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2017-06-11侯倩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领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育和其他不同学科的教育有着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且共同进步的紧密联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了解美术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 教育特点

作为人类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学并不仅仅强调对美术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可以逐渐培养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不仅如此,学习和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特征会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1.全面渗透审美教育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其形成审美意识是最核心的内容。现阶段,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的过程中非常突出的就是其审美教育的特点,这对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德、智、体、美应该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综合性学科教育的特点。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将其与其他艺术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到一起,会极大的拓宽小学生的艺术视野。[2]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物质原料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的,利用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将事物相关的面积和空间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所以,目前小学美术教育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把现实生活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现实生活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理解美、感受美、发现美等,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赋予美更多意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对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造成影响。

3.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征

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所有事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求知欲和探索欲的驱使下,小学生很有可能会将事物隐藏的特点挖掘出来,但是小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所以很难准确的将虚幻和真实分辨出来,而且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活泼好动,无法全神贯注的对身边事物进行分辨。小学高年级学生因为已经在日常学習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所以他们往往不会被目前的学习规律所限制,反而会进一步升华其求知和探索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在艺术审美方面的需求。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必须要满足小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二、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1.有机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再开始画图或其。他实践操作,这样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改革教学模式。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没有彻底掌握,教师就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同步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将相关知识内容全部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先进行实践操作,然后根据做出的图形讲解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有机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会使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而且外出写生教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阶段,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的使用,这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小学美术教师仍然需要仔细思考和掂量如何开展多媒体教学。如教师可以在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展示适合小学生的经典美术作品,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对学生感知画面的能力进行指导。

3.科学合理的创造教学情景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不可以仅仅局限在培训专业知识上面,而且还必须注重培训教师艺术学科相关的综合知识,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学科融到一起,形成全方位艺术关联,从而有效的帮助小学生理解美术课程。这样就使得小学美术教师面临更高的要求,他们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有针对性、有意识的、科学合理的创建教学情景,而且还需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展示自己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教师通过有机融合美术教学和现实生活,不仅创建了良好的教学情景,而且还使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3]

4.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

心理差异与个性发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联系,教育者应该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的时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甚至有可能会扼杀小学生的绘画能力,从而使小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小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会极大的促进其积极学习。[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环节引导学生认知社会非常重要的途径,而且它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的心理阶段发展比较特殊,不同时期小学生心理阶段的认知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个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全方位的将美术教育的知识结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徐佳.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分析和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0:121.

[2]邵建君.试论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J].学周刊,2016,15:159—160.

[3]阮昌奇.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04.

[4]印丽丰.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29.

作者简介

侯倩倩,女,33岁,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