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日用青铜器赏

2017-06-09尹钊路重阳王旋

东方收藏 2017年7期
关键词:扁壶狮子山楚王

尹钊 路重阳 王旋

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春秋和汉经历了十五个世纪。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年,形成期的铜器有以下特点:

1.红铜与青铜并存,并出现黄铜。

2.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

鼎盛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由于受到当时矿产的发现和制造工艺的限制,整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由于人们的思想,认为亡人在阴间和阳间生活是一致的,因此在埋葬时一般不愿将生产工具作为陪葬,同时,生产工具在损坏时可以不断地回炉复制。而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从而这一时期发现的青铜器陪葬品装饰最为精美,纹饰种类也较多。

转变期是指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也由原来用于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的器具很多变成日常用具。很多人认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铁制工具在秦汉时期进行了大量生产和使用,两汉时期的青铜器逐渐被同类的铁制瓷制器具所取代。青铜器大量生产逐步转到日常生活用器上来,有人认为两汉时代的青铜器与鼎盛时期青铜器相比大为逊色。故很多学者将研究青铜器的重点放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在青铜器的各个时代,由于各阶层的要求不同、地点不同,青铜器具的铸造工艺和造型也就不同,精美程度也不同。例如:作为鼎盛期中的战国礼器曾侯乙尊盘(图1),可以说是精美绝伦,荆州博物馆收藏的战国兵器大武戚(图2),可以说至今仍令大家震撼。但是我们收藏的生产工具战国时期的斧却是相应的比较简陋(图3)。

其实汉代虽然大量生产的青铜器已逐步转到日常生活用具,但是由于冶炼技术的成熟,工艺水平和雕塑水平的发展,王侯贵族使用的青铜礼器具有重大的突破。其中不少被誉为中国雕塑史和艺术史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秦汉青铜雕塑大型独立性圆雕层出不穷,雕塑语言简洁畅达,风格质朴大方,生动传神。在战国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器物造型巧致,工艺精湛,风格或富丽华美,或简朴素雅。不仅工艺高超形式精进,同时还蕴涵着深邃的思想观念。在青铜铸造工艺方面,又有一些新发展和变化。例如,错金银与镶嵌工艺;鎏金与镶嵌技术;青铜器上的细线刻纹的发展。如(图4)。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鎏金银蟠龙纹壶,金银相映,光彩夺目。而同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图5)不但是一件罕见的青铜艺术珍品,而且是青铜制造史上环保与科技兼备的顶尖日用青铜器。而一般生活使用的汉代青铜器,虽然基本为素面,但是很多器物造型规整、巧致简朴素雅、质朴大气、生动传神。其实,很值得我们研究,从中我们不但能够了解汉代的青铜制造工艺,同时,还能够透视出汉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因此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下面我们就用徐州出土的青铜生活用具来说明这个问题。

图6为鎏金铜钫,高58.8厘米,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铜钫通体鎏金,子母口,短颈,颈部留有一周垂三角纹痕。鼓腹,腹上部两侧有对称的辅首衔环,平底下有圈足,口上有覆斗形方盖。盖下有子口,上有四只凤鸟形钮,整件器物具有西汉早期铜钫的典型特征。

钫为酒器,《说文·金部》:“钫,方锺也。”古代青铜制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或粮食。始见于战国中期阶段,并成为战国秦汉时期重要的礼器,分布范围广泛。从造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精美度不够,而是作为日用品,但也说明当时的鎏金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图7为明光宫铜锺,高44.5厘米,徐州东洞山,楚王后墓出土,铜锺口部微侈,鼓腹,腹部近肩处有两对称的兽首衔环,圈足上刻有“明光宫赵姬锺”,口部、颈部和腹部都有四道扁宽凸环带,汉代,锺常用来盛酒,《说文·金部》:“锺,酒器也。”明光宮遗址位于长安城东部,宣平门和清明门之间,铜锺为什么成为了楚王后赵姬的用具,值得我们研究。

圖8为铜锺,高47.4厘米,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铜锺口部微侈,鼓腹,腹部近肩处有两对称的兽首衔环,平底矮圈足,整器素面,口、颈、腹下部饰有三圈素面纹带,在锺的一侧镌刻有“十斗六升”“楚槽”等字样。为我们研究汉代的量度衡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图9为铜勺,长34厘米,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此勺勺口近方形,有细长把,勺把后端为龙首形,一铜环正从龙口中穿过,勺柄上刻有记重铭文“容四升,重十两十四朱”。

