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与网络活动的实证研究
2017-06-10张梦迪付加慧
张梦迪 付加慧
摘 要 伴随着网络活动的发展,网络欺凌现象也愈发严重。本研究以168名大学生为样本,发现大学生受网络欺凌的总体平均水平较低,与女性相比,男性受到更多的网络语言欺凌和网络伪造欺诈欺凌;男性更多参与游戏娱乐类活动,女性更多参与休闲社交类活动;上网时间超过9小时受到网络欺凌显著高于1-3小时和3-6小时;网络伪造欺诈和隐匿身份与信息获取类活动显著正相关,网络语言欺凌与游戏娱樂类活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在解释性别在受网络欺凌的差异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尝试用网络活动来解释这种差异,研究设想得到了部分支持。
关键词 性别差异 网络活动 受网络欺凌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88
0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网络欺凌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一些研究表明,网络欺凌会导致沮丧,低自尊感,甚至是自杀行为。
在许多研究中,性别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因素。有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网络欺凌。有的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遭受网络欺凌的可能性更高。Mura等人的研究却发现性别并无显著性差异。以往关于欺凌的研究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人际接触是欺凌的一个前提条件。当欺凌从现实方式转变为网络方式之后,可能遭受网络欺凌的途经就变成了两种:一种是现实欺凌在网络上的延伸,还一种就是在网络上和他人产生了接触而导致欺凌。Ybarra等人的研究表明网络欺凌并不总是校园欺凌的延伸,而更有可能是由于个人在网络上进行不同的活动,和他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而导致了欺凌。所以本研究设想性别在遭受网络欺凌上的差异可以用网络活动来解释,由于参与不同的网络活动而导致了不同的网络欺凌。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苏州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本科四个年级中各选取一个班级,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68份,有效回答率93.33%。
1.2 问卷编制
受网络欺凌。遭受网络欺凌的测量采用尤阳修订的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包括网络语言欺凌、隐匿身份和网络伪造欺诈三个维度,共12个题目。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1代表“从未发生”,5代表“总是发生”,得分越高代表受网络欺凌越严重。整个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Alpha=0.825)。
网络活动。参照Giulia Mura等人对网络活动的分类[7],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共分为10种:(1)学习;(2)在线观看视频;(3)即时聊天;(4)逛论坛、贴吧;(5)收发邮件;(6)浏览社交网站;(7)浏览网页新闻;(8)玩网络游戏;(9)观看直播;(10)网络购物。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发现网络活动在三个维度上具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将其分别命名为信息获取、休闲社交和游戏娱乐。
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级、每天平均上网时间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男性有44人,女性124人;大一44人,大二82人,大三25人,大四17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1~3小时40人,3~6小时85人,6~9小时24人,9小时以上19人。
2.2 受网络欺凌情况和网络活动参与情况
对受网络欺凌情况和网络活动参与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表1),受网络欺凌的总体均值为1.607,表明大学生受网络欺凌情况较少。在受到欺凌的情况中,隐匿身份发生最多,其次是网络伪造欺诈,语言欺凌发生最少。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总体均值为3.104,表明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比较频繁。参与最频繁的网络活动是休闲社交,其次是信息获取,最后是游戏娱乐。
2.3 人口统计特征和受网络欺凌的关系
2.3.1 性别和受网络欺凌的关系
将性别对受网络欺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2),由表2可知,性别在受网络欺凌总体上存在差异,男性要比女性遭受更多的网络欺凌。在各个维度上,男性要比女性遭遇更多的语言欺凌和伪造欺诈,而在隐匿身份层面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2.3.2 年级和上网时间在受网络欺凌上的差异
对年级和上网时间在受网络欺凌及其各个维度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受网络欺凌总体及其各个维度在年级上并没有差异,而在上网时间上是有显著差异的,平均上网时间9小时以上要比1-3小时遭受更多的网络欺凌(P=0.018),同时也要比3-6小时遭受更多的网络欺凌(P=0.043)。
2.4 网络活动与网络欺凌的关系
