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自豪感研究述评

2017-06-09朱雅丽郝梦阳

科教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相关研究测量概念

朱雅丽 郝梦阳

摘 要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国家自豪感的研究文献,分析了国家自豪感的概念及性质,简要介绍了国家自豪感的测量工具,并对国家自豪感的具体研究如国家自豪感的影响因素,国家自豪感水平对国民态度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国家自豪感 概念 测量 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80

A Review of National Pride

ZHU Yali, HAO Mengya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on the national pride,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national prid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easuring tool of national pride and national pride, for the specific study of factors such as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ride and national pride of national attitudes affect the level of review.

Key words national pride; concept; measure; related research

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个体在群体中表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例如群体认同、集体情绪、集体自尊等。国家认同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其公民身份的自觉意识和感情依附(张莹瑞,佐斌,2012)。当个体认同自己的国家时,个体会为国家象征物和国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这就是国家自豪感(national pride)。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自豪感的概念性质、测量及相关研究。

1 国家自豪感的概念及性质

研究国家自豪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概念模糊。很少有研究者提出较为明确的国家自豪感的定义。近年来的研究(张莹瑞,佐斌,2012;Leng, Kuo, Baysa-Pee, & Tay, 2014)大都使用了Smith和Kim(2006)提出的国家自豪感定义,即国家自豪感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积极情感,是国家认同的结果,它包括个体对自己国家的尊重和自豪,以及个体由于国家认同而产生的自豪和尊重。也就是说国家自豪感既包括“我尊重我的国家,以它为荣”,同时也包括“我为是它的公民而骄傲自豪”。

关于国家自豪感是否也有消极的一面,有研究者认为国家自豪感是个体对其国家的所有积极情绪的集合(Moaddel, Tessler, & Inglehart, 2008),而Viroli(1995)在其国家自豪感理论中则提出国家自豪感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他认为当个体产生国家自豪感的来源是对国家所获成就的正面评价时,此时的国家自豪感是积极的;当个体的国家自豪感来自与其他国家的对比,认为本国比其他国家优越,负面地评价别国和过分正面地评价本国,此时的国家自豪感则是消极的。这个观点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支持(de Figueiredo & Elkins, 2003; Luksyt & Avery, 2010; Smith & Kim, 2006)。积极的国家自豪感源于“自我參照”,即个体只关注本国所获得的成就,而消极的国家自豪感源于“外界参照”,是来自于与别国的竞争优势(de Figueiredo & Elkins, 2003)。

2 国家自豪感的测量

Smith和Kim(2006)的量表包括一般国家自豪感(The general national pride scale)和具体领域国家自豪感(The domain-specific national pride scale)两个分量表。一般国家自豪感量表测量的是个体对自己国家的积极态度以及民族主义倾向。被试需要评定对每个项目的同意程度,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国家自豪感越强。具体领域国家自豪感量表测量的是个体对国家在10个具体领域里所获成就的自豪程度。10个具体领域分别是民主政策、政治影响力、经济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科技成就、体育成就、文艺成就、军事力量、历史、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平对待。量表采用四点计分,从4(非常自豪)到1(一点都不自豪)。编制者认为测量个体对国家在具体领域取得成就的态度,要比测量个体的一般国家自豪感更容易避免个体的民族主义、盲目爱国主义。

Cohen(2008)编制的调查问卷共有8个项目,从国家象征物(国旗、国歌)、国民身份、国家成就、内群体偏好等方面来测量以色列人的国家自豪感。该问卷 系数为0.802,信度较好。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被试需要评定对这8个项目的同意程度,从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国家自豪感越强烈。在一些研究中国家自豪感的测量十分简单,仅仅采用一道项目或两道项目。例如“欧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这一欧洲的权威民意调查机构通过“作为___人你感到非常自豪、一般自豪、不是很自豪、一点都不自豪”这一项目来测量被试的国家自豪感(Kavetsos,2012)。Luksyte和Avery(2010)根据“作为一名美国人,我感到很自豪”和“在我的自我认知中,美国人这一身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两个项目来评估个体作为一名美国人而产生的国家自豪感,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信度良好。

Liu,Lai,Yu和Chen(2014)編制的个体和集体自豪量表(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ride Scale, ICPS)是从情绪的角度测量国家自豪感,关注的是在诱发国家自豪的情境下个体感受到的自豪情绪。该量表信效度良好,采用九级评分,从1(一点都不感到自豪)-9(感到极其自豪)。量表将自豪分为个体自豪和集体自豪两个维度,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又将集体自豪划分为关系自豪和国家自豪。测量国家自豪感的项目描述了几个国家成就情境,被试需报告感受到的自豪情绪。分数越高,国家自豪感越强烈。

