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喻之物
2017-06-10唐棣
唐棣,电影导演、小说作家、专栏影评人。八十年代出生于河北唐山,2003年开始自由写作。小说作品累计发表过百万字。长期为《南方周末》《外滩画报》及《天涯》等报刊撰写文化随笔。2008年起兼做编导工作。以短片作品斩获新星星艺术节年度大奖。主要作品有随笔集《只要想起那些后悔的事》、小说集《西瓜长在天边上》,电影长片《满洲里来的人》首映于39届香港国际影展,被称为中国新电影人中“一个噪音式的,鲜明存在”。
七日后的情况变成了这样。身上的钱所剩无几,而我面前的这个白头翁仍在对我絮叨不止。
“這是回城的车钱,不能再给你了。”
他被回绝后的神情让我想到了外祖父。像他们这种年纪的人,有时会让我有那么一瞬间感同身受,毕竟身在那个氛围里,一种未老先衰的恐惧朝我袭来。一同袭来的还有他的眼神。夕阳透过葳蕤的林木,流出的淡橘色将说故事的人的背景变得扑朔迷离。
我所在的羌村与故乡被一条很久才跑来一辆破公交车的乡间路紧束在一起。这辆破旧的红白相间的汽车,七日前把我送到这个像牧童一般小憩在水边的村庄。子虚在乡下的记忆是从这里开始的。每隔一段时间,她便来到此处陪外祖父消夏。她知道羌村的很多故事,如乘坐一叶状似水瓢的船从河那边遥远的炎热里拽着一串水纹漂来这边(此船是否是《史记》里提及的木罂缶,我无法确认。但我要讲的,可不仅是它的故事,而是与它一并揉入我脑中越来越深刻的事情)。不久后,这些好奇将被她遗忘。
现在,她重返羌村,已是一个懂事的大姑娘了。大人们忙农活时,年轻的子虚坐在痴傻老人跟前,她跟我描述过他嘴上的唾液如何在风中拉出令人吃惊的巧妙形状,而后又会被他笑呵呵地吸回嘴里。尤其,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时展现在他脸上的表情,子虚用安详、满足来形容。她曾给我们表演过多次,大家觉得十分恶心,而子虚似乎乐在其中,她补充说:“你们想象一下时光倒流!”多数的乡下生活在子虚的记忆中是无聊而且沉闷的。漫长的溽热让她心烦意乱。后来,她不得不离开屋子,走在一条僻静的乡间小路上,一边想着,一边从玉米田旁拐过去。痴傻老人入夏以来,一直说:这天要下雨!这天要下雨!而雨在哪里?他则骄傲地说,看着吧,看着吧。子虚擦完汗,抬头时也吓了自己一跳,也许是幻觉——因为,伴随暗淡的天色,耳畔飘来一阵绵长的雷声。她往田地里走。突然,想起老人这些话,她看了看天,天色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一直走到田地深处,子虚突然发现两个人。不知何时开始,他们便站在那里了。因为,他们的身上已落满了玉米田特有的灰绿色的粉尘。子虚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从她的角度看去,田地深处,叶片晃动的影子的确诡异。
男说:“还有个地方。”
女说:“不早说!”
于是,两人平静地朝子虚走来。垄间的小道上,他们并排走着。经过子虚身边时,那个女的说了一句:“一起?”
子虚看着他们,没有回答。男的走出一段距离,诡异地,回头看了她一眼。之后,子虚感到脚步被催眠般推动了,她跟在两人身后沙沙声中前行。
“你也是学生?”
子虚点头。
由于玉米秸秆的阻拦,小路越走越窄。前方房舍逐渐淹没在了视野的尽头。女的冷不丁问:“你学什么?”好像是在问那个男的一般。男人扭过头,跟子虚示意:“问你学什么。”
“歷史,是古代史。”
“她学中文。”
“我更喜欢寓言。”
他们停住脚步,子虚的这句话引起了他们的好奇:“童话寓言?”
“你不是学历史的么?”
