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之伦理缺位与分析

2017-06-11赵高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赵高菲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多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深入了解,特别是对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道德问题的关注,使得教育技术伦理逐渐成为了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关键内容。而我国对于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教育技术研究存在伦理缺位的情况,由于研究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严重阻碍了教育技术伦理等对教育技术注重,也阻碍了教育技术伦理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对教育技术伦理的含义以及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存在的伦理缺位进行深入探究,并对教育技术的伦理研究的内容进行界定,使得伦理缺位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词:教育技术伦理 伦理缺位 伦理研究 研究思路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伦理范畴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受關注的地位。而教育技术依然存在依赖技术的问题存在,通过对教育技术人与学科的掌握,经过不断完善和改善技术来解决教育现实的问题,至此也就出现了违背技术伦理以及教育道德的行为。教育技术伦理的缺位使人们关系逐渐冷淡、教学工具化,道德情感衰落,知识教育非人性化等教育伦理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从伦理的角度上来看待教育技术的问题,促使教育技术伦理成为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新方向。[1]

一、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

教育技术伦理是经过将教育技术与伦理结合的产物,其内涵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扩展。教育技术主要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情境中,使用工具、装备以及教学技巧的科学方式,主要对教学设备等的使用技巧以及教学系统统计等理念而组成的科学方法。伦理的含义有多种解释,通常上伦理是处理人与人、自然、以及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以及指导行为的道德规范。[2]

伦理与教育技术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技术伦理、教育伦理阻碍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推动着技术伦理以及教育伦理这两方面。教育技术伦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馆还,也是技术的教育伦理,主要注重教育技术所引起的教育领域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从技术的角度对教学伦理比较关注,从技术和教育中,注重技术在我国教育中的应用,注重技术给教育及教育伦理所带来的意义。[3]

二、教育技术伦理研究伦理缺位的原因

1.偏注重与教育技术领域中对具体伦理问题的研究

很大一部分时间,很多教育技术路伦理技术的的探讨中,在线教育中经常会出现学术不正的现象、学校教育技术实践道德缺失的问题以及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促进我国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然后经过开发新软件来抵制盗版问题从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的内容上,可以知道其内容主要是对教师职业伦理、行业道德标准以及教育技术到的时间等领域。[4]

2.忽视了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追求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技术伦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受到了伦理学的影响,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规范急于求成,没有对教育技术以及伦理问题进行理清关系,也没有对伦理边境进行准确界定,同时也没有对伦理原则的讨论也没有达到一定的现实。

3.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缺乏实践论证

对教育技术的伦理问题的研究,主要用的是实证法,但是依然存在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对数据比较依赖。对一些可以理性分析的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忽视了伦理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对教育技术进行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用数据测量进行判断,而要进行实践论证才能有效判断。

4.忽略了对伦理思想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在对教育技术伦理问题的研究上,知识对应用伦理学以及技术伦理学的角度下,笼统的分析教育技术伦理问题。而伦理思想世俱杯优缺点的,只是对一般意义的伦理学理论进行照搬借鉴,在没有抓住伦理精髓的情况下,使得教育技术伦理问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都不够清晰。

三、教育技术伦理问题研究思路

1.明确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

对于教育技术伦理内涵的明确,有助于体现出教育技术伦理的本质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我国传统技术伦理思想与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是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层面对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明确了方向。教育技术伦理分为教育技术与教育伦理以及教育技术与技术伦理这两层关系。教育技术的进步促进人们道德观念的改变,也拓展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教育伦理与教育技术之间相互制约与相互引导,促进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稳定良好发展。教育技术与伦理无涉论认为教育技术没有好与坏之分,可以被用来服务于所有的目的之中。教育技术与伦理相互依存论认为教育技术出现价值负荷,主要是由于伦理与政治、文化价值而表现出来,游离于好与坏之间。内涵对于教育技术的本质以人为本以及公平等伦理方向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发挥出来,也是实现过程美好以及教育效果好的统一。

2.伦理规范教育技术领域

教育技术应符合责任伦理思想,将教育技术的价值转化我教育技术的主体。为促进科学发展,促使教育技术领域的责任标准、职业伦理规范以及个体道德要求是教育技术伦理应要重点研究的方向。对教育技术领域进行伦理规范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①教育技术行业责任标准:设立专门责任组织机构,对教育技术的相关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并提出相关的责任要求。②教育技术职业伦理规范:对教师在教育技术实践中的能力及标准进行明确约束,主要从伦理规范的方向对教师进行系统指导。教育技术行业人员应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技术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纪律等进行制度化规范。履行教育技术的伦理职责,促使教育技术伦理关系的和谐发展。③教育技术主体的道德素养:道德教育素养有助于教育技术主体寻找到掌握科学技术的手段,鉴别有技术引起的翻到的状况,避免道德失范,促进教育技术的实践符合道德伦理的发展道路。可对教育技术的主体进行伦理思想教育,伦理思想教育为教育技术理论提供了研究思路以及理论依据,有助于完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体系的构架。

我国教育技术的伦理缺失问题,主要是人们对教育技术伦理的内涵不够了解,对教育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关系没有把握清楚,缺乏教育技术的伦理道德素养,在对教育技术伦理缺位进行研究时要注重这几个方面的完善和加强,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技术伦理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娟,马煜,程凤农.教育技术伦理研究:理论视角与内容边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4):11-16-30.

[2]谢娟,刘成新,张婷.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之伦理缺位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2):26-33.

[3]李三虎.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J].哲学研究,2005,(2):3~11.

[4]刘新丽.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纳入职业道德内容的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