3 国家自豪感的有关研究

3.1 人口学因素对国家自豪感的影响

有很多调查都发现国家自豪感尤其是一般国家自豪感受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Smith和Kim(2006)分析了国际社会调查项目于1995/96和2003/04两个时间段对一些国家(24个,1995/96;33个,2003/04)国家自豪感的调查数据,发现性别对国家自豪感的影响较小,国家自豪感性别差异显著的国家只有10个,在这些国家中男性表达的国家自豪感更为强烈。Kavetsos(2012)选取了“欧洲晴雨表”自1982年至2003年期间对15个欧洲国家的国家自豪感的13次调查数据,结果并没有发现性别对国家自豪感有影响。但是Liu, Lai, Yu和Chen(2014)在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女生的国家自豪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Smith和Kim(2006)的调查发现年龄对国家自豪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年龄越大国家自豪感水平越高。Kavetsos(2012)却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国家自豪感水平越来越低。张莹瑞和佐斌(2012)的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的一般国家自豪感、具体领域国家自豪感从初中到高中都呈下降趋势,而到了大学又开始回升;同时还发现中华民族认同、一般国家自豪感、具体领域国家自豪感和内群体偏好的发展趋势存在一致性。Smith和Kim(2006)和Kavetsos(2012)都发现教育水平最低的被试反而国家自豪感水平最高。

3.2 国家自豪感的地区、国家差异

Smith和Kim(2006)1995/96和2003/04的两次调查结果表明各个国家的国家自豪感情况有所差异。(1)曾经是殖民地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国家自豪感都普遍较高。(2)前东德地区的国家自豪感水平最低,西德地区的国家自豪感水平也很低,这是因为二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集体羞愧。Kaz€閚,Baumann和Kuhl(2005)在对德国民众国家自豪感的研究中也发现德国民众对国家自豪感这一价值观的态度是负性的。(3)由于欧盟的成立,欧洲国家之间的界限削弱了,各国的国家自豪感普遍较低。(4)各国人民的国家自豪感水平基本稳定,尤其是一般国家自豪感。

3.3 国家自豪感的水平影响国民的态度

Viroli(1995)在其国家自豪感理论中提出国家自豪感水平会影响个体对移民的态度,和低水平国家自豪感的个体相比,高水平国家自豪感的个体对待移民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Smith和Kim(2006)认为个体的一般国家自豪感水平和在对全球化、移民的态度上具有负相关,个体的一般国家自豪感水平越高代表着个体对于国家的需求越强烈,就会越反对全球化和排斥移民。Luksyte和Avery(2010)研究发现只有在高水平国家自豪感的员工中,工作场所中员工的国籍差异才会促进员工在生活中对移民产生更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莹瑞,佐斌.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6-88.

Cohen, J. (2008). What I watch and who I am: National pride and the viewing of local and foreign television in Israe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8, 149-167.

[2] de Figueiredo, R. J. P., & Elkins, Z. (2003). Are patriots bigots An inquiry into the vices of in-group prid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7, 171-188.

[3] Kavetsos, G.(2012).National pride: war minus the shooting. Soc Indic Res, 106,173-185.

[4] Kaz€閚, M., Baumann, N., & Kuhl, J. (2005). Self-regulation after mortality salience: National pride feelings of action-oriented German participants. European Psychologist, 10(3), 218-228.

[5] Leng, H. K., Kuo, T. Y., Baysa-Pee, G., & Tay, J. (2014). Make me proud! Singapore 2010 Youth Olympic Games and its effects on national pride of young Singaporean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9, 745-760.

[6] Liu, C. H., Lai, W. J., Yu, G. L., & Chen, C. S. (2014).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facets of pride in Chinese student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6, 176-189.

[7] Luksyte, A., & Avery, D. R. (2010). The effects of citizenship dissimilarity and national pride on attitudes toward immigrants: Investigating,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of intergroup cont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4, 629-641.

[8] Moaddel, M., Tessler, M., & Inglehart, R. (2008). Foreign occupation and national pride: The case of Iraq.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2, 677-705.

[9] Smith, T. W., & Kim, S. (2006). National prid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995/96 and 2003/0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8, 127-136.

[10] Viroli, M. (1995). For love of country: An essay on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相关研究测量概念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相关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