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魅力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绘画色彩的发展
2017-06-09梁晓宁
梁晓宁
(著名油画家)
Ⅰ. Symbolic coloring ---- manifestation of intuition
The formal features of symbolic coloring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usage of pure color, the sharp contrast of colors and the distinct revelation of seff-consciousness.The Chinese are not only the earliest people who began to use symbolic coloring, but the people who have used symbolic coloring for the longest time.
Ⅱ. Awareness of reproducing colors---- faithful imitation
Color-imit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instincts of human beings. Imit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trend of western fine arts and imitating realities has become their principal technique. The artists at that time persisted in faithfully reproducing the nature, among which lots of great masters emerged.
Ⅲ. Awareness of characterized coloring----manifestation of free coloring
Artists in modern times get to understand the real charm of color when they realiz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colors. They begin to use colors consciously in paintings,which manifests that they have shaken off their spiritual shackles.
1. Discovery of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colors.
2. Inventions of colorists.
3. Harmony.
4. Contrast.
如果用男人和女人来形容绘画中的素描和色彩,那么,色彩就像女人,充满了神秘的魅力,赋予绘画以气质。从古到今,色彩给人类社会以丰富的审美。不论是古典绘画,印象派绘画还是现代绘画艺术,在色彩的研究上一直是艺术家们很重要的课题。
色彩始见于人类原始的本性,正是这人类自发的色彩本能成为人类对色彩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赋予人类以想象,推动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一、象征性色彩——直觉的表现
象征色彩的形式特征是使用颜色单纯,色彩对比明晰并具有明显的自我精神启示性。
色彩象征是古代东西方各民族运用色彩的主要精神内容和依据。在古埃及时代中近东的民族首先形成一个多彩的文化环境,西方后来的色彩象征主要源于古埃及。那些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墓室笔画显现出西方古代艺术宏伟辉煌的成都。在黑、白、黄、蓝这些原始单纯的色彩之外,古埃及的墓室壁画中显示出古代人精心运用青色、褐色和灰色的能力。古埃及人认为白色是神圣的太阳神的理想色彩象征;黑色则象征着冥府之色,直到古希腊时期,欧洲人重白色为主的单纯颜色。后来,由起源于近东的基督教给欧洲带去以红色为主的色彩世界,渐渐形成以基督教为主的欧洲文化圈的色彩自律性。
古埃及人以绿色象征生命的轮回再生,崇尚绿色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象征神圣的天界的蓝色,是令古埃及人敬畏的色彩。而古希腊的色彩大多以白色、红色和蓝色构成简单朴素的色彩特征。
古老的中国人不但是人类明显运用象征色彩最早的国家,而且是世界各民族坚持使用色彩象征最长的国家。中国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青、白、红、黑、黄是中国远古象征色彩的特征。中国人的皮肤是黄色的,头发是黑色的。我们的红色代表喜庆而白色的代表悲伤,这与西方截然不同。
二、再现色彩自觉——忠实的模仿
色彩模仿是人类原始本能之一,自古希腊哲学家亚力士多德提出“模仿说”之后,模仿现实成为西方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那些色彩感觉敏锐的艺术家之所以具有不断的色彩感觉发现力,大多在于他们童年时代就具备色彩的模仿力。色彩的模仿力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绘画,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印象主义画家们始终不懈的忠实于自然,再现自然。
