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

2017-06-11许靖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民主监督

许靖钶

摘 要:作为信息化时代民主制度高度发达的产物,网络政治文化是公民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政治活动的文化现象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是新世纪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世纪以来,从网络“问政”到网络“行政”,我国网络政治文化走向法制化、亲民化。当下网络政治文化的长足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创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的齐头并进。

关键词:网络政治文化 民主 监督

网络参与政治的平等性、时效性、广泛性,使其成为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现实政治文化生活的有效补充和监督。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文化的时代特征——以人民利益为基点,营造更深层次的公开、公平、公正与理性和德性并存的政治文化氛围。[1]

一、“网络政治文化”的衍生

1.网络

在我国,网络的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互联网发展成果正在惠及更多中国人民。

2.政治文化

作为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政治文化是一种包括认知、情感、信念、价值、评价诸多要素在内的价值取向模式,它与物质的政治制度体系相辅相成、相互策应与制衡。为此,任何媒介、方式介入的政治文化都是研究、发展一个社会整个政治体系的重要方面。

3.网络政治文化

网络政治文化,即公民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政治活动的文化现象及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信息化时代民主制度高度发达的产物。网络政治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兴趣、增强公民的参与热情,明确公民的权利、义务,从而增强公民民主意识,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民主制度。[2]

二、网络政治文化的表现

新世纪以来,从新世纪之初的网络“行政”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互联网建设的数次讲话,从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到各种政治活动在多媒体上的大受欢迎,这些都说明我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绩。

1.网络行政

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网、新华网与人们亲切交流。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们交流。中共中央网络行政由此正式开始。随后,人们空前关注互联网上的公众言论。从党政官员与网民的隔空对话、互动交流到每年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举办的各类等征集活动,网络成为我国政治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平台。首先,网络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网络是了解民生民意、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公开政府政务、有效宣传的有益渠道。其次,网络是重要的舆论监督平台。建立良好的网络监督工作更利于执法部门执政为民、提高工作效率。

2.网络政治文化的法制化

暴力、黑客、病毒、抄袭、诈骗、侵犯隐私等恶性事件在网络文化中屡屡出现,这为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敲出警钟。这也对我国政治文化中的网络法制、道德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2011年5月,为进一步健全网络文化管理体系,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1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命题尤为值得关注。这些无疑要求发展网络政治文化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文化主旋律的核心地位,积极推出健康、优秀的政治文艺作品,维护国家利益与公共安全的等具體要求。

三、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1.一个立足:技术创新

当前,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迫在眉睫。如何通过创新与规范以促进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2.一个方向: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所讲。这就是说,网络政治文化生活,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方向;始终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绝对忠诚放在首位。

3.两个定位:宣传与监督

(1)宣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已经在网上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文明网的“红色中国”、新华网的“红色博客”点击率年年攀升,《求是》、《党建》等党的理论刊物已实现在线阅读。同时,《人民日报》微信、“学习小组”微信平台,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

(2)监督

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平台。网络政治文化体现着国家政治制度的运行模式与情感机制,所以它是公民在网上表达心理意愿与诉求氛围的集中体现。这样不仅利于国家政治建设体系走向新的民主与开放,而且推进国家政治文化法制建设发展。

4.一个策略:传统文化

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是网络政治文化发展的策略之一。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从而给予网络文化更清明的空间,将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促进政治文化科学、健康发展。

结语

在具备技术能力、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语境,加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力度,调动广大公民参与、监督积极性,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优异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从而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政治文化发展道路。这是当下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筱荣:《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发展态势与构建策略》,《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2]马丽薇:《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研究》,《速读旬刊》,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民主监督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绩效监督:从“管住”到“管好”
监督宜“补”不宜“比”
人大监督不能总是“心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