图10为铜勺,长36厘米,徐州羊鬼山陪葬坑出土,素面勺柄上刻有记重铭文“容四升,重一斤十四两十八朱”。为我们研究汉代的重量量度提供了参考。

图11为明光宫铜勺,长26厘米,徐州东洞山二号楚王后墓出土。素面,柄阴刻“明光宫”字。为汉代楚国历史的再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图12为铜匜,长33.7厘米,狮子山楚王墓出土,匜是水器,文献记载匜的用途是盛水后从上往下浇水以供洗手,此匜平面呈椭圆形,前部有一长方形流,流口下铸有“食官,十三,一斗十升,六斤十二两”。为研究古代量度和称重提供了参考。

图13为铜釜甑,通高44.5厘米,徐州羊鬼山陪葬坑出土,釜、甑是汉代蒸食的常用工具,一般釜用来乘甑,用来煮水,甑用来蒸食物。说明它如现在的蒸锅,已流行了近两千年。

图14铜烤炉,高16厘米,口径45.4厘米,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铜烤炉圆形,平沿,平底,腹部饰有四个兽首衔环,器下部带有三个兽蹄足,烤炉是汉代常用的烤制肉食的器具。在汉画像石中我们看到烤炉内还放置有两股三股的铁叉,说明汉代烤肉有烤肉块,也有烤肉串,现今马路旁喝着啤酒,撸着肉串,淋漓尽致的场景,早在汉代就应该有了。

图15铜行灯,汉代徐州东洞山楚王后墓出土,铜行灯直口,口沿外附叶形柄,柄背面阴刻隶书“赵姬家”三字。浅盘,平底,盘内有一高1.2厘米的锥形灯芯,供插蜡烛用,盘下有三蹄足。

图16为铜鉴,高37厘米,口径88.5厘米,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该铜鉴平折沿,圜底,上腹部有3圆环形耳。出土于西面第2侧室,此鉴是该室出土体量最大的青铜器,因与银锅、银鉴等沐浴用器同出,当是沐浴用器。《庄子·则阳》记载:“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由此可知,先秦时期,鉴曾是沐浴用器。灵公沐浴的铜鉴可容纳三人同浴,体量应当非常巨大。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这件铜鉴的体量似不能容人进去沐浴,应是用来盛沐浴用水的。

汉代,沐浴成为社会性的习俗,朝廷内外都非常注重衣着仪容的整洁,“休沐”成为汉代朝廷官员法定的假期。驮篮山楚王(后)墓内设置有雕琢精细的厕间和浴室,北洞山楚王墓主体墓室和附属墓室都有多处厕间,清楚地将楚王与宫廷宦侍杂役用的厕间分别开来。2005年徐州羊鬼山陪葬坑出土了数个大铜鉴、铜扁壶、铜臼、铜柞、铜量等沐浴器具。这些表明,楚国王室也非常重视沐浴,这也反映出汉代人的卫生习俗。

图17为铜鍪,高34厘米,口径43厘米,徐州羊鬼山陪葬坑出土铜鍪与铜鉴、铜扁壶等同出。铜鍪,侈口,高颈,腹部有一道明显的折,圆底,鍪与釜形成相近的炊器。《急就篇》颜注曰:“鍪似釜而反唇。”这种样式的铜釜不见于其他地区,当属楚国王室用器中的特色器物。铜鍪于沐浴用具同出,可能是用来对洗澡水进行加热和保温的。

图18为铜扁壶,高33.6厘米,宽42.7厘米,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铜扁壶出土于西面第二侧室的大铜鉴内。素面,盘口,口设有一宽大的鸭嘴形流,双扁有对称环耳,扁圆腹,后腹上有一环形钮,圜底,圈足。铜扁壶与银盆、铜鉴等沐浴用器同出,当属沐浴器具,是沐浴时用来舀水或往浴者身上浇水用的。

图19为铜臼,铜杵和铜量器与数件套在一起的大铜鉴、铜鍪、铜扁壶等沐浴和盥洗用具同出。铜臼圆桶形,直口,腹下部渐收,圈足,铸造成型,腹部有两耳,饰有三道凸弦紋。弦纹下面的臼腹上有“宦眷药釜”刻铭。铜杵棒状,一端粗一端细。铜量大小各一件,均直口,平底。大铜量柄部铭文为“宦眷重五两第一”。铜臼上的铭文表明其是用来捣碎药物的器具。铜臼、铜杵、铜量与沐浴用器同出,可能是用来捣制和称量沐浴用药物的。足见王侯贵族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和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