《柱顶红》油画 梁晓宁作品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的奔跑的野牛的形象,用黑色和红色壁画中母鹿的形象用。棕色,这种模仿现实的不同物象的色彩正显示了人类模仿现实的天性。西方色彩模仿自然实际上是人类的共同特征,9到13世纪以西方艺术家在反映宗教内容的绘画形式之中增强再现性色彩的表现能力。10世纪中期,巴黎圣经诗篇插图“约拿的祈祷”,可以显现它的古典风格。公元13世纪初至14世纪中期,西方色彩由宗教精神的集体性转向艺术家个体对现实色彩真实再现。在文艺复兴前期,乔托等伟大画家以创造性的绘画色彩生动性表现出他们与过去时代的绘画观念和形式告别。这些天才艺术家最先解悟前人陷入的绘画迷迷惘,发现了自然界和现实中色彩的魅力。至乔托开始,绘画进入了再现性色彩自觉的新境界。文艺复兴前后大批欧洲画家对色彩有了新认识。一改过去沉闷,单调的宗教的制约。转而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鲜活的人物。文艺复兴前期,扬·凡·艾克以革命性的发现创造出优化绘画材料,是绘画色彩能够充分的得以展现。
油画绘画材料对他们在画面上实现色彩的丰富效果创造充分的表现力。画家用透明度高的色彩罩在另一层作为基础的底色上,光线通过透明层透射到底色的颜料上又反射到表层,形成微妙的色彩变化。画家通过色彩的多次罩染,透明层经过某些特殊的光反射呈现的色彩神秘性是直接画法所不易实现的。再乔托、凡·艾克、马萨乔等先驱的带动下,艺术家表现出更自觉的色彩个性。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是学者型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超群的造型艺术创造;拉雯尔的和睦、优美与造型的轻松优雅。这一时期古典绘画是以素描为主的绘画形式,色彩是以固有色为主的色相明度的微妙变化。这一绘画形式一直持续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直接画法渐渐走上历史舞台。艺术家对色彩的研究开始提上日程,色彩作为单独的绘画要素被某些画家所采用。
三、个性色彩本质自觉——自由的表现
近代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科学性的了解,抛开了只靠直觉感受色彩,而是由于掌握了色彩原理的规律性,艺术家们得以在更大程度上释放自我,真正感受到色彩的魅力。自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人注重光的变化。对光色的研究体现在整个西方美学至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人主动发现了态度使他们率先打开了知识大门。牛顿在1676年用三棱镜折射出阳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谱。画家开始确认引起色彩感觉的外在因素是光。近现代画家的色彩感知的突破,得益于光。印象派画家在直接再现光色变化的绘画形式上,也受益于西方色彩科学关于光的认识。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在写给他的弟弟的信中曾表述过阳光给他的灵感,“你知道我到南方来从事我的事业有上千种理由:希望能见到一种不同的光……;也希望见见这炽热的阳光。因为人们没见过这得炽热的阳光,就没发从技巧和手法的角度去欣赏德拉克洛瓦的画。在北方,雾遮掩住了光谱七色。”阳光给世界万物带来生机,也塑造着人类的感色机能。激励生命过程中色彩的发现。
1.色彩的科学发现
近现代色彩科学家中的色彩化学、色彩生理学、色彩美学则紧密地依靠色彩物理学对光的发现。西方近代色彩科学家的实践证明,光作用人的感色机能,影响人的色彩感知,塑造人的变化的色彩感觉。色彩物理学电磁波中能引起人的视觉的色彩反应的频率范围称为“可见光谱”。它包括引起从红到紫七种色彩区别的连续波长,人的视觉能感觉到波长长度在400至800纳米之间。由于可见光谱的波长连续性,人们的眼睛把某一段波长视为一种明显的颜色。于是根据波的长短发现红外线和紫外线。人的眼睛通常把780纳米至630纳米之间的光线都是为红色;从580纳米之500纳米之间的光视为绿色;从460纳米至10纳米之间的光线视为蓝色。
2.色彩学家的发明
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大师德拉克罗瓦画室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十二色色环,他向音乐家最初表示音乐关系那样可以帮助画家找到色彩对比与和谐关系。但是色相,还只能标示不同色彩之间的平面色彩关系,不能解决不同纯度与明度之间的三度关系变化。于是西方色彩学家用圆锥形和球形、方形、菱形色立体进一步全面量化各色相的纯度与明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奥斯瓦尔德的色立体和孟塞尔的色立体。孟赛尔是一位美国画家,它于1913年创立的色立体先凭主观经验将明度定为十等分。然后用光度计分别测定这十等分的明度反射系数。孟赛尔色立体明确精细的标出一百种色相的明度与纯度。色立体标出各种含量的颜色对比与和谐关系。他给那些有关的艺术创作以直接的色彩量化指导。奥斯特瓦尔德的设立体创立于1914年。奥斯瓦尔德在《色彩入门》中认为:“在使人愉快的色彩中间自有某种有规律的、可持续的关系可循。缺少了这个,其效果就会使人不愉快或是使人全然无感觉。效果使人愉快的色彩组合。我们就称为和谐。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和谐与秩序。”
3.和谐
近现代西方色彩学家试图从理性发现在所有的色彩关系中,存在着某些配合得特别好的
色彩和谐。他们在色相环或色立体上发现互补色组成的色彩结构是最适合于人的色彩机能需要的色彩和谐。在色相环上,互补色直接相对而立。在色彩球体上,互补色呈直线通过灰色的中心,色彩球体中心的中心灰是互补色的混和静止点。在视觉的同时,奥斯特瓦尔德发现在色相环中呈三角形的三种颜色也可以组成特别好的色彩和谐。红、黄,蓝是色彩效果最明晰最稳定的三色组合。伊顿认为,凡是色相环上构成等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正六角形颜色都能产生色彩和谐。色彩的和谐较为古典,而色彩对比使人视觉鲜明,更具现代性,我们重点阐述一下色彩对比,他们是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和同时对比。
