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融合”的语用教学策略摭谈

2017-06-10杨桂敏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效化教学实践融合

杨桂敏

【摘 要】语用教学表面化、碎片化、浅层次,是当下语文课堂低效的症结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可尝试从“提升语用的审美内涵”“擦亮语用的思维品质”“丰厚语用的文化底蕴”三个角度,提炼出“阶梯型”“对比型”及“立体型”三种语用教学中的“融合”之策,架起语用教学的高度、挖掘语用教学的深度、铺开语用教学的广度,以此实现语用教学的高效化,让阅读教学真正走向纵深。

【关键词】教学实践 “融合”之策 高效化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探索语用教学“分层”与“融合”的策略。笔者以为,一堂好的语用课应是“疏密有致”“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语用教学中不仅应隐含着一定的层次性,更应注重层次之间的高度融合。唯有真正实现无痕的对接与融合,方能使语用教学走向纵深,进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階梯型”融合:提升语用的审美内涵

“阶梯型”融合,如走台阶,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在逐步无痕的、巧妙的融合中,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看戏》一文。初读,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在歌颂“艺术”,这和前面的第八组课文“艺术的魅力”是有呼应的。然而,艺术“源自于谁?”“呈现于谁?”“奉献给谁?”答案是呼之欲出的:梅兰芳、穆桂英和观众,即“戏中人”“戏外人”“戏下人”。如此,三个层次就已自然成型。然而,此三类人既有各自的表现,却又隐隐地融为一体。而正是这内在的高度融合,才创造出“人戏合一”的奇迹。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三者高度融合的境界,在对三个层次的推进中,便可穿插两次融合。

第一步:“戏外人”和“戏中人”的融合。

原文中有言:“他们的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感情融在了一起。”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两者融在了一起呢?笔者尝试在让学生充分感受“戏外人”的热情似火和“戏中人”的精彩表演的基础上,采用师生“对读”的方式进行融合。教学片段如下。

1.顺向对读。

师:原来,海屏住了呼吸,是因为——

生:声音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师:观众又触了电似的,是因为——

生:声音又滴在地上了。

师:着了魔,是因为——

生:又溅到空中。

师:观众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则是因为——

生:一粒一粒地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2.逆向对读。

师:听,这声音,这么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时——

生:海屏住了呼吸。

师:声音又滴在地上了——

生:观众像触了电似的迅即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师:又溅到空中——

生: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师:一粒一粒地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生: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

如此,在师生一问一答、一唱一和式的“顺向”和“逆向”对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正是演员炉火纯青的精彩表演才进一步点燃了观众的热情,而也正是观众的热情让演员的表演更加出彩,这两者之间精神上的高度默契与融合,才使得现场高潮迭起。

第二步:“戏中人”和“戏下人”的融合。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梅老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塑造出的经典角色不在少数。除了本课所写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穆桂英,还有追求自由的白素贞、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但为何梅老先生塑造过众多的经典银幕形象中,穆桂英这个角色让人尤为称道?为何演过穆桂英的艺术家不在少数,而世上传言“自梅兰芳后,世上再无穆桂英”?一个是66岁的男性老人,一个却是正当青年的女英雄,原本大相径庭的两者却为何又是如此的神似?通过梳理资料,笔者发现梅兰芳和穆桂英的经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穆桂英:

巾帼不让须眉;

“四大巾帼英雄”;

挑大梁 ;

53岁出征战场;

进退有度;

战死沙场;

……] [梅兰芳:

男儿不逊红妆;

“四大名旦”;

创 “梅派”;

66岁活跃舞台;

蓄须明志;

献身艺术;

……]

在音乐声中逐行对比朗读。读着读着,相似的经历引发了学生深深的共鸣。此时已无须过多赘言,作为读者,似乎已经分不清到底谁是戏中的穆桂英,谁又是戏外的梅兰芳了。两次如走台阶式的融合,是对文本主旨的再丰富、再提升。

