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留白”及其运用策略分析

2017-06-11张黎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留白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张黎明

摘 要: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多学校均是由地理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机械式的知识灌输,而未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也没有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进而出现厌恶地理课的学习。因此在地理课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并对其加以指引。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质量 教学留白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也就是教学“留白”,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1]。和其他高中科目一样,高中地理的教学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留白”的重要意义,老师运用好留白的时间,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内容记忆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刻,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思考,在课堂中跟随老师的思路[2]。在这种教学留白的模式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中将教学留白进行巧妙的应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相关的任务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3]。

一、高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留白的意义

我们所理解的教学“留白”主要是在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教学知识的传授并不是通过直接灌输的方式,而是采用很多种有趣化教学方式对学生留出教学空白时间,激发学生自主的积极思考,促使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质量和学习能力[4]。使得教学方式从以往的单一授课方法中释放出来,减少学生的被动听课时间,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的进行学习,将自身的学习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因此对于高中地理的课堂学习应该合理安排教学留白时间,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

1.采用教学“留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比较注重怎样进行教学以及采取的授课示范方式和讲授方法,事先进行备课,然后将事先预定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结论直接教授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其教学理念也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现行新课改的模式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分给予学生留白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收集资料、分析材料和探讨问题,通过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和寻找,对问题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有效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深入挖掘其中的规律,自己总结相关的结论,以此来填补老师在课堂中的“留白”,不断的进行创新,提升自我的研究和自学能力。

2.采用教学“留白”来预留生成空间

老师在进行教学“留白”时,可以根据课堂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形成生成性的资源。比如说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等进行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留白方案,同时应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思考和感悟的能力。在对地理方面进行山谷风的授课时,在山坡上晚上降温比较迅速,而白天其升温比较迅速,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因此在这部分的授课时应该充分预留出给学生的讨论时间,使其能够发掘自身的潜力,相互直接交流思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合理的留白是很重要的,相关的地理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其中的策略,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留白”的运用策略

1.相应的简化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实现学生的减负增效

高中地理内容的学习相对比较繁多,有很多的知识点可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因此地理老师在课堂授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了解情况,对于学生已经能够很明白的知识,应该予以简化授课,还可以将熟悉的知识以学生授课的方式进行,使其能够在课堂中起主体地位,让学生之间通过自我认知的方式交流沟通。对于知识点较为困难的,地理老师应该进行多方位的解释,给予学生充足的考虑时间,大家之间分组进行探讨,开展合作化的学习方式,在对学生讲解相关地质灾害时,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地質灾害已经有一定的掌握,可能是其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取,如此老师就可以不对这部分知识详加结石,通过让学生讲解自然灾害的方法,进而引出相对应的逃生方法,也可以通过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进行情景模拟,使其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学习热情也高涨,其学习效率也就高了。

2.选择合理的“留白”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主要的载体,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应该借助多种留白的方式,如进行分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学时间,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比如说在进行教授关于水圈和水循环的课时时,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采用课堂训练的留白方式,极大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概括,独立进行思索,然后再由老师进行指导,在课堂中应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纠正,相应的老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在教学后,可以让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课后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3.老师应该充分把握留白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应该进行“留白”,老师应该积极的思考哪些是应该留白的,哪些不必进行留白,充分发挥出“留白”的正真作用,促使课堂气氛的活跃。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留白”的时机,将其进行灵活的应用。可以通过视频或者一些图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进,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老师再进行相关的设置问题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如此既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大胆的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中深化认识,在相关的课堂小结中留有一定的“留白”,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认识和理解。在针对一些比较新颖的问题时,老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某一范围内,也不应该轻易否认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测评的方式相互启发思维,共同促进学习。

4.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置留白的难度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该充分留白,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加深对知识的渴望。但是在进行“留白”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到学生的留白能力,主动探索期积极性,避免学生受挫,因此应该设置合理的“留白”,不可盲目的增加留白的难度,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学习的能力。问题也不可设置的过于简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也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和效果。因此在进行留白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留白难易程度,结核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留白,把握学生积极进取的能力,以此来达到满意的效果。留白的问题也不宜过多或者过少,适中即可,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之间能够充分进行交流,因此在进行留白时一定要注意其难以程度。

5.开展有效教学,实践语言留白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高中地理的学习能力,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语言留白的方式。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枯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简化语言,采用精炼的句子来表达出对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在课堂中将所学的知识一并说出,注意讲授的方式方法,语言应该含蓄,将学生一步步的引入到所设置的问题中,使其充满对问题的好奇心,积极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有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来处理相关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之在对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设置合理的留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充分根据老师设置的留白方案进行探讨学习,将学生从灌输式的学习中释放出来,进一步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弥补其中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革老旧的思维方式,优化学生的课堂授课方式,在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中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其听课效率,增加课堂效率,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保证其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性,做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陈炳飞.教材“留白”的运用策略——以高中《地理》(人教版)為例[J].地理教学,2013,24:37-39.

[2]符士凯.高中地理教学“留白”及其运用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4,20:51.

[3]张时利.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使用教学留白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4,10:231.

[4]于宛平.高中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15:192.

猜你喜欢

留白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