4.对比
在人类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绘画色彩结构应当手推色相对比。色彩对比所采用的颜色大都是未经混合的最强烈的基本色相。人类祖先,以他们发现的那些天然颜料,按发自生命本能的基本色彩需要的原则,把它们涂在粗糙的原始造型艺术形象上。约翰内斯·伊顿认为“色相对比是七种对比中最简单的一种。他对色彩视觉要求不高,因为他是由未经掺和的色彩以其最强烈的明亮度来表示的。”
在绘画色彩的发展史上,色相对比都曾经占有及重要的位置。在文艺复兴之前的几千年,欧洲传统绘画色彩主流一直属于色相对比。甚至从史前画身和西班牙,法国发现的史前洞窟壁画已经开始了这种意味的色彩创造。古埃及人的墓室壁画用土质与矿物质颜料把男人的皮肤画成红棕色,女人的肤色常画成黄色。神的脸则常画成绿色或黑色。古希腊陶器上的黑绘、红绘、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岛的彩色壁画和彩陶,都属于及简洁的色相对比。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廷艺术大都用粗旷的轮廓线,以平涂的颜色创造平面化的色相对比。漫长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窗子上彩色玻璃镶嵌以色相对比组成的画面充斥于各教堂。伊顿在《色彩绘画 》中以绘画作品《埃弗兹教堂》,《魔鬼与蝗虫》为例,说明由巴黎国立图书馆保存的这部11世纪原稿中的所有绘画作品,都使用色相对比画成的。直到l 5世纪,法国画家昂格尔.夏隆冬、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和德国画家斯特凡.罗西娜等优秀画家的绘画作品,仍然以明显的色相对比为主要色彩结构。
自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由列奥纳多.达.芬奇首创的色彩明暗对比渐渐取代色相对比,成为欧洲绘画的主流,自此之后,经过大约五百年的发展,直到19世纪末,明暗对比受到印象派以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创造的绘画色彩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绘画和日本浮士绘那种绘画性极强的色相对比又重新回到了欧洲。凡高和高更对日本浮士绘那种强烈的色相对比几乎爱的入迷,他们的油画色彩语言都明显地受到这种东方绘画色彩的影响。
在现代绘画中,蒙德里安、毕加索、康定斯基、莱热、米罗等人的作品大都常出现具有现代风格色相对比的色彩结构。其中,蒙德里安晚期的风格主义绘画,以黑线在白底子上组成的横平竖直的结构中设置红、黄、蓝这些基本色相。他按这些色相的质量感来控制色块大小及方向,创造稳定丽明晰的色彩视觉及心灵的平衡。蒙德里安的绘画,以他对人的色彩的自我感知,实现清新的色相对比布局。传统绘画中色彩对比的简明被保存下来,但是色彩结构中颜色面积、方向、位置却被安排的井然有序,几乎达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严重程度。这证明古老的色相对比存现代人的包彩感觉里赋予新的生命,他保持了为早期人类所喜爱的最原始的绘画色彩本能,同时以全面的现代色彩感知,实现庄重、高雅、有序的现代色相对比形式。
中国的绘画在色彩结构。如重彩画、民间版画、壁画等都属于色彩对比,主要表现在民间艺术形式中。中国的京剧中色彩的运用金、银、红、黑、绿等创造出典型的色相对比结构。
色彩的明暗对比在西方的古典绘画中体现得更为突出。色彩的明暗对比使绘画中出现光影的表现,有些大师的作品特定用集中的光线形成戏剧性的视觉效果。伦勃朗的许多绘画都典型地表现出这种形式特征。中国的传统绘画,完全用黑、白进行明暗对比的绘画已司空见惯。郑板桥的墨竹就是有力的见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绘画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
印象派的许多画家的作品就是冷暖对比的表现。在色彩理论中,靠近红、橙、黄一端的色相为暖色系列,而靠近青、蓝、紫一端为冷色系列。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艺术观念影响了德拉克罗瓦这样伟大的色彩画家。更多的画家也随着时代开始从明暗色调再现转向感情色彩表现。由于细微的明暗变化已经不能满足画家的感情需要,画家在室外的阳光下发现了色彩冷暖的变化,画家对冷暖对比的认识开创了新的绘画时代。从此出现了所谓的色彩画家。在色彩对比中,冷暖对比最响亮;补色对比最鲜明。准确的补色关系,会产生由鲜明的色彩感建立的稳定的色彩效果。它使对比的色彩显得协调、舒服。赛尚的多种补色色块和修拉的无数的补色点最后实现的总体视觉和谐都以此为基础。印象派画家,例如:凡高、莫奈、雷诺阿等画家,在他们的作品里,色彩的冷暖和色彩的补色关系是主要的色彩关系。色彩是否有其它 关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强化鲜明的色彩个性是现代色彩艺术的时代特征。要避免物质性色彩表面技巧和盲目追随他人色彩,保持自性色彩创造的可能。怎样把对色彩的认识真正用到绘画中去?怎样利用色彩形成风格?如何进行个性色彩表现?成为我们思考的内容。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在对色彩的认识中认清方向,在作品中充分体现色彩的魅力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著名油画家梁晓宁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