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然的孩子
2017-06-10雷虎
雷虎
城市化的生活,应试化的教育,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把我们磨成了螺丝钉。当个性化人格丧失殆尽,生活也就没了想象空间。有这样一群人,试图反抗这种盖棺定论的教育模式。从未振臂高呼“革命”,他们只想携手同心、身体力行,温和地做社会改良。
他们曾经带着一群孩子,建造了两座“会呼吸的建筑”,蝉联2014、2015年底“世界建筑奖”。故事的主人公叫王晨峰:这些成果只是他带领家长们,在自己孩子身上推行,“自然教育”实验的冰山一角。
拉图尔自然社区
“在德国出生的女儿和在国内出生的儿子,让我认识到中德两国在教育上的巨大差异。走上自然教育这条路,只是一个父亲的自然选择。”国外尊重孩子的天性,强调要孩子在自然中成长,国内却是应试教育,一切都要为考分让步!这让身为父亲的王晨峰很不爽。2008年,王晨峰在武汉成立“拉图尔自然社区”,开始推行自然教育。
每一个社区的形成,共同的理念都是看不见的引力线,而“拉图尔自然社区”的万有引力,只有六个字:真实、真食、珍食。
真实,是真实不伪装的社区关系;真食,是真材实料的食物;珍食,是珍惜土地的馈赠。
“一亩布飘流”
简单生活,对城里人们来说却可遇不可求。粮食已经从田间地头的辛勤汗水,变成了超市中的货币交换。王晨峰决定带孩子们去原野时,给他们带去一亩布。一亩布在大地徐徐展开,只需一秒钟就能让孩子们认知,这承载五千年农耕文明和生命的基本单位。当一亩地产的粮食放在一亩布上时,孩子们会刻骨铭心;大人们也会重新用已经被遗忘的尺度去丈量世界。
王晨峰和拉图尔自然社区的孩子们,带着这一亩代表乡村记忆的布,开始了穿越中国的四季奇幻漂流:春暖花开,小朋友们在布上画上鲜花和秧苗;夏天炎炎,布匹上开始出现映日荷花;秋风渐起,画布上涌动着金色的稻浪;冬日肃杀,万物萧条,但田园四时之景却在画布上永保留。
“一亩布飘流”,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一次自然教育,更是对成人世界的一次自然洗礼。
孩子们在一亩布上作画,在展示自己对自然的理解的同时,也唤醒了“久在樊笼中”的父母们,心中“复得返自然”的渴望。
自然教育,是带着孩子体验传统婚礼,在隆重的婚礼中体会家庭的含义;自然教育,是让孩子们和触自然亲密接触,从小培养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自然教育,是让孩子们听一场流传千年的皮影,懂得文明的起源和流变……
拉图尔创造社
仅在户外让孩子认知自然,在乡村让孩子继承传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城市已经变成了人类生活的自然。自然教育最紧迫的,是在城市中设计出一种模型,让父母和孩子互动,彼此教学相长。
现在的城市已经被钢筋混凝土占据,王晨峰希望拉图尔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创造一片天人合一,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城”。他成立了“拉图尔创造社”,开始用建造来开发孩子创造性。王晨峰说:“没有建造的童年,是有缺陷的童年!”
孩子们天生亲近自然,不拘泥于懂得钢筋混凝土之外的建造方式,选择了活竹作为原料。他们更不安于现实的世界,希望把建筑撑起来,远离地面,创造了一个脱离现实的环境,完全属于他们的世界……
36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决定用3个月时间一起来“浇灌”,把这座“天空之城”从梦想照进现实。建筑主体完全不用钢筋混凝土,而是用的代表中国人风骨的竹。
2013年植树节那天,竹子种下,“天空之城”开始筑城。用原竹作为建筑的主体结构,
建筑被拆分成8个3米×3米的原竹结构单元,通过3平方米的基础面积获得9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底层倒金字塔形的结构,让孩子们的房子悬浮在空中,两个种植的建筑成为城市向上的空间原型。
20个3米×3米的房子,通过横向构件固定在一起,作为空中露台和儿童活动室,竹子也成為整个建筑最灵动的景观。每个孩子都建造自己的小木屋,20个房子在一起,经营出带有邻里关系的城市空间形态。
“天空之城”以建筑为主题,通过让孩子亲自参与建造,让孩子们更真切地了解,自然、工具、建造甚至生活本身。
“在我们30岁时,想尝试用这样的一次建造来探索建筑的边界在何处。”年轻的设计师穆威一直希望,能设计一座“长在竹林”上的自然建筑。孩子们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帮穆威完成了他的构想。“天空之城”打开了父母和孩子们的脑洞。
2014年,40个6-12岁的孩子和家庭,共同用钢丝和49公里的白色麻绳建造了一个“绑在树上的房子”——丝房。如果单纯从建筑的实用性来讲,无论是“天空之城”还是“丝房”,都不是一个好项目。它们花费了金钱和时间,却不能住人。但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建筑学启蒙体会到伙伴们一起分工协作的精神。整个过程是轻松愉快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全程父母陪伴,上阵父子兵。
“天空之城”和“丝房”分别获得2014年、2015年世界建筑中国建筑大奖。它们打破了建筑学的边界,代表了社会对自然教育模式的认同。
从表面上看,是自然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的自然天性。其实,自然的孩子是来自自然的馈赠,让固化的成人世界重新变得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