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经典教育的融合研究

2017-06-11许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融合

许立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忽略了经典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导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摈弃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教学,或采用经典艺术作品作为素材时教学手段成人化,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远离艺术活动。

关键词:艺术教育 经典教育 融合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推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已成为对学前儿童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总体水平也在提高。但在我国当前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忽略了经典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导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或摈弃对经典艺术作品的教学,或采用经典艺术作品作为教学素材时,重艺术知识、技能的灌输与训练,轻感受、体验与创造,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远离艺术活动。幼儿艺术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简单化和成人化制约了素质教育成效。[1]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经典教育在课程中的融合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比如,音乐有音乐的经典、美术有美术的经典、文学有文学的经典、戏剧有戏剧的经典。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0--13岁),让孩子诵读、熏陶、学习人类历史上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作品(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从而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及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兒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发展。经典教育内容包含了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文化精品,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优质资源。[2]

1.以戏剧为切入口,整合多科艺术,给予幼儿丰富的审美体验和宽广的创造空间

《纲要》明确规定幼儿教育是综合、整体的。而戏剧是综合了文学、美术、工艺、音乐、舞蹈、节奏律动、角色扮演、语言表达等元素的综合艺术。这种多元化不仅在它的表现形式、表演方法、创作手法,同时也在于每个作品本身所携带的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符合幼儿教育课程综合性的特点,而且为经典的融入提供适宜的平台。幼儿的学习是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积累和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戏剧趣味性、操作性强的特点也容易被幼儿接受。戏剧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兴趣的经典童话、寓言故事、历史典故,例如《三只小猪》、《丑小鸭》、《海的女儿》、《守株待兔》、《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在戏剧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重要的是幼儿有效获得了更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激发了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兴趣、并获得宽广的创造空间。

所有艺术的本质是审美。音乐、美术的经典还可以通过歌唱、律动、打击乐、欣赏、个性创作等方式呈现给幼儿,教学时要注重审美过程中的引导,而不是追求幼儿掌握精准、客观的艺术知识和娴熟的艺术技能。执教者觉得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难以把握是因为在教学中违背了艺术教育规律,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技能模仿磨灭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艺术欣赏内容可以根据幼儿兴趣选择音乐片段或画种,激发幼儿具体形象想象思维,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如欣赏张大千、梵高、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或者通过领域的整合,设计活动让幼儿更直接地体验艺术作品,例如运用不同手势的拓印画感受乐曲的情感、节奏,以写意水墨画表现诗词的意境等。

2.以亲子艺术课堂为平台,实现家园共育,奠定幼儿美好人格

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主张从礼的角度出发,用好的音乐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改变社会风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父母的素养所形成的的家庭教育环境往往决定了孩子生命发展的高度。因此,运用经典音乐进行亲子艺术活动有积极的社会性意义。至德·明珠经典幼儿园依据这个观点做出尝试,通过选用经典歌曲,多次组织亲子善乐活动,结合哲学的思考、现实中的案例、文学作品、进行歌曲的教唱和亲子表演。 经实践证明,幼儿与父母的亲子感情互动更正面,幼儿的人格发展更趋完善。现在以家长的记录为例。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经典教育在环境创设中的融合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点就是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让孩子生活在充满艺术感的环境中生活,培养其良好的秩序感和审美情趣。[3]

1.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中的听觉艺术

根据幼儿园一日作息的不同环节的需要,选择一些不同曲风的经典音乐作背景乐,营造听觉艺术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和愉悦的情绪,同时,欣赏到大量的经典音乐。如晨间活动的时候可用舒伯特的玩具进行曲、用餐的时候使用轻音乐或古琴曲,午睡后起床时用英文经典儿歌如London Bridge等,离园时间用童声演唱的欢快的中外民歌。

2.幼儿园空间环境中的视觉艺术

幼儿园环境中的视觉艺术应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和各区域的功能需要,对空间颜色、光影、摆设和艺术品的装饰风格进行整体考虑,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风格混乱的空间。脱离整体环境的装饰不能给予审美的需要。在视觉艺术实践中,可以借鉴经典艺术作品中的色调、主题内容或情感进行空间设计,或者采用在经典艺术领域的自我演绎进行空间设计,而不只是艺术复制品的简单罗列和堆砌。例如,“印象水墨”主题教室用儿童的泼墨画和红、黄两色万通板用对称的错位排列法装饰墙面,把孩子泼彩的塑料片制作成立方体装饰吊顶;“中国风”主题教室用深色木纹纸在墙面上制作一对大型的半圆博古架,上面点缀儿童自制的青花瓷瓶,留白处衬着绿色竹枝、兰草和纱幔,画面生动,仿佛能听见鸟叫虫鸣。两间教室都从经典艺术作品中寻找了创作灵感,在二次创作成品中透露出的中华韵味不失趣味与温馨。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美育,学前阶段正是艺术启蒙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接触具有高品质和人文价值的艺术作品,丰富艺术感受、体验和创造经验,能有效培养了儿童良好的素质和完整人格。经典教育崇尚用代表人类各领域最高智慧和最具价值的文化精髓对儿童启蒙,为儿童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优质资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经典教育融合的研究对提升素质教育实施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邱明正.审美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21

[3]王财贵.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台中师范学院语教中心发行, 1995.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