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2017-06-10宋殷辉
宋殷辉
摘 要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水平虽然在不断提升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存在,教学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始终是学生的软肋。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开始陷入了一种困境,甚至很多时候在写作中只能写空话,因此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为此,想要让学生尽快走出写作困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进而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提高,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
关键词 学生 写作 困境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53
随着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性和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对这类人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过程中,写作是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可以说写作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陷入了写作困境。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因此写作水平也将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针对现阶段小学生在写作中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等困境,在此提出几个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学生而言,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学习,是他们最想要的。作为教师,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对学生来讲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只有这样,语文学习和写作训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一提到作文就备感恐惧。那么教师想要将这一问题加以有效解决,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恐惧心理,比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真切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这个前提下创作出来的文章才能更具有感染力。比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吹泡泡》一课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平时自己都喜欢什么游戏或是活动,一般情况下,和游戏有关的内容,学生都会积极回答,在提问后我们能发现,现在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和爸爸妈妈去游乐场玩耍。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前提设立教学情境,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游乐设施,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试想一下怎样才能让我们玩得更好?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得到了充分调动,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还能给写作带来更大的帮助,因此对消除学生写作的消极情绪也会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2 提倡个性化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
在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我们需要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管哪个层面的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弄清楚写作要求和写作步骤。一般情况下,写作步骤主要是分为审题、选材和写作三个环节。在写作过程中,审题是写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我们只有全面了解和明确题目的含义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写作中才能有更为准确的思路,紧扣写作的要求和主题。并且在选材和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保证文章内容新颖,不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或是思路进行写作,而是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在日常写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发,让学生的写作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将个性化教学不断深入和发展。
例如:有一道作文题目是《我的未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题目先做一个简要的解释和分析,当然,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表见解,然后教师再归纳。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题目是《我的未来》,这个未来不受限定,可以是未来想做什么工作,可以是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对写作的大概方向加以明确即可,不要对学生的具体想法进行干涉和阻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因为在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更浓厚的兴趣,对于摆脱写作困境有很大的帮助。
3 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现在很多小学,都是从三年级才开展作文教学,起初,学生往往觉得困难重重,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如果教师在一、二年级就帮助学生培养写日记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把在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片段。每月开展一次作文素材交流会,或传阅日记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还可以进行评比,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教师就能对学生的日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修改,这在无形中就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写日记,同时教师也能坚持对学生的日记进行指导和帮助,那么在今后的写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将得到更大的进步,为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取材于生活
没有写作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是许多学生面临的写作困境。写作来源于生活,要让生活凝结成写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基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农村生活丰富多彩,如:绿水青山、小桥流水、黄昏炊煙、农妇村姑、春种秋收、采茶扑蝶、钓鱼摸虾……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抒写的话题。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发现写作素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真谛。从生活中取材,写真人实事。如当学习到有关人物的课文《秋天的怀念》或《花边里的饺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写写自己身边的人:爸爸、妈妈、老师等,写出他(她)对你的爱,或令你感受最深刻的某一面;当教学写景的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写写自己家乡的美景:小桥流水、美丽的田野、青山绿水等;当学校开展活动时,让大家留心观察,细心写作;在假日出去郊游时,让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时,也留心周围人们的动作表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强化审美愉悦,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想说、想写的强烈欲望。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路可寻。
5 及时点评,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应该对传统的评价方式加以转变,正确认识评价方式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学生的作文就像璞玉一般,需要教师精心“雕琢”才能成为佳品。同时,教师的评价也是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作文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环节。学生完成作文后,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哪怕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学生看到老师的好评,心情愉悦,就能更加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教师都要强调学生认真修改,要求学生认真审读自己的作文,看是否通顺,是否存在错别字,是否写漏等,让学生学会自改作文,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学生写完作文,教师就应该及时点评,在点评时,教师应多用鼓励、表扬的话语,发现并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这样,就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有了写作热情和信心,何愁学生写作水平不能提升?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及时点评,发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大至谋篇布局,小到字、词、句,只要是出彩之处,都能让学生记住,激发他们不断进步。
6 结束语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向来都是重中之重,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了,在今后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要学生走出写作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全面提升學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玲莉.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J].文学教育(中),2013.23(4):149.
[2] 吕静.高中生怎样走出写作困境[J].成功(教育版),2012.19(3):63.
[3] 贾云.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7(9):193-193.
[4] 何璞.如何突破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困境"之我见[J].读与写(中旬),2016.13(7):133.
[5] 曹柳英.如何让学生走出写作困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2(8):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