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与整治策略
2017-06-11程曦
程曦
摘 要: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不断上涨,给人们的生活消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消费性通货膨胀,也就是商品的供需失衡造成的。除此之外,造成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因而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整治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整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a)-001-02
通货膨胀指的是在纸币流通基础上,由于货币的供给超过实际的市场需求,也就是实际的购买比实际产出的供给要大,从而使货币贬值,并造成某一时间段物价上涨的情况。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通货膨胀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消费,因此,当前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是工作的重点内容。
1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1 农产品和能源供给与实际需求因素
石油价格的上涨,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燃料,使得出现国际间粮食紧缺的问题,粮食紧缺,一些粮食生产厂家只有不断地提高价格,来解决紧缺问题。在国内,农产品也十分紧缺,市场上能够供应的粮食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再加之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农业科技落后,粮食产量低,农民的收入也逐渐降低,很多的农民对种粮逐渐失去了积极性。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业耕地被开垦,农产品的市场供应不足,使得价格不断上涨[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各行各业投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各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再加之,美元的不断贬值,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窘境,因而各类资源的价格也不断增长,同时也造成农业的生产成本等各类价格的增长。
1.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共实施了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别是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9月、2012年12月。美国第一次实施量化货币政策的时候,向市场投入了7000亿美元的资金,同时还宣布购买了各大银行的债务,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国家政府宏观的经济调控来减少金融的流动,但结果不尽人意。2010年11月,美国又宣布实施第二次的宽松货币政策,通过美国债务购买的方法向市场上投入了6000 亿美元货币[2]。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1)美元供给的不断增加使得美元的汇率出现贬值,导致用美元标价的大宗各类商品价格呈不断上涨的趋势。而对于很多的国家来说,包括中国在内,迫于无奈,只好从国外进口这类大宗商品并将其作为原材料,要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依赖于这些国际原料,而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就使得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各类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2)短期资金的流动频繁。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经济出现大萧条,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要实现经济的复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而,发展中国家率先完成了经济复苏。到美国实施第二次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中央银行也加大了利息,这使得我国的银行利率比美国高。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汇管理水平低,投机者抓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足,乘虚而入,短期流动资金大量流入我国市场,给我国的外汇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3)导致人民币汇率升高。如果其他的主客观条件不改变,美元数量的不断增加,是造成美元汇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美元汇率下降,就使得人民币的汇率上涨。为了使人民币比值处在一个稳定状态,中央银行需要在外汇市场买进大量的美元。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使得我国货币的投放、供给不断增加,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
1.3 人民币贷款利率提高,企业贷款成本增加
2011年4月,中央银行正式宣布,将贷款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同时还对不同类型存贷款利率作出调整,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制止通货膨脹现象。但是,当贷款利率上涨时,使得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加,对生产商品的定价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企业对商品价格制定的时候,会对银行贷款的成本进行考虑,企业在定价时必然会考虑到借贷成本并提高产品价格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提高定价。其最终导致,各类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加剧[3]。
2 控制我国通货膨胀的应对策略
2.1 控制需求
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总需要大于总供给。所以,控制总需求是治理通货膨胀的第一步,需要实行紧缩性政策。紧缩型政策紧是目前解决我国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之一,是目前运用时间最广、最有效的措施。紧缩性政策主要包括其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1)紧缩型财政政策是通过建设财政支出与增加税收的方法来治理通货膨胀的问题。削减财政支出的根本目的是限制支出投入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达到缩减总需求的效果。主要措施是:减少国际基础建设投入支出,对公共事业的投资需要进行合理限制,对各政府部门的经费以及社会福利支出进行削减[4]。增加税收主要是对企业及个人的税收适当增加,税收增加之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减少,投资后消费水平降低。
(2)紧缩型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大,所以需要不断降低通货膨胀率,央行需要减少流通中货币的供应量。具体方法是:第一,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回笼回避,降低经济体系中的存量。第二,提高利率,即提高再贴现率、贴现率、银行存款利率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利率的上升使人们需要将更多的钱用来储蓄,使得消费需求减少,各种利率的上升会导致投资成本的上升,能够起到抑制投资需要的作用。
(3)紧缩型收入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是应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其根本内容是,运用强制性的方法,控制成本价格,达到控制物价上涨的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工资管制。表现为:第一,道义规劝和指导。政府需要制定出工资增的指导线,给企业提供参考,但是,政府部门只能进行规劝和指导,政府部门不能够直接进行干扰。第二,协商解决。在政府的指导下,让工会与企业对于工资问题达成协议。第三,开征工资税。对于工资增长过多的企业,应该收取特别税款。第四,冻结工资。政府用强制性的手段控制工资的增长率,但是,工资上涨需要合理,不能够随意上涨。其二,利润管制。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针对那些非法获取暴利的企业利益需要采取限制措施。其中利润管制的方式有:对利润率进行管制,对超额利润收取较高的所得税[5]。
2.2 增加供给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治理通货膨胀不仅需要运用紧缩型政策减少总需求,并且还需要增加总供给。主要的方法是:降低税收,激发劳动人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加企业的投资意愿,从而增加总供给。另外,还应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扰,让企业能够扩大商品的供给,还需要积极支持鼓励企业运用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更新机械设备。
2.3 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失调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案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各个产业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防止某些产品如粮食产品、原材料等供求因结构失衡而出现物价持续上涨。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能源供给和实际需求因素、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人民币贷款利率提高、企业贷款成本增加等都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出现的根本原因。通货膨胀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消费带来了很大影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的出现会逐渐向更大的经济危机转变。因此,需要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阻止通货膨胀的蔓延,可以通过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经济结构等方式来应对通货膨胀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长密.通货膨胀风险预期分析及宏观经济调整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5(4).
[2] 方平.后危机时代宏观经济调控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4(7).
[3] 苏芳.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时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12).
[4] 马骏.货币的轨迹:通胀、央行独立性和人民币国际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6).
[5] 时寒冰.央行独立性和人民币国际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