人均体育消费指数排名全国第六,体育消费需求旺盛,同时辽宁又是老工业基地,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发展体育装备制造业得天独厚。辽宁沈阳作为老牌“足球之都”,堪称国足福地,国家队在这里的世界杯预选赛和亚预赛七战七胜,至今保持着零失球的纪录,不仅如此,而且也是60%的中超本土球员的贡献地,发展足球竞赛表演业可谓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另外,辽宁省的冬季比较长,雪量丰富,发展冰雪产业的先天优势非常明显。因此,辽宁省应着力培植体育装备制造、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彩票、体育旅游等优势产业。培育体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并不断增强全省体育产业的综合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全省体育产业竞争力。

3.重视并加强体育产业综合管理

体育产业统筹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的综合发展,在产业管理中,应将辽宁省内体育产业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就要求首先加强综合管理工作中的立法工作,以解决综合管理中存在的特殊矛盾和问题。统一思想,实现原来体育产业开发由各市有关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的战略性转变,以统筹协调的思维和方法推进辽宁区域内产业的统筹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合作共赢、互促互进,提升辽宁省体育产业联动水平。

猜你喜欢

辽宁体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宁之光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辽宁舰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