图20为徐州收藏的汉代青铜鼎,高18厘米,口径22厘米。盖与器合成一个扁圆体,盖上有三个环形钮,附耳微曲,体近椭球形,三足甚矮而上段肥大,此种类型为汉代较流行的样式。《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置于鼎”。在这个意义上,商周时代的青铜鼎多数不是直接的烹煮器。它应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战国末年及秦汉时期,由于“礼崩乐坏”,显然已经成为实用器具。此鼎底部显黑色,有烹煮的痕迹,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图21为徐州收藏的汉代青铜量器,高8厘米,口径13厘米,圆形,腹侧有执拿的鋬,底部有圈足。量器是古代體积的器皿,相当于今天带刻度的量杯、量桶,战国前多为陶或木制量器,战国时期才开始铸铜量器,我们认为此器应为汉代青铜量器。

图22为我们收藏的双圈铭带镜,直径13.5厘米,圆形、圆钮、并蒂连珠纹钮座,钮座外两周凸弦纹及细弦纹圈将镜背部分为内外两区,两区内都配置篆体铭文。内区铭文是“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每字间都夹以“の”形符号,外区铭文是“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乎兮日月,心忽杨而忠,然雍塞而不泄”,素平缘,此镜书法精美,应为汉代之作。说明汉代时期的青铜镜不但制作精美,而且成为大众的使用器具。

图23为我们收藏的汉代铜鐎斗,一种古代的温器,一般多用于温羹,大多是附长柄的盒形器,下附三足,也有带流,柄端常作兽头形。在古代军中,此器皿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可用来敲击以巡视。据《集解》孟康曰:以铜做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此鐎斗高15厘米,直径20厘米,柄端为一龙头,虽制作并不精制,但实为一件生活用器具。说明青铜器已普遍应用于当时的民间生活。

图24为汉代的盂,大型盛饭器兼可盛水或盛冰,体型比较大。因其需铜量大、耗资巨大,故出土数量较少,主要流行于西周,至汉已逐渐演变成为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小器皿。《说文》中有“盂,饮器也”的记载。《史记·滑稽列传》亦有“操一豚蹄,酒一盂”的文献记录。

盂还有一种功能,即射覆,《汉书》中就有“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中”的故事。

我们收藏的盂,高10厘米,直径10厘米,虽没有图案花纹修饰但很规整,实为民用青铜器中的精品。

图25为我们收藏汉代的削,削在古代除了作为日常切削的工具之外,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书写简册的一种辅助工具——刀。根据史书记载,造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其实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早期就有植物纤维纸。但当时使用纸是非常奢侈和少见的,因此当时的简册大多是用竹木简来书写的。考古界就多次发现竹简和木简。山东银雀山就在木简上发现了有名的《孙子兵法》。根据考证,竹简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后汉书·吴祜传》有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李贤株:“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也谓汗简。”就是说,竹简首先用火炙,去掉水分,然后再用削把青皮刮去,露出木质部,这样才利于墨渗进去。其实杀青过程只是写稿的开始,后人误解为定稿,大约也是以讹传讹。而在书写过程中遇到错误,即可用削刮掉重写,这大约是“削正”的来历吧。

图25中的削长15厘米,由于战国和汉代的刀多为凹刃,背有肩,柄有环,与此削特征相似,故估此为战国或者汉时期之物。

由于铁器和瓷器的性价比比较高,制造工艺简单,艺术造型精美,汉代以后,除了铜镜和佛像以外,青铜器确实走向了没落,但是汉代的青铜器不但使我们看到青铜器末期的辉煌,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中的青铜器为我们揭示了汉代人的生活习俗,因此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扁壶狮子山楚王
扁壶为什么扁
北朝到唐代陶瓷扁壶发展脉络探究
——以石家庄市博物馆馆藏隋代青釉扁壶为切入点
狮子山下,香江奔流,紫荆花开正盛——祝福香港,明天更好!
狮子山
西夏扁壶造型与装饰工艺述略
“南海I号”福禄扁壶说略
楚王失弓新编
狮子山
明天更美好
楚王爱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