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60例临床观察

2017-06-09崔金玲霍磊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腺肌寒凝烯酮

崔金玲 霍磊磊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河南 鲁山 467300



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60例临床观察

崔金玲 霍磊磊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河南 鲁山 46730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孕三烯酮组、中药灌肠组各60例。分别采用中药灌肠与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灌肠组总有效率为95%,孕三烯酮组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远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灌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孕三希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疗效肯定,且远期治疗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灌肠;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孕三烯酮

痛经为女性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是临床常见病,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子宫腺疾病引起的痛经属于继发性痛经[1]。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子宫腺肌病,子宫腺疾病痛经的发生率为15%~30%[2]。子宫腺肌病痛经是妇科难疾病之一,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影响。笔者近年来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120例,其中60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60例采用孕三烯酮口服治疗,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3年06月至2015年06月妇产科门确诊的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将12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药灌肠治疗组与孕三烯酮组各60例。孕三烯酮组中,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5.74±4.0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3±2.26)年,54例有孕产史。中药灌肠治疗组,年龄27~47岁,平均年龄(35.21±5.2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3±2.10)年,56例有孕产史;两组在年龄、孕产史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治疗期间无生育要求者,自愿接受治疗方案及能够随访观察者。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有肠道疾病者,过敏体质及有精神疾病者。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修订寒凝血瘀证诊断标准[3]。主证:①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②形寒肢冷。次证:①经色紫暗,有块;②月经量少,错后;③经行呕恶;④经行大便溏泄;⑤带下量多,色白;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沉紧或弦。具备主证①及主证②或次证其他任何一项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4]制定:主要症状是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经期压痛更甚。彩超回示子宫非均匀性回声,呈球形增大。

1.2 治疗方法 孕三希酮组使用孕三希酮(批号:53030402;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mg/粒)进行治疗,2.5mg/次,2次/周。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用药,第4天服用第2次,连服3个月。中药灌肠组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原则,采用自拟痛经灌肠方灌肠治疗。主要药物组成:小茴香(炒)、干姜、官桂、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三棱、莪术、蒲黄、五灵脂(炒)各20g。治疗方法:将上述中药煎沸,文火煎20min,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次200mL,保留2~3 h,于月经第5天开始治疗,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0d。3个月为1个疗程。本项研究中,孕三希酮组患者采用孕三希酮口服,多数患者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受到抑制,短暂停经,月经一般在停药后4~6周后恢复,故孕三希酮组和中药灌肠组疗效比较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

1.3 观察指标 专人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患者痛经程度、持续时间及月经量、色、质,舌苔、脉象变化情况。观察远期疗效,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两组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血常规1次,记录相关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灌肠组总有效率为95%,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孕三烯酮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痛经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后痛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痛经持续时间比较缩短,但中药灌肠组减少更明显,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痛经评分、痛经持续时间比较

注:与孕三烯酮组比较,*P<0.05。

2.3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随访患者96例,其中中药灌肠组为50例,治疗后1年复发11例,复发率为22%;孕三烯酮组随访46例,复发26例,复发率为57%。中药灌肠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孕三稀酮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中药灌肠组发生1例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肝肾功正常。孕三烯酮组发生肝功能异常13例,对症处理肝后功能恢复;痤疮6例、体重增加5例,治疗疗程结束后症状缓解。中药灌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孕三希酮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痛经属于中医“痛经”、“癥瘕”范畴,《傅青主女科》即有“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而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疼痛”之论述。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不荣则通为主要病机。妇女因过食寒凉,或者经行期间感受寒湿之邪,寒邪入内,经血因寒而运行不畅,经期则“不通则痛”,出现痛经。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本研究选用中药灌肠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方中小茴香、干姜、官桂为君药,温经止痛;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三棱、莪术养营活血,蒲黄、五灵脂活瘀止痛。诸药合用使寒散血行,冲任、子宫血气调和流畅,达到“通则不痛”。孕三烯酮属于三烯类合成激素,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卵泡分泌甾体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结合,作用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萎缩或退化[6]。但长期使用之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且长期治疗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增加其心理压力。中药灌肠通过直肠毛细血管直接吸收,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经症状,临床疗效较好,且远期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1]王建荣,魏玮.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7):4126-4126.

[2]徐嘉宁,周应芳.子宫腺肌病痛经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2):144-14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局司.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4]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3-234.

[6]张永萍, 刘晓鹏, 白继红,等.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腺肌病治疗的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 2013, 42(5):552-553.

崔金玲(1977-),女,汉族,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E-mail:cuijinlingdiyang@163.com

R271.11+3

A

1007-8517(2017)09-0091-02

2017-02-26 编辑:程鹏飞)

猜你喜欢

腺肌寒凝烯酮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腺肌胃炎防控治疗大家谈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腺肌胃炎治疗的几点建议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重组玉米赤霉烯酮酶ZENC降解麸皮毒素的条件优化
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