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
2017-06-10薛邦宇
薛邦宇
摘 要 为了确保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大幅提升,全面迎合学生就业需求,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便有必要针对既有体育教学模式加以革新整改,如快速贯穿人性化教学服务思想,令高职生身心得以健全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参与到相关体育竞赛活动之中,为今后迎接事业和生活中的挑战,提供丰富的指导线索。笔者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分别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日后合理改善措施等内容,希望借此全面推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改造进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54
0 前言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如若想要全面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创设出有效性课堂,就必须预先关注学生个性化特征,并结合科学理论的基础指导作用,尽量令学生的多项潜能得以激发。不过许多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期间始终无法完全根除传统理念,加上教学引导方式过于单调乏味,使得课堂教学效率难有保证。面对此类状况,作为现代专业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务必要全方位地整改课堂教学手段,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调动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自主性,秉承强烈的创新和反思信念,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1 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 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来讲,因为个体知识结构单一且承受过重的学习、生活压力,难免会在今后人生道路中产生阴影而停滞不前。而开展高职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活动,则可以辅助学生构建完善的体育知识体系并加深对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长此以往,强化学生个体身体机能并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1.2 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
正如上文所述,高职体育课的存在意义,便是在改善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成其心理健康成长,如此一来,高职生群体才能在今后树立起妥善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进一步衍生出正确的社会、价值和人生发展观念。
2 现阶段我国高职体育有效性教学活动组织中的问题
2.1 课程结构紊乱
当前我国在高职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盲目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方面,至于该类群体的真正需求却未能得以满足。结合如今既有的课间活动环境观察,学生在参与一切活动过程中,都需要遵守教师的安排,至于个体和整体的体育活动模式却未能得到切实衍生,这类活动的形式、内容、趣味和知识性则更加未能得以彰显。
2.2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未能得到合理发挥
许多高职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实效性认知不够科学,未能令广大高职生群体身心得到切实的锻炼改造。
首先,文化课上经常出现班主任监管不力、随意拖堂、体育训练项目单一落后、场地专业化训练器材欠缺、专业指导力度低下等问题,一时间引起广大高职生对既有体育课程内容的强烈反感,学生逃课现象自然是难以避免。
其次,一旦遭遇不良天气状况时,当天体育课程就会立即被取消,在一定程度上令当前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进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更遑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
3 高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构建和教学管理的举措
3.1 鼓励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并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时刻维持体育课堂氛围的和谐状态,而想要快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要务便是鼓励高职体育教师和学生彼此卸下心防、积极参与各类互动单元。其间,教师的核心任务便是动态化校验认证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体能和心理状况,进一步为该类群体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方案。须知一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欠缺交流,那么教师便不能在第一时间精准化校验认证各类学生身心状况,后期提供的训练计划将超出学生可以承受的运动量,令其感到过于疲惫并丧失持续迎战的信心,严重情况下则会持续降低学生学习和训练实效,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再就是如若教师未能预先理清各类学生的体能和个性差异状况,或是不能运用特殊手段激发学生潜能,便同样会遏制教学效果,在无法发挥学生专长的前提下限制他们的进步。面对上述不同状况,作为现代专业化高职体育教师,必须要定期和学生交流并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再就是制定可靠的学习发展计划并安排标准的运动训练量,最终令高职生体能和心理得到强化,以及知识获取等需求得到满足。
任何教学活动的规划组织,都需要以教材为纲。尤其对于高职体育而言,其有必要在遵守此类规范守则的基础上,将师生等诸多实际状况考虑进去,进一步选取科学妥善的教学内容并挖掘学生无限的潜力,最终大幅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经常会遭受场地和课时等限制性因素,作为高职体育教师,要竭尽全力发挥出教学课堂的优化作用,即结合场地、时间等诸多状况,及时筛选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如在开展网球教学训练活动期间,教师要预先强化对活动场地环境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关注力度,同时选取并设置起发球、接球和击球三类讲解流程。其中,前两类课程内容相对简易一些,分别占据一个课时即可,而相比之下,击球训练存在较高的技术规范要求,则需要设定为两个课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职体育教师在开展网球击球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竭尽全力发挥出学生不同层面的运动潜能,使得他们能够快速掌握击球技巧并提升运动综合实力。
3.2 快速构建完善的校验评估体系
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快搭建起健全的校验评估体系,其核心动机便是透过学生阶段化知识学习和身心锻炼成果认证,辅助他们快速挖掘自身缺陷并强化进取精神,令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类训练和竞赛项目,提升学习质量。为了令这部分校验评估体系得以持续完善,教师理应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并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目的是为教师清晰认证单位学生身体状况、主观学习态度、运动实力、心理成熟状况等,提供便利性指导线索。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悉心审视每个学生的身心差异特征,毕竟高职生个体擅长的运动领域不尽相同,为了确保针对该类群体做出精准化评价,高职体育教师便有必要从许多运动项目之中校验解析学生身心機能状况,方便今后制定完善化的训练指导方案,以促进高职生的持续发展。
3.3 少做技术性运动并辅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以往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始终都是沿用教师口头灌输和亲身动作示范,学生机械式模仿演练的方式,未免令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许多学生不久之后便会产生懈怠厌烦心态,严重情况下直接在课堂学习和训练之中敷衍了事。特别是一些女学生,她们不愿意也很难做到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为了尽量维持课堂教学的公平性,避免学生之间产生分歧,教师便有必要尽量缩减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同时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竞赛实践活动,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就是结合不同学生实际状况开展分层式教学活动,当中教学指标和教学内容等都要同步贯彻落实层次划分分明的要求,这样才能令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建立起体育课程学习和参与训练的自信心,最终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之中开展拓展体育教学活动,第一要务便是督促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并且优化教学内容,进一步结合最新技术设施和丰富实践经验,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为今后高职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希望日后相关指导教师能够不断加大对这部分内容的关注和落实力度,进一步为我国社会各类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雪.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有效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13(11):66-75.
[2] 蒋惠忠.浅析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9(16):77-88.
[3] 李明.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1.33(29):14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