二、“对比型”融合:擦亮语用的思维品质

有些融合是顺势而为的,而有些融合则是逆向的、矛盾的、冲突的,暂时称之为“对比型”的融合。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一文,在学习了鹿对自己“角”和“腿”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并领会了语气词“啊”“哎”以及“多么”“太”这些副词对“欣赏”和“抱怨”这两种态度的表达作用后,在同一个语用点上,笔者设计了以下两度“对比型”的融合。

一度融合:“鹿”和“鹿”的对比。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啊! 多么 !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哎! 太 !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此时,我们的关注点在“鹿”上。没有遇险前,鹿是如此欣赏自己的角,又是如此抱怨自己的腿。可是,遇险后,鹿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于是,就有了关键的一问:“角还是原来的角,腿还是原来的腿,为什么鹿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在对比中,学生明了:因为遇到的情况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这就深化了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品质。

二度融合:“鹿”和“狮子”的对比。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哎! 太 !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啊! 多么 !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過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还是同一个语用点,但此时转换了视线,关注的点转移到了狮子的身上。当然,随之发生改变的,还有包括“两个语气词及紧跟其后的副词”在内的整个句式的迁移和调换。这样一换就不难发现,此时狮子的态度和鹿的态度也形成了对比。于是,关键性的问题再次出现:“角还是原来的角,腿还是原来的腿,为什么狮子的态度和鹿又是截然相反的呢?”在再次对比中,学生又明了:因为目的不同,立场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两次对比融合,两次思维的逆转。

三、“立体型”融合:丰厚语用的文化底蕴

有些融合,更为巧妙。既有横向的融合,又有纵向的融合;既有顺向的融合,又有逆向的融合。纵横交错的融合方式,呈现立体推进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立体而丰满,继而走向纵深。以《红楼梦》选文《香菱学诗》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立足点为“人”。在本片段解读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时,笔者完成了横向、纵向两次的立体融合。

其一,纵向融合。(林黛玉和薛宝钗“固有的印象”和“本片段中的印象”的对比)

1.谈之前的印象。

师:说到这两个人,可是红楼梦的重量级人物。看过《红楼梦》的同学来说说看,林黛玉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生:我知道她体弱多病。

生:我觉得她花容月貌。

生:她还非常多愁善感。

师:嗯,这是她非常明显的特点。

师:薛宝钗呢?

生:她很善待下人。

师:嗯,的确是很能干的一个人。

生:我知道宝钗很喜欢素的。

2.谈本片段中的印象。

师:好,这是你们之前对两人的印象。那么,在对待香菱学诗这件事上,两人分别又是怎样的态度?再读课文,找一找相关的句子。黛玉的态度用横线,宝钗的态度用波浪线。

师:来,读一读你们画出的句子。(学生读句子,略)

其二,横向融合。(林黛玉和薛宝钗对待“香菱写诗”的态度对比)

通过纵向与横向的两度融合,就有了重要的一问:“大部分看过红楼梦的人都说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孤傲、清高、难以沟通的人,而薛宝钗是一个非常热情、体贴、善解人意的人。可我们在这个片段中看到的完全不是这样,曹雪芹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于是,“曹雪芹先生或许是想告诉我们,人都有两面性的”“他可能是想告诉我们,人的性格有的时候是会变化的”“人都是多样的,不能因为任何一面就判定他是好人或坏人”等答案纷纷而出。由此,“外冷内热”的林黛玉和“外热内冷”的薛宝钗呼之欲出,人物形象立马变得立体、真实、可感了。在此过程中,通过反复品读、咀嚼、推敲、思辨、质疑,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与诗意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赵飞君.“以学为中心”的小语课堂的四大要素[J].小学语文教与学,2017(1-2).

[4]张婧瑜.小学语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6(7).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小学 317000)

猜你喜欢

高效化教学实践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区域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