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17-06-09席娟芳

科教导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

席娟芳

摘 要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下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是学生没有融会贯通的精神,对于基础学科的理解只停留在初高中水平,甚至一些基础学科已经在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可悲的,因为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面对的人、事、物不可能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融会贯通地应用各学科知识,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如果没有独立自主探索精神,学生很难将一门语言应用得得心应手。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应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精神与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 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52

Abstract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Moder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that the students do not have mastery of the spiri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basic subjects only stay in the high school level, and even some basic subjects in their memories have faded. It is very sad for college students, because college students face in society of people and things can not be limited in their professional needs of students, through autonomous learning, mastery of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especially 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 if there is no independent spirit of exploration,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a language application handy. Therefore, from the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general education perspective, students use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the spirit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general education;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0 前言

大学英语普遍设置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基于英语学科的基础内容进行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系统性知识水平,而选修课侧重于英语学科的开放性,从文学、翻译、影视等角度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但目前大学英语教育普遍过于重视基础性英语知识的掌握,对于大学生在掌握一门语言所应具有的开放精神及开拓创新精神却没有加以培養。因此虽然选修课上会融入不同学科的知识,却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开放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通过语言学习掌握基本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 通识教育理念概述

通识教育理念起源于19世纪,是针对当时大学学科分类专业程度过高的情况提出的。由于学科知识分类专业化程度高,导致学科被严重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提出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更侧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主要目标是深化学生对各学科的理解,最终不仅能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能从不同学科角度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这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正是现代学生所需要的,一方面这种教育更强调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能有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并将其与本专业的内容相结合,灵活运用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更注重“育”这一理念,这意味着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区别于专业学科的培养,通识教育强调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具有的超越功利性目的的学习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而学校的“育”只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环境,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主动进行各学科的学习,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 通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2.1 英语教育与拓展知识相结合的必要性

英语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有些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我的专业与英语无关,将来也不从事英语类的工作,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如果让学生单纯学习英语,其沟通交流作用将大大降低,这种疑问还会不断地被提出,但如果将一门语言的学习看成是开拓学生眼界的一扇大门,语言学习将被赋予新的意义。因为语言学习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让学生阅读最新的英语文献,通过语言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沟通交流,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等。所以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只是学习语言将失去实际应用价值,但将英语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将得以凸显。并且在融入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将英语学习融入到不同的领域中,而不是将英语教科书看成唯一的学习材料,这样学生不仅能广泛地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

2.2 提高大学英语学习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步伐从没有停过,但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却没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大学英语的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加筹码。但以应试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忽视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将语言学习功利化,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且英语是一门应用范围广的语言,如果将语言学习局限在做题上,将大大降低英语的可运用性,英语将变成一门“死”学科,学生也不能通过语言学习触类旁通,了解世界发展动态。而通过通识教育,能让学生突破四六级考试的局限,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英语知识,将知识最终转化为技能。学生可以通过电影、音乐、报纸、应用软件学习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2.3 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教学体系的需要

当前大学教学中的通识教育仅仅局限在政治、历史、计算机、军事理论、外语课程中,这种通识教育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学生不能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这种由课程体系不灵活造成的被动学习的情况应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大学里要求的一些关乎人文社科、自然艺术的学科,所占学分少,教师及学生都不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导致大学生通识教育中被动学习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很容易让学生及教师忽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将通识教育融入到英语课程之中,能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不同的学科及人文知识,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教学体系,增加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之中的比重。

3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与策略

3.1 提高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要有效地将通识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及大学教育中,首先应完善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改变当下被动进行通识教育的现状。因此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应有所改变,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增加学生的可选择范围。就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仍旧是综合英语学习,但基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必要区别于综合英语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比重,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科目,提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学习兴趣。例如:增加影视欣赏、中外历史文化解读、中外艺术鉴赏、旅游英语、广告英语、商务英语等选修课,让学生有所选择地学习,此外还应提高这些课程的有效性。因为这些课程不能浮于表面的学习,而应基于通识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不同的学科领域,将英语活学活用,应用到不同学科中。所以学校应设置一些“核心学科”,提高这些选修课程的教学水平,并且注意通过在这种正式的通识教育融入非正式的通识教育,组织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联合国秘书选聘,环球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利用这些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应用英语的能力,拓展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在课余时间主动涉猎不同学科的内容,丰富自己的见识。

3.2 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方式

当前最普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幻灯片给学生讲解,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及展示形式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仍没有跳出传统英语教学的桎梏,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为了结合通识教育,大學英语教学方式也应做出一定的改变。第一,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应更注重学生英语输出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阐述主要内容,将剩余的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阅读、查找资料、讨论等,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展示,展示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学生可以设计实验、组织话剧、手工制作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这种多元化的课堂方式,让学生能综合应用一门语言,同时展现一门语言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多元性。第二,大学英语教育方式还应与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变成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在通识教育下所需的自主思考及思辨精神。第三,将CLIL教学法,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CLIL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简称,是一种科学地将内容和语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见识,将学习内容加以拓展,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各学科的内容都能有所理解,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掌握通识教育视野下应具有的触类旁通的能力。

4 结语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从英语学科发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两方面进行论述的。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在课余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将语言学习转化为多学科的融合学习,培养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能走出去,接触世界历史、时事政治、文化、艺术、影视等,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所应具有的开拓精神。并改变教学形式与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立.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1):135-138.

[2] 曹蓓蓓.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难点与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6):44-46.

[3] 佟美娴.个性化的普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模式探析——以通识教育为视野[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122-123.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英国文学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通识教育实施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意义
浅谈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