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创新发展

2017-06-11朱佩娟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岳麓山大学科技

朱佩娟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自然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区域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多名院士、大批教授及专家学者,是湖南高等教育的“高地”。其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主要高校部分校区之间,校区与景区、城区之间没有围墙阻隔,具有开放共享的天然格局。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城目前也面临着产学研体系不完善、企业集聚度低、优秀人才流失、地域狭小逼仄、校地矛盾频生等问题。

破解上述问题,创新发展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要素的合理流动配置,打造新型科教、文化高地,对推动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强化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以及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大幅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聚力机制创新:构建以大学科技城为核心的区域开放、创新发展体系

良好的机制体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纵览全球知名大学科技城(园),其建设之初多以机制创新为着力点。比如世界最知名的电子工业发源地硅谷(Silicon Valley),就是由斯坦福工业园区、斯坦福研究院演变而来,其最初的成因是加州政府为了留住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高校的学生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创新是最大亮点:斯坦福大学成立斯坦福研究院,通过举办“荣誉合作项目”,向美国西海岸公司开放课堂,对工程师进行培训;建立斯坦福工业园区,吸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进而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搖篮。

上海松江大学城作为现今中国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也采用了大量新机制、新模式。比如打造开放式新型大学群,校与校之间没有围墙,仅靠绿化带或河流分隔,一校一貌、资源共享;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通过松江区政府出土地、“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建校、学校长期租赁,实现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管理集中化;通过学分制、聘任制、允许跨校选课、兼课等制度创新,实现各高校学科优势互补,使上海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给松江带来了大量商机和人力资源。

同样,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也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重构整个利益链条。注重完善行政功能,打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壁垒、清除高校与地方的合作障碍;以大学优势学科科研成果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为支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校地共建共管机制、多方沟通交流机制、资本运作机制、产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专业化服务机制,构筑区域开放创新系统,使大学科技城成为湖南创新开放的重要承载区和示范区。

致力规划先行:强化大学科技城历史人文特色塑造与“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理念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应做好各个层次规划的衔接,上至湘江新区、市级总规,下至分区控规、专项规划等,并注重形成自身个性与特点。硅谷的创新环境与包容失败的气度,武汉大学里的“最美樱花”,厦门大学则成为大量影视作品外景地——种种特质通常是大学科技城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植根湖湘文化沃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中更应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致力于创新创业项目就地转化,打造领先中部、全国一流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区校合作示范区,让本土毕业生乐于留区创业、外埠人才慕名前来发展,从而实现“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

在发展理念上,应树立校区、园区、景区、城区“四位一体”共赢发展目标,构建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整体格局。强化地方、高校资源的整合,园区、景区、城区在重大项目、科技园区建设、环境整治、宣传氛围营造等方面应积极与高校对接;通过协同规划、资源共享,各高校应积极打破“文化孤岛”“教育孤城”的封闭阻隔,注重发挥大学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和产业孵化器作用,形成教育、研发、生产一体化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各级政府应以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引导大学科技城发展从粗放拆建型向内涵提质型转变;通过文化和科学技术强劲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关联效应和产业提升效应,向世界展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历史与现实交融、院校与地方共生的新形象。

着力引入重大项目:提升以大学科技城为引领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集群功能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应坚持“项目主导”,优先引入、建设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重点项目。

通过重大项目促进大学科技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议以分类整治、交通改善、生态修复、产业导入四大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建设、麓山南路综合整治、后湖国际艺术园拓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丰富景观设计,激活剩余空间,比如通过嫁接、缝合、并置、植入、异化等手段,使街边小空地变成小花园、小音乐厅,废弃工厂变成咖啡馆、创意工坊;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推手,促进大学科技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突破发展、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提升产城互动与融合。

通过重大项目落实大学科技城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围绕“东核是以大学城为主体的创新研发和孵化核心区”“西核是以高新技术孵化、中试、产业化为主体的创新转化核心区”“过渡带是以科创服务、景区综合服务为重点的高端服务区和生态修复示范带”的大学科技城规划定位,一方面,区内重点高校应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既为区域经济社会發展提供强大助推力,又大幅提升大学城的地区影响力和全球知名度;另一方面,在大学科技城重大项目建设中,应坚持存量规划为主、增量规划为辅。比如针对存量空间的环境综合整治和交通问题,不一味大拆大建,而是将改造方案与彰显学校文化功能相关联,以规范商户经营、美化环境、增加开放平台和场所为主。在以景区综合服务为重点的高端服务区和生态修复示范带,应努力营造出学术、生活与自然和谐的氛围。要通过校区与城区、景区的环境共通、生活共融,校区与园区的产研互助、资源共享,进一步激发大学科技城的创新潜力与活力,全面提升其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湘江两岸最富开放创新元素的综合功能区和产业集聚区、湖南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展示地。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岳麓山大学科技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湖南岳麓山寻春诗会
大学求学的遗憾
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湖南岳麓山寻春诗会
爱晚亭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