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朝移民对嫩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2017-06-11杨光

知与行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

杨光

[摘要]清朝(公元1636年)以前的嫩江流域,农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随着清初贡貂赏乌林政策以及物物交换的兴起,逐渐开启了嫩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意识。尤其是从清朝开始流人、流民、站丁等外来移民的不断进入,嫩江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外来移民的影响,尤其农业发展的影响更是突出。外来移民的到来对嫩江流域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劳动力、种子和农具,而且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使农业经济的产生获得基础。移民充当农产品流通的载体,向该地区输送充裕的可交换的农产品,并把该地区土特产品积极输出外地。移民在嫩江流域开发农产品,并进行加工、销售、开设私营店铺,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易地点。在外来移民积极影响下,嫩江流域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农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商业经济繁荣,嫩江流域涌现出了大批城镇。

[关键词]嫩江流域;清朝移民;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249;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100-06

嫩江(Nen River),一说为满语,又一说为蒙语,但都是“碧绿”之意。嫩江古称“难水”,明代称“脑温江”,清初名“诺尼江”,为黑龙江第一大支流松花江的支流。嫩江流域涵盖了三个省份,西起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流经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嫩江、绥化、齐齐哈尔、吉林白城,最终注入吉林省松原市的三岔河,与松花江南源合为松花江。嫩江流域大小河流纵横、物产丰饶,林木茂盛,两岸为著名的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产區,也是东北著名的经济文化产业带。

一、 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

历史上的嫩江流域空旷荒凉,曾是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东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土著少数民族人烟稀少,社会生活水平低下,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不事耕种,不识五谷,捕鱼为食。“暑用鱼皮,寒用狗皮”,处于蛮荒未开发状态,直至清朝(公元1636年),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到来,对嫩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清朝时期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主要包括流人、流民、站丁和垦民。

(一)流人

清初之际,为了镇压南方各省的反清武装起义,清政府把内地各种“罪犯”遣戍到黑龙江地区,即所谓的流人。这些大多因“科场之罪”“文字之狱”或“反叛之嫌”而成为流人,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被流放到嫩江流域的卜魁(齐齐哈尔),此后又流放至布特哈、摩尔根等地。流放的人数越来越多,“嘉庆年间(1796——1820年)发配到黑龙江地区的流人约有1万多人,其中大多数为汉族。他们除充当水手、站丁和壮士外,多数是‘赏给旗甲为奴”[1]。康熙初年流放人数最多,关内各省在黑龙江者几乎“无省无人”。为了充实边疆人口、安扎营地、戍守边防,从而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清政府多次向嫩江地区的卜魁增加人口,以至于卜魁成了流人的主要集中地,被称为清政府所设置的“没有屋顶的大监狱”。

流人平时在站地、官庄劳动,因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已经在嫩江流域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对当地农副业技术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随着这些流人的陆续到来,嫩江地区的商品经济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二)流民

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除流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民。嫩江流域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农作物的栽培与种植,但由历代政府官方招垦或强迫而来的关内移民终因迁移路途遥远,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移民未能定居于此,早期嫩江流域的人数并不多。清朝时期沙俄频繁骚扰黑龙江地区,甚至数次深入嫩江流域,清朝政府积极着手,实行流民充实嫩江流域开发的政策。即使清政府多次下旨招垦,但终因客观自然条件流民鲜少迁至嫩江流域垦殖的。

直至清朝中期,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破产农民因土地兼并、苛捐杂税,以及天灾人祸的逼迫而破产,他们长途跋涉,落脚嫩江流域垦荒种地,起初为佃工或者投身服劳役。嫩江水系滋润着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吸引着关内流民的目光,他们不甘心仅局限于租种佃主原有的土地,《清高宗实录》记载,“借旗田之名,额外开荒,希图存身,旗人亦借以广取租利,巧为护庇”。

(三)站丁、垦民

深入到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除流人、流民以外,还有站丁、垦民。缘于各种原因,清朝政府对东北长期实行东北封禁政策,因而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东北地区人烟稀少、防务空虚。嫩江流域土著民多为东北渔猎民族,渔猎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土著民居住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这样就不能形成一个稳固安定的部落村镇,这就给沙俄侵略东北一个可乘之机。