“对,古代史。”
历史就像童话在这条被比喻成长河的词语中,漂浮着千奇百怪的语气。或者说,很多事物被人的理解力推向扑朔迷离。子虚的这番话让他们失去了继续问下去的兴趣。
三个人又恢复了刚才的队形。他们走过一片玉米田,又是一片玉米田。他们面对第三块玉米田的时候,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这种颜色的天空预示着一场雨。
“你说的地方就是这里?”女的问。男的用眼睛向前方侦察了一下,说:“据说在那讲鬼故事,小鬼都能听见!”
子虚十五岁,对日期的深刻印象是因为同一天,我在她家厕所伴随着屋里的声声欢呼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男人的感觉。当我匆匆拉动水闸,少年时的故事一齐混入了水,流向了晦暗无声的角落。不久前,我在异乡奇迹般地遇见我和她共同的朋友林翳。阔别二十年,我们在聚会上重逢了。这次聚会是三年一届的“乡村秘闻会议”之后,由主办方安排的。其实,在这种学术气氛里的话题,即使涉及到一些玄奥问题也可以理解。只是,我们在长桌边相觑半天,也无法对周围人谈论着的各种吊诡内容打起兴趣。后来,大家带着很多唬人的话题纷纷寻去了各个桌。我们这才有机会安静一会儿。
“你是……”
子虚——我们异口同声说到了这两个字。我们共同的话题里,好像只剩下那些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时光里共同认识的人。在一个荒诞年代,二十年足以沧海桑田。而我们还能辨认出对方,并把逝去事物的轮廓重新粉刷。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谈起了那位朋友——
“知道么?”
“她……”
我们不知道她身在何处。你知道,我们只能猜测,就像某年某月,上一章写到的三个人最终站到一座小小的峁子上。这时,顺着炊烟的方向,子虚真切地看到了那块玉米田——它像一个手帕似的铺在山脚下。颀壮的秸秆在闷闷的天气里晃出一种颓废的气韵。这种气韵在羌村老人的脸上时而见得到。我想,正是重重的一切把他们嘴里的故事扭向隐喻。一些来这里考察民间文化的人把“隐喻”折合成货币(现金收买故事)的事情是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子虚的外祖父为从未捡过一次这样的便宜大动肝火。这些老人的争论让蹲在对面的子虚,感到十分滑稽。
“怎么能这样。”
“这么说就都给你说没啦。”
“人家让说。”
“你非说?”
“要不也会被你说的。”
外祖父的眼睛随着嘴巴慢慢地闭上。他越来越讨厌幸运者的炫耀。后来,子虚在这点上无疑继承了某种性情。他们祖孙面对很多不想知道的事往往会在你眼前孤独地把眼和嘴闭上。
“我不看啦。”她说。
“反正,你已经看见啦!”
“我看见了一座星星一样闪烁的山啦?”
关于石榴河的故事还在写吗?她问,那次在杂志上看见这篇东西时,我有点震惊。别打断我,让我说下去……她的话仍在继续,她不断赞美的这个作品将在不久之后成为我最好的一个作品,处女作。我记得我的处女作并非命名为《月亮漂上石榴河》的小说。评论界提到我时定会提及这篇暧昧不清的小说。面对眼前期许地看着我的林翳女士说:石榴河上的确存在过歌声。月亮漂上石榴河。现在已成为了另一篇存在已久的小说的标题。这都是不可预计的事情,包括久别重逢与言不及义。
“你不觉得写得很含糊?”我说。
作为一位乡村秘史研究专家,她说:“我们掌握的部分不足以还原真相!”
我们是朋友,多年未联系。更多时候,我们都在以陌生笔名通过文字互相阅读。听着她此刻的话语,在我心中这份二十年后的追忆引发的情谊一路跑来。
子虚气喘吁吁:“这里?”
