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里”不是金字招牌

2017-06-09君然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校史故里武汉大学

君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有了一种浓厚的“故里情结”。所谓“故里情结”,与思乡情结无关,而是凡事都要争个“故里”何在,仿佛不争个水落石出便辜负了先人。

武汉某企业在东京闹市投放户外广告,称武汉为“世界樱花之乡”,并邀请街头过客到武汉大学赏樱。这则广告恰巧被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专家吴骁看到,他因此撰文指出,根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的研究报告,现代观赏樱花并非源自武汉,而是源自日本,而人们现在所谈论和观赏的樱花,通常指这种经过日本人培育的樱花。武汉大学和武汉市其他地方的樱花,根本就不是武汉土生土长的。

此文一出,难免让人想到近年来国内此起彼伏的“故里”之争:从“周瑜故里”商标为安徽“两县共享”,到炎帝及老子、孙子的故里被争抢,再到江西婺源县、福建尤溪县和福建武夷山市等地抢夺“朱熹故里”。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爭抢名人故里,不只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连文学名著中虚构的人物也不能幸免,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遭遇江苏、山西等地的抢夺,“大圣故里”的名号被争抢。

更有甚者,只要是历史上有的,无论真假、好坏都要一争到底,连《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也引起了不少地方的争夺。有人笑言,这是“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

打着响亮的旗号争夺各种“故里”,表面上是宣传地方形象,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争夺经济利益,同时折射出文化自信的极度缺乏。如果一个地方不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去追求那些虚妄的名誉和光环,那么当地的文化资源如何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继承?

猜你喜欢

校史故里武汉大学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校训展示墙
漫悟漫画
项王故里
思乡
大力推进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