在这种情况下,开放东北边疆,招民垦殖,以实边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自1880年以来,清政府对荒芜的东北边疆逐渐推行“移民实边”的积极政策。于是,关内北方各省垦民大量涌入东北,深入到嫩江流域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原本荒芜的嫩江流域逐渐被开垦成良田。同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驻防与沟通,在边疆地区普遍设立驿站夫役,亦称“站夫”。各站从事传递和杂役的人丁,谓之“站丁”,除传送军报文书外,并承担蹓马、铡草、煮料、探喂、背包等项使役。

站丁的设立给原本荒无人烟的嫩江流域带来了生机,“上下站壮丁,自为聚落,每站不下百十家,皆有官方待过客。私开旅店,间亦有之”[2]。驿站内配备较为齐全,“每个驿站配备有牛、马、车辆,其数目也多少不均。驿站设有站房,供来往官吏、商旅住宿。站房皆是元木垛起来的木刻楞房,房屋宽绰,大小不等。一般站房长约30米,宽约8米,有走廊、地板。大的站房,如摩尔根站房长约30米,宽约20米,能住100多人。外有马棚、牛栏、仓房”[3]。垦民和站丁的到来,给嫩江流域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外来移民到来之前嫩江流域的农业状况

清代初期的嫩江流域土著居民主要是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满族、蒙古族在此地居住、游牧、狩猎、打鱼。“黑龙江省土著部落,向以游猎为生,不娴耕种”。从昂昂溪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可见,清朝初期的嫩江流域是以渔猎为生,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没有商业贸易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无商业贸易意識的产生。在外来移民未至之际,嫩江流域荒芜、空旷而安宁,仅有个别官兵前来此处采集珍珠,“嫩江水势平缓,沙石停滞,多出奇石,与宝石、玛瑙相似,往往于岸侧拾得。打牲乌拉官兵采取东珠,间年一至。岸畔石子,多含水珠,有空类青”[4]124。

当时嫩江流域的土著民族主要的贸易形式是“贡貂赏乌林”制度,虽然这些对于嫩江流域社会商业贸易的影响力有限,但对于当时土著民族较低的生活需求来说,已经足矣。当时嫩江流域的人参、貂皮、海东青、乌拉草等特产闻名于世,但是当地民众并不知晓这些特产的经济效益,除了把土特产作为贡品外,剩余的留作自用,即使偶然有交易的需求,也只是作为物物交换来进行。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造成了客观上农业的发展迟滞。嫩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当地民众形成了一种传统封闭的自然经济循环,仅靠渔猎业养家糊口,并无与外界产生经济交易的欲求,自然也没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观动力。

对于农业而言,嫩江流域的种植条件并不算最佳,因嫩江地区大部分处于亚寒带地区,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农作物收成为一年一季。一年一季的农业生产增加了时间成本,且不宜于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在大半年的冰雪覆盖下的黑土地,即使腐殖质含量高,地质偏寒也是限制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当时东北地区的农耕方法流行比较广的是“火田法”,这种农耕方式较比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是落后而原始的,农作物产量低,大约每垧收获量在二石左右。嫩江地区也是流行“火田法”,产量一直低迷。而嫩江流域的卜魁(齐齐哈尔)土质含沙量高,种植业萧条,这种状况在《龙沙纪略》中可见,“卜魁四面数十里,皆寒沙,少耕作。城中数万人,咸资食于蒙古糜田。蒙古耕种,岁易其地,待雨乃播,不雨则终不破土,故饑岁恒多。 雨后,相水坎处,携妇子、牛羊以往,毡庐孤立,布种则去,不复顾。逮秋复来,草莠杂获。 计一亩所得,不及民田之半”。

从中可见,早年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很落后的,这种半游牧式的农业粗放式经营造成产量低下,广阔的松嫩平原在清初之际曾一度出现灾荒现象。直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中俄分界之际,清政府议定黑龙江、墨尔根境设官庄,以为“屯兵为恒产,为全省屯政之初始”。

三、外来移民对嫩江流域土地的开垦

早年嫩江流域农作物的种植发展落后,虽然黑龙江地区辽阔而土质肥沃,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始终保持着粗犷经营。农作物种植的目的就是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这在《黑龙江外记》中就曾提及,“黑龙江地利有余,人力不足,非尽惰农也。为兵者一身供役,势难及于耕耘。而闲处者,又无力多购牛、犁以开荒于数十百里之外。故齐齐哈尔等城不过负郭百里内。有田土者,世守其业,余皆樵牧自给,或佣於流人,贾客以图温饱。而膏腴万顷,荒而不冶,曾无过而问之者,盖亦势使之然也”。

