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东地区高粱新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2017-06-10唐立红李世巍刘任鑫彭晓良
唐立红,李世巍,刘任鑫,彭晓良
(赤峰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蒙东地区高粱新品种叶片解剖结构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唐立红,李世巍,刘任鑫,彭晓良
(赤峰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前人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研究的基础上,以蒙东地区峰杂2号、吉杂130、赤杂16号、赤杂24号及赤杂851五个高粱新品种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的表皮、角质层、叶肉、泡状细胞、木质部、导管、韧皮部、维管束鞘等结构进行观察、对比及分析,探究不同品种高粱叶片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导管直径、韧皮部厚度、维管束鞘厚度与抗寒性无关联,木质部厚度和叶肉厚度与抗寒性无明显关联,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泡状细胞厚度与抗寒性呈正相关联,可以作为高梁抗寒品种筛选的参考指标.
高粱;品种;抗寒性;叶片解剖结构
高粱(Sorghum bicolor)是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高粱具有性喜温暖、光合效率高、耐贫瘠、耐盐碱等生物学特性.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赤峰农业科学研究院及赤峰市敖汉旗农业科学研究所,1993至2006年期间根据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气候、季节特点及地理特征,试验培育出赤杂16号、赤杂851、赤杂24号、峰杂2号、吉杂130五个高粱新品种,近几年在黑龙江省第Ⅰ积温带,内蒙古的赤峰、通辽,吉林省的松原、白城等地区大面积种植,抗性及增产效果明显[1-5].本试验在成慧娟、李继洪、李志光等人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五个高粱品种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比较,明确不同高粱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与差异,探究表皮细胞、角质层、叶肉、泡状细胞、木质部、韧皮部、导管、维管束鞘等结构与抗寒、抗旱的关系,,旨在为高粱品种的抗寒引种及推广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的种子源于赤峰农业科学研究院,种植于赤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内.选取生长状况良好、未抽穗的赤杂16号、赤杂851、赤杂24号、峰杂2号、吉杂130五个高粱品种各10株,每株选取中上部受光均匀的1~2片叶,在叶片1/2处切取1×0.5cm带中脉的部分,放入FAA固定液中.
1.2 方法
石蜡切片法制片:取固定好的材料,依次进行30%、50%、70%、85%、95%、100%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生物组织包埋机(YD-6D,金华市益迪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包埋,石蜡切片机(HM325,德国MICROM)切片,切片厚度为10μm,番红-固绿对染,中性树胶封片.
选取染色清晰、材料完整的装片在生物显微镜(CX41,日本OLYMPUS)下观察并拍照;各项观测指标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每个指标重复测量10次,记录数据;用SPSS 19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个品种高粱叶片结构的基本特征
五个品种高粱叶片解剖结构具有共同特征:叶片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分化为一层细胞,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表皮外具有角质层,显微镜下呈透明色;维管束间的上表皮分布有泡状细胞.叶肉细胞形状较规则,大小不均匀,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脉位于叶肉内,木质部在内方,韧皮部在外方;韧皮部细胞较小,横切面近圆形;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没有形成层的分化,为有限维管束;每个维管束的外侧有1层维管束鞘包围,细胞较大,排列紧密整齐.
2.2 五个品种高粱叶片结构特征比较
五个品种高粱叶片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各品种的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叶肉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厚度、导管直径、维管束鞘厚度、泡状细胞厚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观测指标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韧皮部厚度、维管束鞘厚度、导管直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观测指标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五个高粱品种叶片观测指标数据
对差异显著的7项观测指标做进一步分析:五个品种高梁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均比下表皮细胞厚,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总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泡状细胞厚度数值排序均为赤杂851最大,峰杂2号最小,吉杂130、赤杂24号和赤杂16号居中;木质部厚度表现为:吉杂130>赤杂24>峰杂2号>赤杂16号>赤杂851;叶肉厚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吉杂130、峰杂2号、赤杂24号、赤杂851、赤杂16号,此两项观测数值均呈不规则排序状态(表1、图1).
图1 五个品种高粱叶片横切结构
3 结论与讨论
基因决定生物个体的表型,但是环境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个体的表型[6].植物执行代谢功能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植物对其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能够依据植物叶片的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等做出直接判断[7].
