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2017-06-11陈汉和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陈汉和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达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运作环境、信息载体、服务模式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纸质资源和实物资源已经不是图书馆中的主要资源了,数字资源在图书馆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273-02

图书馆管理系统属于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图书进行合理化、信息化管理,这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重要部分。为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应率先开发与设计适合管理特征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图书管理系统建立的意义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个人借阅情况及个人信息的修改;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功能最为复杂,包括对工作人员、图书借阅者、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及系统状态的查看、维护并生成催还图书报表。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

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这些是很难得到的,特别是密码,所以不但满足了图书借阅者的要求,还保护了图书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量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本功能实现对图书信息、借阅者信息、总体借阅情况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信息查看及维护。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浏览、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但不能添加、删除和修改借阅信息,这部分功能应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执行,但是,删除某条图书借阅者基本信息记录时,应实现对该图书借阅者借阅记录的级联删除,并且还应具有生成催还图书报表并打印输出的功能。

二、图书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紙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同时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管理员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三、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慢慢进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图书馆要从本馆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能发挥到最大作用。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图书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

他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较强的专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又要具备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能力;既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又要有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技能;既要有一定的公关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又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的本领。

因此要重点培养提升现有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也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不断学习,提升专业和管理知识,特别是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考核,促使图书管理逐步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

(二)将馆藏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

经过长期的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已具有了丰富馆藏资源,将其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应结合用户的需求,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馆藏数据库的开发及馆藏文献的全文数字化工作。既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加大电子资源的采购比例,建成有特色的图书馆,又要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加强与学术团体、政府机构、其他图书馆、各类出版社,以及各种商业性电子文献传递中心、电子杂志中心、联机检索中心,建设虚拟馆藏。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在图书馆的信息化方面,最重的就是技术的支持

要想图书馆的信息化更加完善,只有让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如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服务,可以将不同地方的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的查找和使用。

但是,目前西部地区很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上,技术仍然是一个难题,个性化的服务的提供仍然处在比较低的阶段,无法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潜力和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四、搭建无缝链接信息平台,完善图书资源共享体系

目前我国图书馆在建设数量较多,但类别和规模参差不齐,不同图书馆对图书资源的收藏也各具特色,任何图书馆都无能力将图书资源收集齐全。且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手机媒体、IPTV、博客、播客等新兴媒体以成为受众的主流阅读方式。

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丰富数字资源成为摆在各图书馆面前的新难题。而搭建无缝链接信息平台,完善图书资源共享体系,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则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搭建中心馆―分馆形式的无缝链接信息平台。结合图书总分馆业务管理的实践要求,利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中心馆和分馆自动化管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传播、图书文献的馆际物流传递、读者服务的网络化应用等的高度整合。

这样,中心馆通过服务器设备的配置,各分馆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加入总分馆体系之中,享用区域图书馆群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了“联合采购、集中编目、通借通还、整体服务”的图书资源共享构想,盘活图书馆资源存量,丰富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搭建图书馆联盟形式的无缝链接信息平台。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文献知识信息的集散、加工、传播、应用、储存。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图书馆图书资源的配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图书馆联盟则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完善图书资源共享体系的又一举措。

各图书馆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建立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瓶体,建立丰富图书类型、馆际互借、目录共享、合作开发机制,并实现图书馆盟员之间检索平台的统一、用户一次性认证、各系统的无缝链接,使读者通过检索可查询到联盟图书馆中所有的图书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五、结语

总之,基于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姝.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湖南农机,2013(01).

[2]姜灵芝,李士途.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3]周秀芳.现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5).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