清朝时期外来移民的到来使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力得到相当大的提高。1779年前后,随着清政府进一步落实刑罚政策,当时发遣至嫩江流域的流人已经达到数百人。这些流人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携带籽种和农器。若能充分利用这些流人,配给其农具耕牛,使之驻扎官屯,开垦荒地,积蓄粮谷,充实边防,可谓是一举多得。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傅玉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意义,向朝廷请示,在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等地增设数处官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具和耕牛,可由各处的库存粮银来拨用。为了鼓励农业生产,特规定流人在刚开垦荒地的当年免除各种苛捐杂税。第二年缴付一半,从第三年开始全部缴付。

这个政策极大促进了嫩江流域流人开发土地、开垦农业种植的热情,嫩江流域的农作物种植范围及耕种水平迅速提高,嫩江流域的官庄日渐增多,大片荒田变良田。据有关资料统计,“依安县初有耕地面积为181 850亩,至1930年耕地面积增为1 290 670亩。甘南清末有耕地14 069垧,至1915年增到214 094垧。克山县荒地419 176垧,至1928年垦出熟地11万垧,而景星、林甸升科熟地达16万垧”[5]。农业耕种面积的增加,使得粮食产量也获得较大幅度地增长,有经验的农耕民甚至十亩地能产粮七八石左右。而分布在嫩江流域的站丁除了当差服役外,清政府也鼓励其积极从事农耕、广开田亩。站丁抵达各站后,清政府先是按照每人以1.5石标准发给初到站丁5个月所需的口粮,此后可携带家眷力耕自给,尽量做到“不误农时,妥善耕种”。站丁开垦的田亩称为“站丁地”,是由宁古塔和黑龙江将军就近拨给官田,由壮丁携同家属,力耕自给。与黑龙江住房兵屯种植官田(称兵屯官庄),同属旗地。

外来移民不断开垦使原本人烟荒芜、杂草丛生、野兽经常出没的嫩江流域变得面貌一新。为了吸引移民深入开发嫩江流域,清朝政府开辟了嫩江流域的交通驿道,大量移民涌入嫩江地区,使荒芜的边地被移民垦殖为良田,连年丰收的农产品除了满足温饱自给外,逐渐有了剩余,为嫩江流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提供了客观因素。

四、外来移民向嫩江流域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同生产技术的改进分不开的。外来移民对广大流民的承佃、开荒促进了嫩江流域的农业垦殖。这些外来移民隨着与当地民众的接触越来越多,把从关内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积极传播,使嫩江流域的粮食生产技术水平获得很大的改进。但是,嫩江流域的农作物产量却依然上不去,那些所谓“已开垦”的荒地,只是较比“火耕法”进步了一些,收获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择种上不知道选取优良的籽种,仅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二是在水利灌溉上,嫩江流域水系丰沛,但当地人不懂得“挖沟洫、设堤坝,干旱歉收,听天由命”。三是粗放的农业经营,不晓得精耕细作。随着清末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开禁,迁入到嫩江流域的移民日益增多,外来移民大量垦殖良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应该看到,清朝外来移民的到来使荒闲的土地得到开发的同时,也打破了原本寂静和平衡的嫩江流域生态环境,江河里的鱼类、丛林里的野兽随之迅速减少,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面临冲击。林木丛生、野兽满地跑的嫩江流域已逐步被开垦成农田,鱼类、兽类数量明显减少,渔猎业生产面临危机。为了生存,嫩江流域以传统渔猎生产方式的当地土著居民开始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积极投身农作物的种植业。外来移民带来的“休耕”和“轮作”技术,彻底改变了过去粗犷的“岁易其地,待雨乃播”的原始耕种法,从而提高了粮食的单位产量。过去一垧仅收谷一二石,现在则“得粮四五石,多者七八石”。

粮食的丰收,带给当地的土著民族极大的信心。他们纷纷投向收获相对稳定的农作物种植,虚心向外来移民讨教农业生产技术。外来移民指导当地土著居民如何选种,如何遵守农时,如何使用农具,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如何防治各种病虫灾害。在外来移民的帮助和指导下,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开始以农业生产为主业。