由前人研究可知,赤杂851适宜在2300~3000℃的活动积温区域种植,峰杂2号适宜种植的地区为≥10℃活动积温为3100℃以上,赤杂16号适宜在积温为2900—3100℃的地区种植,赤杂24号适宜种植的地区是≥10℃积温为2700—2900℃的地区,吉杂130适宜在≥10℃活动积温为2450-2550℃的地区种植.五个高粱品种的抗寒性为:赤杂851最大,峰杂2号最小,吉杂130、赤杂24号、赤杂16号居中[1-5].
本试验研究显示:五个品种高梁的韧皮部厚度、维管束鞘厚度、导管直径三项观测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与抗寒性无直接关联.木质部厚度、叶肉厚度两项指标大小依次为:吉杂130>赤杂24>峰杂2号>赤杂16号>赤杂851,吉杂130>峰杂2号>赤杂24号>赤杂851>赤杂16号,均呈不规则排序状态,与前人的研究结论无趋同性,表现出与抗寒性无明显关联;总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泡状细胞厚度三项指标排序均为:赤杂851最大,峰杂2号最小,吉杂130、赤杂24号和赤杂16号居中,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显示出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的关联趋势.
研究已表明,受到低温胁迫的植物体,细胞膜脂由液晶相变为凝胶相,导致膜收缩,甚至会有龟裂或孔道.骤然降温会使细胞内溶质过冷,细胞结冰,对植物体造成致命伤害.低温一方面增大水分本身的黏性,降低扩散速率,另一方面增大细胞质黏性,水分不易通过细胞质,导致根系吸水速率降低[8-10],进而减弱植物呼吸作用,影响代谢功能.
表皮位于植物叶片的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低温、干旱以及微生物等对叶片内部组织的伤害[11].所以在低温、干旱的环境中,表皮越厚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泡状细胞是禾本科植物叶片的重要特征,存在于维管束间的上表皮,当植物遭遇低温、干旱时,通过失水,使整片叶子向上卷成筒状,从而降低蒸腾作用,减缓低温、干旱对植物的影响[12].故泡状细胞越大,抗寒、抗旱性越强.角质层位于叶片表面,一方面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另一方面角质层较强的折光率,可减少空气在叶表面的流动,阻止过度日晒引起植物损害,还可以保护植物避免细菌和真菌的侵害,降低病害的发生[13-14].故角质层越厚,植物抗寒、抗旱性越强.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表明:不同高粱品种叶片的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泡状细胞厚度三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与抗寒性呈正相关联,可作为高粱抗寒引种及推广栽培的参考指标.
〔1〕李继洪,陈冰旭,李淑杰,等.食用、酿酒高粱新品种吉杂130的选育与研究 [J].新品种选育与推广,2011(8):111-112.
〔2〕严福忠,成慧娟,王立新,等.国鉴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赤杂24号的选育及其杂交种繁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60-69.
〔3〕成慧娟,马尚耀,白大鹂,等.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6号的选育研究初报[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 (6):13-14.
〔4〕成慧娟,马尚耀,王立新,等.高粱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121-123.
〔5〕李志光,赵国强,于占斌.高粱新杂交种峰杂2号的选育研究[J].安徽农业通报,2013(19):41-42.
〔6〕徐炳生.生态变异在植物分类学和进化中的重要性[J].广西植物,1986(3):201-216.
〔7〕王勋陵.植物生态解剖学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3(增刊):1-10.
〔8〕高媛,齐晓花,杨景华,等.高等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7(10):58-61.
〔9〕徐燕,薛立,屈明.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7(4):88-94.
〔10〕赵渊.石楠属几种植物抗寒性及生物学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2006.1-47.
〔11〕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86-289.
〔12〕王元军.禾本科植物的泡状细胞[J].生物学教学,2005(11):7-9.
〔13〕吴林,刘雅娟,高炜,等.越橘叶片组织细胞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2002(2):288-291.
〔14〕徐兴友,张凤娟.6种野生耐旱花卉解剖学特征与耐旱性的关系[J].经济林研究,2008(3):13-19.
S685.10
A
1673-260X(2017)05-0006-03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