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子材料专业《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教学改革

2017-06-09安晶钱亚杰

科技资讯 2017年11期
关键词:模具设计塑料教学改革

安晶+钱亚杰

摘 要:《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基础课程,意在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然而本门课程对于高分子专业的学生来讲基础知识薄弱、学时少,针对这种情况该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及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探讨了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模具设计 塑料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194-02

模具是机械、汽车、电子、通讯、家电等工业产品的基础工艺装备,属于高科技产品。一个国家模具的发展水平反映其制造业的水平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我国模具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模具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模具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我院高分子材料专业开设了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意在培养学生设计开发塑料模具,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其创造精神[1]。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实际技能不够。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理论教学的同时提高其实践技能,成为该次教学改革的关键。

1 讲好第一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也是一样,第一课上得成功与否,既关系到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在第一节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如何学,学习的目的,比如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来讲解塑料模具发展的大背景况,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模具制造业之间的差距以及同学就业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图例,使学生清楚模具和塑料模具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消除陌生感,感觉到模具离我们的生活不是那么遥远,通过一些实例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内容塞给学生的灌输式教学,而塑料成型模具课程的教学内容却不适合这种模式,因为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避免长篇大论的讲解,应在理论讲解基础上设计具体的项目叫学生独立完成。比如在讲解注塑成型模具结构时,借助实物模型认识各个结构的名称,将模具机构的动作做成flash动画,利用视频将模具实物的动作演示出来,实物和动画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模具结构的了解,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进行模具的拆解和装配,内容熟悉后要求每组学生针对不同形状的塑件独立设计相应的模具,小组中每个人进行任务分解,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完成该次设计。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模具结构的理解。为了将课内所学内容应用于具体实践,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参观注塑机,现场讲解注塑机参数的校核要求,演示注塑制品的过程,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注塑简单的塑件。通过亲身操作学生很快学会注塑机这部分内容,比起教室里的生搬硬套效果事半功倍。实践教学是强化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2]。实践教学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对学生绘图软件方面的训练,学生能够独立绘制塑料模具结构图,并在掌握模具结构基础上设计不同制件的模具。另外在模具制造实验室、模具拆装实验室、塑料加工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在实践中自己动手测绘模具,拆装的模具,老师现场指导答疑解惑,加强学生对模具结构的了解。

3 加强学生机械基础知识的学习

塑料成型模具这门课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机械方面的图形,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机械识图能力和设计能力,而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普遍在机械制图方面能力不足,部分学生难以看懂复杂的模具图,机械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薄弱[3]。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提供几本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的教材供学生复习参考。同时也需要授课老师在课堂上针对复杂图形进行详细讲解,做到课前预习,课后考核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加强老师的自我修养

塑料成型模具课程涉及内容很多,包括塑料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机械设计和制造,数控机床以及模具设计和制造等内容,这就要求老师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去备好每一节课,讲授内容不能生搬硬套,机械灌输,要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生活化,更加贴近生活,比如讲到挤塑成型模具时,把挤塑机比喻成挤牙膏,在挤塑成型螺杆的推动下,比喻成挤牙膏的过程,粘流状态的塑料比喻成牙膏,将特定断面形状的机头口模,比喻成牙膏的头部,头部什么形状,挤出的牙膏就是什么形状,同学们常见的牙膏头部都是圆形,所以挤出牙膏的形状也是圆形。整个过程就是挤塑成型,通过这样的一个与日常生活贴近的比喻,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再比如讲到注射成型,把整个过程比喻成针头运动的过程,也提高了同学们对这一加工过程的认识。当然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求老师认真揣摩,也要求老师不断加强学习补充模具设计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个人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素养。教师只有广泛深入地备课,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用于教学中,才能有利于深人浅出地讲授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今后工作的适应能力[4]。

5 考核

实践教学作为考核的重点,考核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堂的每一次提问,项目小组任务的每一次完成都应成为考核的内容,分组独立完成设计,组内成员进行考核,这种考核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集体的荣誉感,使枯燥的模具设计内容变得生動有趣。

6 结语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工作中,只有真正以人为本,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新型工业设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当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特点与发展趋势[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增刊):17-18.

[2] 孙先明,付艳锋.《模具材料与制造》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大众科技,2006(5):160-161.

[3] 吉晓莉.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2):82-83.

[4] 徐凤英,李志伟,陈震.高校模具课程创新教学的改革研究[J].农业化研究,2004(5):275-276.

猜你喜欢

模具设计塑料教学改革
探讨补偿回弹冲压件模具设计的方法
浅析高职高专“模具设计”课程中“课程设计”的设计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塑料也高级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