将网络活动的三个维度分别对网络欺凌各维度进行回归分析,由表3可知游戏娱乐和网络语言欺凌显著正相关,信息获取与网络伪造欺诈和隐匿身份显著正相关。将性别在网络活动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女性要比男性参与更多的休闲社交类活动,男性要比女性参与更多的游戏娱乐活动,而在信息获取活动中性别不存在差异。
结合受网络欺凌在性别上的差异(男性要比女性遭受更多的网络语言欺凌和伪造欺诈,而在隐匿身份层面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可以发现本文的设想得到部分支持:男性由于参与更多的游戏娱乐活动,而游戏娱乐活动和网络语言欺凌正相关,因而导致男性遭受更多的语言欺凌;性别在信息获取层面上没有差异解释了性别在隐匿身份上没有差异,但却不能解释男性要比女性遭受更多的伪造欺诈。因此性别在受网络欺凌上的差异可以由网络活动部分解释,本研究设想得到了部分支持。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受网络欺凌平均分为1.607,表明大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的情况较少,这与尤阳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受网络欺凌各维度上,发生最多的是隐匿身份。由于网络能够使用户彼此间很轻易地进行沟通,而且实施匿名欺凌的成本很低,这就使得匿名性成了网络欺凌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匿名性的危害,人大常委会于今年11月7日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时候,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本次调查发现受网络欺凌在年级上没有差异,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遭受网络欺凌的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上网时间上发现平均上网时间超过9小时受到网络欺凌的水平要显著高于1-3小时和3-6小时,这说明上网时间越长,受到网络欺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對大学生来说合理地控制上网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受网络欺凌水平。
性别、上网活动和受网络欺凌之间的关系如下:女性要比男性参与更多的休闲社交类活动,比如在线购物和即时聊天等;男性要比女性参与更多的游戏娱乐活动,比如网络游戏和观看直播;而在信息获取活动层面上无显著性别差异。游戏娱乐活动和网络语言欺凌显著正相关,表明参与游戏娱乐活动越多越可能受到语言欺凌;信息获取活动和网络伪造欺诈与隐匿身份显著正相关,表明参与信息获取活动越多越可能受到伪造欺诈欺凌和隐匿身份欺凌;而休闲社交类活动与受网络欺凌无显著关系。男性在网络语言欺凌和网络伪造欺诈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性,表明男性受到更多的语言欺凌和伪造欺诈欺凌;而在隐匿身份上性别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匿名性是网络欺凌的显著特征而导致的。本研究的设想得到了部分支持,即性别在受网络欺凌上的差异可以用网络活动来解释:男性由于参与更多的游戏娱乐类活动,而游戏娱乐类活动越多越可能受到网络语言欺凌,这就解释了男性遭受语言欺凌的水平显著高于女性。
参考文献
[1] zg€黵 Erdur Baker, brahim Tanr kulu.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cyber bullying experiences among Turkish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 2(2):2771-2776.
[2] Patchin J W, Hinduja S. 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10, 80(12):614–621.
[3] 汪耿夫,方玉,江流,周贵阳,袁姗姗,王秀秀,苏普玉.安徽省中学生网络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J]. 卫生研究,2015.6:896-903.
[4] Litwiller B J, Brausch A M. Cyber bullying and physical bullying in adolescent suicide: the role of violent behavior and substance use.[J].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013.42(5):675-684.
[5] Ybarra M L, Diener-West M, Leaf P J. Examining the overlap in internet harassment and school bullying: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intervention.[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7.41:S42-S50.
[6] 江文,吴思仪,叶丽怡,周寿明. 地方高校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6:82-87.
[7] Mura G, Topcu C, Erdur-Baker O, et al.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yber bullying perception and diffusion among adolescents[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15(13):3805-3809.
[8] 尤阳.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的修订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