男的说:“可以试试。”
他们走进玉米田里,子虚紧闭眼睛往里蹭,她的耳边都是沙沙的秸秆磕碰的声音。当她站定,缓缓地,将眼帘开启……请你不要被喊声吓倒。啊——她看不见了,她只看自己一片绿色,而刚刚走在她目前的那对男女已不见踪影。子虚正要往回跑。忽然,一个低沉的男声传来:“开始讲故事吧!”没等子虚多问,他们去了哪里?他们迫不及待开始讲述。她嘘了口气。眼下的他们,蹲在田里任稀稀拉拉的阳光,照在他们背上。玉米秆将他们重重围住。
“知道村北的石榴河么?小时候,我在河里游泳,喜欢潜到水底找宝贝。那里凉快,又刺激。而且能看水底的东西。你们知道有一天我看到什么?”
子虚看了看男的,男的也没有回答她。
“人头。上面长满浓绿的水草,水草斜在水中,像头发在风中飘。那张脸是那么煞白,像假的。当时,我吓坏了,只想游回水面,水草却缠住了我的脚踝……”
“你真会骗人!”
子虚习惯沉默,只在长时间的倾听之后,适时点一下头。
“……逃掉后我去问村里老人,他们就说,石榴河的怪事还多着呢。一个白须翁告诉我,河里曾溺死过一个长发女人,她在丧葬队工作。她喜欢唱歌,队长不让她唱,只让她负责在守灵夜来临前为死者哭丧。那老头还不仅仅是说,他还跟我哼起了那种低回的声音,呜——呜——后来,女人离开了丧葬队。”
同样季节,村人将女人的尸体从温凉的河水里捞上来。象征着她身份的长发也是那时不见的。记得,子虚模仿一个男人的声音问,是谁把她头发一根一根拔光的吗?关于头发的事情禁不住遗忘的力量。人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另一件事。这也是那代人把孩子的耳朵拿棉花堵起的隐秘原因。假如,傍晚时分,路过石榴河听到淡淡的歌声迎风飘荡。那一定是她在唱歌!
“听到歌声,就代表你活不长了。”
子虚也想起小时候。那是一个季节轮廓清晰的年代,生息漫长,一眼望不到尽头。那女人根本没有头发。她的头发也是假的,她因为得了一种脱发的怪病而离开丧葬队。她远离人群,在黑夜出现,她慢慢迷恋上了玉米,最后疯了。吃不够玉米……一天晚上,月亮漂得很遠。她饿了,就钻进峁上的玉米田偷没熟的玉米吃。第二天,当大家看到田里,再没有玉米棒时,那个被村人视为疯子的女人也消失了。
那个女的话题从消失掉的女人重新讲起——后来,大家发现站在田里的稻草人。稻草人头上不知何时戴上了蓬乱的长发,它在月下发出冰冷的光泽。白天时,它的光无比刺眼。这不算什么。真的,不算什么。女的压低声音:“稻草人的脸在阳光的暴晒下越来越像那个疯女人!”
