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机”中探索剧本的秘妙
2017-06-10姜正德
姜正德
【摘 要】《半截蜡烛》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小学阶段唯一的一篇剧本。要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里,感受、认识剧本,可以抓住“玄机”“危机”“转机”“生机”这“四机”来探索剧本的秘妙。
【关键词】剧本教学 《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一个故事。故事足够吸引人,但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整个小学阶段,剧本这种文学形式只出现了这样一次。如何在短短的一节略读课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感受、认识剧本?笔者认为可以抓住“四机”探索剧本的秘妙。
一、发现玄机——通过自读“提示语”,解读剧本格式的特别
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对比发现:此文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文中有五处方括号和25处圆括号,请大家琢磨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本文开头就注明时间、地点、人物,还有舞台指示,有台词等。其中方括号交代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交代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和场景气氛的描述等。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出,通常在介绍场景时采用方括号的前半个,此乃剧本写作的一种约定俗成。圆括号交代人物、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以及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和场景气氛的描述。方括号与圆括号中的内容,就是剧本写作特有的舞台指示。对于剧本阅读者来说,舞台指示语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告诉导演和演员如何进行舞台分割、如何利用演出空间、如何表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人物行动的具体环境。这个环境,既说明了剧本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也说明了剧本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是剧本的主要部分——台词及其所表现的戏剧情境的补充与说明,成为我们体察人物、解读文本的向导。
所以我们读剧本,首先要学会读剧本前的舞台提示。此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再读舞台提示,引导学生提取出相关的重要信息: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地点——伯诺德夫人家里;时间——一个夜晚;主要人物——伯诺德夫人一家和德国鬼子;人物关系——伯诺德夫人一家痛恨德国鬼子……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舞台提示语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具有语言简练、扼要、明确的特点,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二、感受危机——经过梳理故事,探索戏剧结构的紧凑
优秀的剧本之所以使人欲罢不能,必须要一口气读完方觉“过瘾”,是因为剧本本身设计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本课情节,围绕藏着秘密的“半截蜡烛”,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单线信息传递模式,相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发现:剧本中总共出现了哪几次危机?学生通过梳理故事情节会发现,首先是时空高度集中。空间就集中在伯诺德夫人家里,时间就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其次是矛盾尖锐突出,可谓时时刻刻存在矛盾,角角落落存在危机:伯诺德夫人把抵抗组织的秘密放在半截蜡烛里,这是事情的起因;德国军官走进家里,秘密随时有可能被发现,这是情节的导火索;“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根藏有秘密的蜡烛)”——德国军官点燃的哪里只是一根蜡烛,简直是点燃了一个火药桶,一旦烧到金属管处,蜡烛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无遗,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他们将面临的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当然,他们没有坐以待毙,伯诺德夫人提出蜡烛不够亮,希望用油灯换蜡烛,可德国军官又点燃了蜡烛;杰克提出去柴房抱柴火来取暖需要用蜡烛被德国军官厉声呵斥。可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蜡烛越燃越短,眼看“山穷水尽”,不料“峰回路转”,天真可爱的杰奎琳提出上楼睡觉需要蜡烛照明,居然让德国军官“愉快”地答应下来。就这样在藏与露、守与攻的对决中,感受到的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就这样在生与死、成与败的考验中,体会到的担心令人回不过神来。在坐过山车般的一波三折中,使人心惊肉跳,让人拍案惊奇!
由此也可以给学生以写作方面的启发:要写好高潮,可以设置悬念,使情节引人入胜;可以安排“逆转”,让剧情向相反方面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让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达成完美的融合。这样,作品就既拥有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又拥有发人深省的思想深度。
三、寻求转机——认真研究悬念,体验剧本情节的跌宕
如果说前面的梳理都是考虑故事情节,即重点引导学生明白这个剧本“写了什么”的话,那么后面可以考虑的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安排了哪些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情节?比如在开头,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法子: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放在桌子上最显眼的地方,因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这自然可以让学生想起“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还从侧面说明,德国鬼子的检查简直像筛网,几乎没有漏网之鱼。果然,怕什么来什么,德国鬼子一进屋子就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杰克先后提出拿走蜡烛,虽然理由都很充分,可是被德国鬼子蛮横拒绝了。由此,悬念丛生,揪心满怀。
事实上,学生不仅在书本上阅读剧本,在生活中早已接触过剧本,那就是学生看的大量的影视作品。此处可以做一个自然的拓展延伸:你在哪些电视剧、电影中看见过这样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柳暗花明的情节?然后组织讨论:结合自己阅读时的心理变化,说说作者安排情节为什么要这样波澜起伏。追本溯源,发现剧本情节主要由矛盾的开端、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四部分构成,剧本写作就是依据人物性格,制造矛盾冲突,设计悬念情节,一方面要使矛盾冲突越来越趋于表面化、尖锐化,另一方面又要使矛盾冲突的发展避免直线上升,而应该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劇情富于节奏感,始终抓住观众,为最终的高潮做好铺垫。而杰奎琳端起蜡烛上楼梯在全剧中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却是结局的突变,命运的翻转。在最后关头,揭示了戏剧冲突的思想意义(邪不压正),突现人物深刻的思想性格(爱憎分明),观众不断加持的紧张情绪直到此刻才得到彻底释放。可见,作者把“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四、赢得生机——反复品读台词,感悟剧本语言的艺术
阅读至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剧本本身,但是从单元主题上讲,这则剧本和本单元的“语言的艺术”这一主题上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发现:你在杰奎琳的一字一词、一言一行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细细研究会发现:“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显得那么自然;称呼德国少校为“司令官先生”——司令官一般是将官级别,这显然是给校级的德国军官戴高帽,满足其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强调一盏灯而不是一支蜡烛,回避了敏感问题;“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博得对方的好感,使他放松警惕;“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慢慢”一词尽情诠释了杰奎琳的不慌不忙……再联系前文,比较一番:“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这时,我们追问一句,“难道杰奎琳是‘墙头草,两边倒?”学生不难明白,杰奎琳的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恰好说明了她的随机应变,顾全大局。再深究下去,学生由此发现,杰奎琳虽然还只是一个孩子,但在语言艺术方面,和杨氏之子一样聪慧。再剖析起来,学生可以认识到,剧本的主要语言是台词,它包括独白(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还有更多的是对白。剧本主要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读剧本,就是要细心研读台词,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借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命运,借此,培养语言的准确感受力,领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领悟剧本的独特魅力。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浙江省常山县育才小学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