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3.0的江苏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研究
2017-06-11王玥丁文瑾
王玥 丁文瑾
摘 要:随着“德国工业4.0”战略等的成功,世界正在进入创新范式3.0(创新生态系统)的阶段,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将创新3.0的理念推广至制造业领域。本文将创新引入生态系统中分析,以生物学隐喻创新系统,依托创新3.0的背景与机遇,将产业集群概念与创新系统、生态学相融合,探讨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集群如何通过创新生态进行转型升级,突破集群发展的瓶颈,寻找适宜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
关键词:创新3.0 江苏省 制造业集群 创新生态系统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a)-124-02
近年来,创新能力不足已逐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大障碍,制造业集群传统优势减弱、创新驱动力不足、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亟待改善。当前,江苏省制造业集群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大而不强的状况突出。进入新常态以后,全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传统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必须做出调整与改变。因此以创新生态为基础,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创新3.0为背景,为江苏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找到适合其实际的转型升级途径,对提高制造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
1.1 江苏制造业集群发展规模分布分析
江苏是闻名全国的制造业大省,其产业总体规模大且发展迅猛。如表1所示,江苏省自2010年以来的生产总值(GDP)呈现上升状态,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制造业地区生产总值也不断攀升。
“十二五”时期,江苏苏南苏中苏北、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在原有的产业集群基础上不断发展。截止2015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已达41518.70亿元,各地区产业集群多数已达到一定规模。
1.2 江苏产业集群地域分布及集聚产业分析
截至2015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8488个,其中31%左右在无锡和苏州,在沿江开发区域的占48.9%。根据全省制造业各行业集聚地区统计分析,前四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苏南五市(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苏南五市作为江苏制造业主要产业集聚地,具有高度集聚带来的极化效应,地区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竞争力强劲。其中,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居全省前三位,主要集群产业为电子通信、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以資本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中高技术产业,以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苏中、苏北地区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全省要素配置趋于合理,制造业集群空间分布趋于优化。东陇海沿线造纸、通用设备、烟草、食品、木材加工等制造业优势明显,主要集聚产业为饮料制造、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1.3 江苏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江苏制造业集群具有产能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素质高、工业配套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通过专业化和分工深化的积累,中小企业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大大增加了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基地的可能性。但细观江苏制造业集群的现状,大而不强却是不争的事实,产品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都是江苏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路上的障碍。但不论是产品层次不高,还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归根结底都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R&D经费投入偏低,影响创新能力提高
江苏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不足2%,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以上,在全球R&D经费中占比超过65%。技术开发与创新经费投入低,大大制约了技术、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也造成江苏制造业集群的基础技术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尤其是一些关键零部件(如芯片、集成电路和汽车电子器件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更高。
1.3.2 高级技术人才大量流失
近年来,江苏制造业集群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愈演愈烈。2000年江苏工程技术人员保有量为44.84万人,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其后逐渐下降,2001年~2015年累计流失了33.38万人。截至2015年,科学研究人员仅有11.46万人,直接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1.3.3 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尚未建成
目前,江苏制造业集群中尚未形成经济循环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三大主要系统群落(研究、开发、应用)之间磨合不足。一方面,科研院校的研究开发立项和研发过程与市场应用需求相脱节,科技与经济相违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科研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顺利开发应用。另一方面,集群企业与技术创新脱节,企业之间未处理好创新竞争与共生的关系,许多企业宁愿花钱引进国内外技术和设备,而不愿投资创建自己的研究机构。其次,连接创新生态系统各群落的社会中介机构处于缺位状态,致使企业与科研院校双方处于隔绝状态,各自闭门造车,很难及时互通信息。
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偏短、利润偏低、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制造业向劳动力更低廉国家转移的迹象等等,都削弱了江苏制造业集群的传统优势,制约其发展。只有依托创新3.0的背景与机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江苏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才能成功迈入“江苏制造2025”。
2 基于创新3.0的江苏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途径
江苏制造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劳动与技术相结合的加工制造业,以粗放型、传统型产业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资源、环境问题遭遇瓶颈,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难以为继。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难以充分掌握并利用核心技术、品牌、市场等高级要素,严重阻碍制造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如何从“生态——经济——社会”的系统上建立健全创新生态系统,以实现知识流动来促进技术创新成为大势所趋。
2.1 创新3.0(创新生态系统)相关概念
创新3.0即嵌入/共生式创新,它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于由生产消费者、利益相关者、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等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间内各种创新群落之间(如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及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连接传导,实现知识流动的开放式共生系统,它是江苏省科技发展创新在“中国制造2025”阶段的必然选择。
2.2 江苏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途径
2.2.1 从企业层面培育创新生态系统
江苏省政府应以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主,对于进行产品、技术研发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以激励措施减轻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资金压力,激发其创新的意愿和动力。企业内部应加快建立合理的融资渠道,加大R&D经费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活的资金流,推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向企业内部迅速且有效的集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应建立起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使得科研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大型项目、重点课题的研究为企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目前,许多企业正在经历技术引进与技术模仿的阶段,很容易安于现状、不追求突破,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对这种单纯的引进与模仿进行改变:一方面,企业需要在政府与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对引进或购买的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产业化与本土化的改进,掌握其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制造业集群之间可以组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动参与国际研发,共同承担研发的资金、技术压力,在引进、消化、改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再创新的能力。
2.2.2 从集群层面根植创新生态系统
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是將众多企业视为一个集群整体,在生产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科研院所和政府等相互作用下的复杂机制。集群间必须创造良好的创新共生氛围,才能根植创新生态系统。
首先,要在集群中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集群内部人才、资金、信息等的流动,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及推广机构完善科技服务,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为集群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推动金融服务业对制造业集群的资金支持等举措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其次,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推动创新信用体系建设以约束集群间企业的“搭便车”行为。行政、执法机构要加大对产权的保护以及对侵权的严惩,提升集群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推动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2.2.3 从机制层面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的完善主要是通过完善集群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集群内部知识共享与技术扩散机制来实现的。企业的技术优势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私有知识量大小,因此技术模仿对技术创新就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通过科学的转化机制促进企业私有专利技术合理地扩散,成为集群内的共享知识。
知识共享与技术扩散机制可以通过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科技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构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共享大型科技设备和精密仪器等方式加以完善。此外,完善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还可以依托集群内技术服务组织等中介机构来实现,通过第三方介入,将非法的技术模仿转化为合法的技术共享。
3 结语
只有将创新3.0与江苏省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以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才能找出推动江苏省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创造理论条件,为产业集群内知识、信息、创新流动形成生态循环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江苏制造业集群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中国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对在“三期叠加”背景下打造经济“双中高”有重要意义,推动江苏制造业集群从“适应新常态”到“引领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理查德·R·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 闫俊周.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经济论坛,2017(2).
[4] 吴志军,谷唐敏.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