外来移民进入到嫩江流域,不仅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地开垦,而且促进了当地农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外来移民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把关内数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带到嫩江流域,“初设驿站时拨给墨尔根站丁二十六人、马二十匹、牛三十头。马,用以驿站传文送信;牛,用以站丁开荒种地”[3]195,据满文档案记载,“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正月,锦州俄佛罗至墨尔根二十站,每站派三十名,从中检选贤能者,补放为各站领催。发给此等人之建房木料、车辆、犁具等,由索伦总管酌情发给”[4]223。由此可见,由站丁构成的移民,充当驻防、联络之用,平日里也耕种土地,自给自足。他们的到来,为嫩江流域提供足够的生产力外,还带来牛、犁具、车辆等农用物资。

关内移民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农业生产工具,使耕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甚至部分地区使用农业机械。在外来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辛勤努力下,农机具和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普及,大大促进了嫩江流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嫩江流域的粮食和各种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加,不但满足本地区所需,供给国内,还大批输往世界各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使嫩江地区成了当时的主要产粮区。

五、移民促进嫩江流域农产品的商品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嫩江流域的农产品商品化进程趋势逐渐增强,外来移民发挥的作用更是加速了进程速度。外来移民大量遣戍到嫩江流域,他们深入到嫩江流域积极从事商业贸易,尽管交易面十分有限,但开启了嫩江地区商品经济的历史。这些外来移民的原籍或家乡多为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他们的到来,开启了当地民众的商业意识,“关内人来贸易,俗称跑腿。有费姓者,不详何籍,在齐齐哈尔贸易,颇以信义称”[6]247。

(一)商品交易

这些外来移民,往往将自己从关内带来的“奇特巧”“稍涉贵重”之物当作商品售卖给当地人做交易,“齐齐哈尔卖香囊者,河南人,夏来秋去;卖通草花者,宝坻人,冬来春去。所卖者闺阁物,得利最厚,可知好尚日趋靡靡,边方且然”[6]226。外来移民从事贸易以换取生活日用品,使当地人“知市贾”,开启商品经济的思想,嫩江流域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经济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地发展。在外来移民的带动下,农产品商品化已是常态。嫩江流域的关内移民把种出的粮食除留够自用外,还把豆类磨成面或者制成各种食品,与嫩江流域当地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人民进行交易,换回乳品、肉食、毛皮。

此外,外来移民在自家小院开辟菜园,栽种蔬菜瓜果卖与当地民众,“流人辟圃种菜……四月后上市鬻之”“流人辟圃种菜,所产惟芹、芥、菘、韭、菠菜、生菜、芜……”。同时,关内移民也对当地的土特产品进行积极的外销。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西北多山林,茂密的丛林蕴藏松籽、榛子、木耳、蘑菇等土特产,这些土特产价值不菲,得到关内人民的青睐,外来移民在农闲时采摘土特产品,充当流通的桥梁,甚至专门从事于关内与东北之间的土特品贸易,获利丰厚。

(二)开设手工作坊

在外来移民的影响下,嫩江流域地区出现了各种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手工作坊,逐渐形成了制油、制酒、制粉为主的三大民族工商业。移民对嫩江流域工商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供给:一是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二是提供了品种丰富的原材料。三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他们积极对嫩江地区的特产进行开发、加工、销售。“齐齐哈尔出碱,城东有碱厂,流人相聚煎晒,通行吉林。又出火镰,关以东贵之,称其加钢,甲于内地,号卜奎火镰,相赠答,以为土产佳品,桦皮鞍版次之。”[6]250

(三)站丁地的形成

随着驿站的设置,“站丁地”成为清初黑龙江地区经营农业工业的基点。除“站丁地”外,有的站丁还开垦私田,经营副业。据统计,雍正年间已有7 000多坰“站丁地”。与此同时,清政府在黑龙江城(即瑷珲城)、墨尔根城和齐齐哈尔城附近开垦的各种旗田(包括兵屯官庄、公田等)也有十余万垧。

(四)发展农业生产

在清政府积极的劝民政策和壮丁、驻防官兵的辛勤劳动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户部郎中包奇所辖的吉林界内伯都讷等6站的农田,供给各站人员外仍有剩余。流人西清的《黑龙江外纪》也有同样记载,“索伦、达斡尔不谙农事。康熙年间特遣院,课其耕种,尝一郎中包奇课耕有法,禾稼大收,奉旨褒美,事在二十五年”。

