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2017-06-11吴广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高校大学生

吴广霞

摘 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对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我国民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分析,对我国民办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相关进行分析,并从虚拟创业平台的开设、增加创业扶持基金、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三方面,论述了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引言

近年来,民办教育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但在与我国公办院校对比过程中,民办学校依然体现出一定劣势,很多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因此,我国民办大学生想要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加强民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1]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1.学校层面

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6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比较重视。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利用政策引导,为大学生增加创新创业途径。另外,由于民办学校处于自身发展原因考虑,希望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国家教育中取得更大成就,以此来提升学校的品牌影响力。但是,也存在很多高校以经济利益为主,忽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让先关课程和活动流于形式,与我国教育发展整体路线相背离,为学生今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2]

2.学生层面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希望在大学生活期间开展创业,创业的利用也很统一,只要是为了在创业中找到新的想法,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竞争力,为将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其他不想在校创业的学生来说,并不是没有创业的理想,他们认为,在校期间应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等到各方面条件具备以后,在开始进行创业,比如社会经验、人际交往能力等,实现创业几率的有效提升。从学生层面考虑,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还是期望自己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上有所提升,这位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基础。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在思维想法和个人习惯上没有形成独立意识,不肯吃苦和下功夫,这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会产生严重影响。[3]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1.虚拟创业平台的开设

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普及,是我国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动力所在。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基本理论知识之外,民办高校应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与大学生分享成功经验,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创新创新实践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民办高校所开设的虚拟创业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第一,实际活动参与类型。第二,网络虚拟操作类型。实践活动参与主要指为学生值实际中搭建一个创新创业课堂,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本理念,举行何种创新大赛、创业比拼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创业内容进行思考和实践,让学生从实际活动中体会创新创业教育的细节,对之前不理解的问题也可以进行深入理解。另外,网络实际操作主要是通过虚拟网络角色扮演,以参与者实践为基础,利用企业实际情境模式预演,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例如,为了提升民办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2017年8月,西安某民办高校推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活动,活动第一天,就有超过1000名大学生参与其中,24小时无人水果超市、自动售货机等多种创新产品出现在活动上,不仅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我国发展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4]

2.增加创业扶持基金

民办高校学生创业需要社会风险投资支持,但從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还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实现。现代大学生创业中,资金的匮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很多高校民办大学生都能想出很好的创新创业思路,但由于资金不到位,不能不将闹海中的思路搁置,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对民办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创业扶持基金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在基金建设过程中,需要学校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对好的创业项目进行推广,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例如,某校为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会,将学生创业项目拿到相关活动进行展览,并由学生讲述出创业模式和创业思路,在这之中,很多企业家表示赞同和支持,并为学校创业基金注入了资金支持,为民办学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5]

3.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民办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特点增加对创业的认知程度,将创业机会识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加入到教学体系之中,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民办高校在注重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为大学生提供时间课程设计环节,增加大学生课外活动。另外,民办大学也可以开展大学生模拟创业,让学生在校园中得到社会化锻炼。例如,某民办高校为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将实训室进行翻新,并向教育部门申请款项支持,为学生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并聘请当地知名企业人员参与指导工作。在该实训场地投入使用之后,很多大学生都参与进来,为民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增添了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并不是几门课程的开设、几个教育工作人员的投入就可以彻底解决。因此,我国民办高校各部门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将学科之间的接线打破,实现各个项目的有效互通,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民办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勇军.简论川渝袍哥的分布、切口及帮纪[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23):113-115.

[2]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5,05(11):143-145.

[3]梁严冰.论同盟会、会党、新军与陕西辛亥革命[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24):122-123.

[4]纪文元.对在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6,06(26):166-168.

[5]胡春光,杨宁芳.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6,01(21):262-26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