天黑,田里转风。响雷过去,子虚长舒一口气,她坐在地上,心里难抑悸动。玉米田里比外面黑得多。偶尔,射进来的闪电透出锋利的光。我是说,有一个黑影在田里晃动——他光头,身边站着一个笼罩在淡绿色光泽里的稻草人。
“好像童话……”
事情发生在早前,直至前几年,村中老人还拿棉花把自己耳朵堵起来。问他们听到什么,没人会告诉你。前几天,村西的白须翁却为几张钞票而出卖了这个故事。白须翁接过钱,拿在阳光里照了照,阳光穿透钱币印在他浑浊的瞳仁里。
他把钱放回衣兜,然后又把手压在上面:“有三个人唱,高高低低,一遍又一遍。都是那女人唱过的哀歌。”
子虚点了一下头,接着说:“剩下的,我来讲。”
她想说的是“两个歌迷不断从山脚走上来再从山顶跳下去”的故事。他们为了把秘密告诉一个他乡人。刚好,在外祖父家消夏的女孩子走上了这条通往山峁的乡间小路……子虚像睡过一觉似的,疲惫不堪。小脚外婆喊着她的名字把她从田里叫出来时,她眼睛干涩得要命。浑身是汗。外婆说,米脂村死了个女的,我去帮忙。丧事都这几首歌,烦不烦……湿漉漉的声音飘过石榴河。河上来往着形状奇怪的船只。
小脚外婆过了河。与米脂村隔着的河,名叫石榴河。外婆过河要乘一个拿千年葫芦制成的瓢一样的东西。两岸人们都坐着那东西来往(怎么看也不像条船)。写作《月亮漂上石榴河》前,我构思的是关于“木罂否”的故事,当文字进展至第三章时,我告诉自己一定把故事引向河流。因为,朋友们都知道我最近在为“韩信战胜魏王豹”这个著名战例里的小细节陶醉(《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晉,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木罂缶是一种想象中木制的形似瓮、罐的渡河器材。如你所见,我被叙述打败了。这是一场关于河水的战役。一个星期的时间是短暂的。水边的村庄,天气大概和这里一样。十分难耐。我在老家漫长的午后,经常看着某辆车从村口慢悠悠地驶过。尘土和雾一样。外祖父陪着我把视野投向远方。我觉得,他很老了。老了之后爱做的就是推翻记忆。我在外面为写作花钱购买故事素材时,他这副样子就总会跳到眼前。等平静下来,我再合上笔记本大笑。
“是说书人啊?”他问。
每年,我回家要蹲在地上,轻轻地,给他说几遍:“我不是说书人,我是你外孙!”
“我外孙会说书!你说说看。”
据家族里的人反映,外祖父年轻时曾因追逐说书人听故事走失。后来,得了癔症。任何人和他说话,他都要人家先给他讲个故事。然后,才能说其他事。说书人的时代过去了,外祖父却像个钉子一样,锈迹斑斑地固定在那个时代里。家里人还说,我能干上寫作绝对有外祖父遗传的隐约影响。
这是第几个关于石榴河的故事?这篇故事将在几年后成为我的代表作。人的一生总会感受猝不及防的意义,而这件事并非突如其来。记忆沉积在时间的河床上,随一片落入水中的叶子改变初始状态。阳光从记忆里掠过,一直到这片绿色的玉米田前,我留意了一下时间:
一九八四年八月的一天。我和外祖父坐在西檐下的板凳上,啃食玉米,听雨从檐角滴落,瞬即砸入泥土的声音。我记忆中的玉米粒有着婴孩皮肤的质感。他和我谈起乡村传说。在羌村众多传说中会唱歌的女人变成了一个稻草人。本来,被人遗忘的女人死后却流行起来。她在丧葬队时唱的歌曲被人录下而高价贩卖。于是,她的哀歌在各村庄上空徘徊。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我非讲不可。不然,你会觉得我也像小说家似的只会骗人。”男的说,“两个执着的歌迷決议在她的忌日献花。雨轻落下。他们启程时的天空像现在一样。他们一路小声哼着女人的哀歌。在那块田里,他们一句接着一句地把所有歌都唱了一遍。”
一个老人捋着胡子站在村口,面朝远方站立。他就是那个卖故事的人。我知道老人们对这些故事,或多或少有隐瞒(也许,他们也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林翳说:“文章的妙处就是把好多事写混了。”
我说:“我忽然想到我外祖父。”
“他们所言不尽是假。”
……
后来,父亲去世那年,从玉米甩须的季节里走出一队送葬人。他们在河边摇摇晃晃地走着。他们中一个小女孩偷偷在我啜泣的脸上吻了一下。情窦初开的我的眼前顷刻神奇地拔起一座山峰。由周围景致判断,天色有些晚了。山下一片玉米田里传来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暴露出他们的行踪。当他们要离开田地时,山坡走下来了另外两个男人。和他们来时,保持着一模一样的步态。这两个男人手里各攥着一束花。黄昏在雨中忽然变得明亮。嗒,嗒,嗒。他们凭借淅淅沥沥的雨帘,好容易看清了走来的两个男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