(五)繁荣民族工商业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嫩江流域村镇商业的繁荣。在村镇的基础上,又涌现出一批城镇。著名的有宁古塔(黑龙江宁安县)、吉林乌拉、齐齐哈尔、墨尔根、伯都讷、瑷珲和依兰哈喇(黑龙江依兰县),7个城镇是东北历史上著名的“边外七镇”。土地开发带来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出现,城镇的出现自然带动了其他各行业的繁荣。农业的丰收,人口的繁衍增多,日益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齐齐哈尔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大大小小的民族工商企业,在东北乃至全国也小有名气。外来移民是嫩江流域商品经济的主力军和引领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促進了嫩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人口的增加、商业的繁茂吸引着行商大贾纷纷前往,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正如方式济《龙沙纪略》中生动地记述道,“入土城南门,抵木城里许,商贾夹衢而居,市声颇嘈嘈”。

(六)实行垦荒政策

至19世纪末,在黑龙江地区已垦放荒地亩数约为163万余垧。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交战,外势内侵”,东北边疆危机频发,筹措粮饷、驻防实边成为当务之急。经黑龙江将军达桂奏准,其辖区荒地全体开放,并于生城齐齐哈尔设立垦务总局管理放荒事宜。为了激发垦荒的积极性,清政府对放荒政策进行了调整,变“旗领民佃”为“旗民兼放”,并于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1909年1月)颁布施行《沿边招垦章程》,对出放边荒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出放蒙荒则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优惠幅度越来越大,“光绪二十五年(1899),于生城设立蒙古荒务总局并制定章程,规定荒地每垧征收押租4吊200文,一半归国家,一半归蒙旗;六年后升科,每垧征租钱660文,240文归国家,420文归蒙旗”[7]。义和团运动之后,沙俄势力不断入侵黑龙江,包括嫩江流域在内的黑龙江地区移民垦荒、驻防边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1908年,黑龙江巡抚程德全以225万两白银购进火犁两台,在讷漠尔河南段开荒,这是官办机械垦殖的开始。民国以后,嫩江流域的农业开发在外来移民的影响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外来移民影响下,嫩江流域农业经济繁荣,人口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又从人力和物力上充实了边防。同时,这也加速了国有地向私有地和旗地向民地的转化,并最终形成了土地私有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嫩江流域放荒招垦的过程中,曾出现了一些承领大段荒地的农垦公司,例如1907年7月于齐齐哈尔成立的瑞丰农垦公司。这些农垦公司采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方式,引进新式农机器具,给嫩江流域的農业生产注入了新的因素。尽管这种新因素十分微弱,而且以后的发展也相当缓慢艰难,对嫩江地区传统的农作方式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毕竟起了发端和示范作用。

六、结语

清朝之前的嫩江流域农业发展水平低,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在清朝时期的外来移民的积极影响下,嫩江地区民众开始投身农业生产,并获得关内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农用工具,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边地开发的扩大,野生鱼类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逐渐减少,渔猎业走向了衰败。而外来移民广开良田、连年丰收,这给嫩江流域民众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以很大的动力,越来越多的嫩江当地民众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清朝移民的辛勤开垦,使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这不仅使嫩江地区的生荒地得以熟化,农作物产量得以提高。此外,外来移民提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工具、生产技能,并积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使该地区社会生产力获得很大的提高,社会分工更加明确,移民加速了嫩江流域的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由于农业的稳定发展,人口繁衍增多,客观上促进了嫩江流域的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如嘉庆年间成书的《黑龙江外纪》中记载,将军衙门所在地齐齐哈尔,“商贩多晋人,铺户多杂货铺……编铺户为十二排……有火灾,十二排铺头,持筹奔救,误者民官责之”。新城镇的出现更是带动新一轮外来人口的遷入,随着人口的二次迁入,嫩江流域的商业贸易繁荣兴盛,从而使嫩江流域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秀莲.黑龙江地方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204-205.

[2]姜维公,刘立强.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东北边疆卷十一[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192.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黑龙江文史资料(第六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88.

[4]徐宗亮.黑龙江述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王洋.简述清末民初移民对齐齐哈尔地区的影响[N].理论观察,2012-05-94.

[6]姜维公,刘立强.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东北边疆卷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

[7]辛培林,王敬荣.黑龙江疆域历史与现状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66:234.

〔责任编辑:屈海燕王圣姣〕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道路
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分析
论分享经济对农业物流改革的促进作用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