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2017-06-09项晶

今日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项晶

【摘 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6)、干预组(n=36)。參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干预组临床指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减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 形成与预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增加了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选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术后深静脉血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影响治疗及术后效果。深静脉血栓是胃肠道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下肢。血栓的形成易引发其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提前进行预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本次研究基本以上背景,观察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标准,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6)、干预组(n=36)。参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0.5±7.5)岁,其中胃癌15例、直肠癌12例、结肠癌9例;干预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49.1±8.1)岁,其中胃癌14例、直肠癌13例、结肠癌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患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做好基础的护理工作,给予患者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日常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①病情评估: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其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分为四个等级:极高、高危、中危、低危,对极高、高危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给予药物预防;对中危、低危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基础护理,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进行预见性护理。②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深静脉血栓的了解,叮嘱患者术后多喝水,并指导其术后正确的活动方法;③基础预防:术后待患者清醒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早期可指导患者膝关节、足部屈伸运动方式;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方式;术后2-3d指导患者下床踢腿、弯腰等动作;术后4d可搀扶患者在病区内简单走动[1]。④物理预防:术后,立即给予患者梯度压力抗栓泵实施预防治疗,根据患者耐受度,1-2次/d,20min/次,连续1w[2]。⑤药物预防:给予极危与高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出血及过敏现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用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通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天数)、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表示术后通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天数,并用t检验;采用%表示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并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

干预组术后通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比较

干预组出现3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8.3%(3/36);参照组出现1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7.8%(10/36)。组间对比干预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x2=4.600。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但由于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加重患者痛苦,且还会引发多种后遗症,不利于术后尽快恢复[3]。因此,给予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此过程中存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干预组临床指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原因分析: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栓认知度;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可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进而减少术后通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进流食时间;通过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能有效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病情尽快康复,进而减少住院时间[4]。

综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对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明辉.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3):157+159.

[2]荔婷婷,杨丽,张飒飒.胃肠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1):10178-10178.

[3]吴丽红,张晓琴.胃肠癌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73-74.

[4]孙丽雅.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J].今日健康,2016,15(6):178.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