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校长的教学领导力
2017-06-10李红
李红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学校的宗旨是育人,教师作为育人之人,应是学校培养的重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关键。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其担负的职责则更重。因此,校长要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教师要抓住学校创造的环境与机会,努力提升个人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发展,需要校长与教师共同努力。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校长;教学领导力
一、引言
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指导者、协调者等是校长在学校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由校长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的。但由于角色的多样性,很多校长忽略了自己最基本的角色定位——教育者。很多校长忙于管理,忙于协调,将精力用于掌管和监控学校的事务。殊不知,这些角色定位应该是在做好了教育者的基础上延伸出去的角色。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是使学生能身心健康地成长,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台就是学校教育。无论教育如何改革,课堂教育之于学校教育永远都是重中之重。因此,校长要将教育者这个本质的角色扮演好,重视教师的发展,重视教学的质量,从而保证学校教学不断发展。
“要想火车快,全靠车头带。”校长之于教师就是车头,而教师之于学生也是車头。校长和教师作为育人之人,是学校发展的源头。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发展。校长在重视教育的前提下,发展教师队伍,重视教师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学发展的基础,是学校能长久发展的根本保障。教师只有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变不合理的教学态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多年来,我一直在反思: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提升教学质量和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后来我探索出了一条道路:以校本教研工作为关键,从教研、科研、培训的角度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执行力。
何为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呢?又如何把教研、科研、培训纳入校本教研工作的范畴,以便提高教师的素养,改善他们的教学质量呢?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哪些方法适合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以下是我校的一些做法。
二、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四层面,多手段
在长期的探索与研究中,我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校本培训模式——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四层面,多手段。何为“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呢?即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核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工作,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形象工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为关键点,尽量让教师在学术态度、专业素养、研究能力、个人品质方面更上一层楼。何为“四层面,多手段”呢?“四层面”即个体性、群体性、整体性、区域性四个培训层面,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培训,做到“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多手段”即针对四个培训层面的培训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多样性的培训,全方位地为学校打造师资力量,快速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师“四层面”的培训,学校可以这样安排。
针对个体性的培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个人培训的机会,即某一培训具有教学针对性,可以让教师去学习。除学校为教师提供机会外,教师也要进行自主学习,思考个人的教学方法,研究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群体性的培训,可以将教学观摩、技术培训等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让教师意识到自身教学的优缺点,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短处。
整体性培训,内容可以是学术讲座、专题讲座等,让教师在讲座中与别人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每个星期写教学反思,将自己认为可行的教学方案记录下来,将需要改进的地方写进笔记本里。在做讲座时,教师可以将方案或问题拿出来分享交流。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得到认可,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正所谓:“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并让教师对所听之课做评论,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区域性培训就是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地参加专业能力培训,以提高自身专业与岗位优势。
在这四项培训中,培训手法多种多样。学校要积极地研究适合教师培训的方法,尽量做到事半功倍,而教师也要在培训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用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与困惑,这些难题与困惑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中产生,因此这些培训活动必须要时常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教师面临的一些问题不是特殊性的,而是普遍性的,教师在研讨会上说出自己的困惑与难题时,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三、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
加强校本教育,教研组的建设必不可少。教研组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平台,是教学能有效开展的依托,也是学校科研文化建设的基石。既然教研组对学校或校本教育如此之重,那学校应如何将教研组的活动导入正轨,发挥其作用呢?教研组又应该如何承担学校所赋予它的使命呢?
首先,合理划分教研组。我校将语文、数学为一体的学科教研组改为以单个学科为单位的教研组,以此类推,英语、美术、科学、音乐等学科也各自成立教研组。这样的划分,可以让科研活动的目标更加明确。因为同学科的教师用同一本教材,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也有共同之处,从而使活动开展起来更加省时,高效。
其次,合理地选择教研组组长。教研组组长是一个关键人物,因为所有的活动都需要他的领导,他就像火车的车头,带领成员开展活动。一般经验丰富、有领导能力的教师可以胜任教研组组长。
再次,在教研组的活动中,每一位成员都应该针对活动的主题提前做好功课,而活动也应给予每一位成员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很多情况下,学校的讨论活动都是多数人讲、少数人听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只有在大家面前发言,教师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让其他人针对自己的问题提出意见,也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在建设好教研组之后,每个学期,所有的教师都应有至少一堂公开课。这不仅能让上公开课的教师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也能让听课的教师借鉴其教学方式或者吸取教学教训。
“从教学研究起步,再研究到教学中去。”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服务,为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服务。在组建好了教研团队之后,就应该将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教师所研究的课题直接来自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来自学校与教师的需求。而进行教研活动时,讨论与交流在研究课题时产生的问题,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课题的内涵,然后促进自己的进一步研究。如果教研、科研分开,当课题研究完结之后,教师可能还是云里雾里,因为课题组只是几个人的事情,研究成果也只有几个人知晓。这种方式对其他教师的影响不大,对教师来说,不是自己参与过的,对自己的思想触动不会太大,但如果人人参与讨论,人人参与评课,亲身经历教研与科研活动后,感受就会深刻许多。
现在我校采取了“科研活动教研化,教研活动科研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现互动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了问题,大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断思考和行动就会促成新的研究课题。当志同道合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准备充分地进行有深度的思考,那么教研活动或科研活动就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可以極大地促进学校教学的蓬勃发展。
四、“走出去”与“请进来”策略
我们在长期的培训中发现学校教师资源的问题还有许多,如教师的梯度建设不够好、优秀教师资源相对不足、教师在业务水平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培力量薄弱等。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了之前说过的培训手段之外,我们还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所谓“请进来”,就是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带进学校,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输入新鲜血液。学校还可以将企业请进来,将优秀的毕业生请回来,通过采取这些实际的措施,让广大师生近距离地了解社会的发展与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教师而言,这些“请进来”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明确教学的意义,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的教学创造更好的理念。
“走出去”就是除外出培训外,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校外大片区”活动,并与区或市里的一些示范性学校加强联系、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校际之间的教师积极互动,在交流学习中找到符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有利于学校之间实现共赢,在提高教师的素养,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个学校都应该努力地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之路。在教师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校也能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创造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人,要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引领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的“源头”,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未来。因此,校长要重视教师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创造性地落实全国统一的教学方针,办出有特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