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理想国》中的节制

2017-06-08周小奇

中文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哲人理想国

摘 要: “节制”这一品质在《理想国》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它是不可忽视的品德之一。《理想国》对于“节制”的探讨依据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区分而有所区别,针对不同群体,“节制”这一概念也被赋予了特定的具体内涵。可以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两个维度出发,具体讨论《理想国》中的节制思想。

关键词:理想国 节制 哲人

Expounding On the Virtue Of Abstinence In Platos The Republic

Abstract : The virtue of abstinence in The Republic is very important. Without it, people would not reach the justice. In The Republic,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ominators and the ruled, the concept of abstinence is given different, specific meaning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ould discuss the virtue of abstinence in The Republic from these two aspects.

Key words : The Republic, abstinence, philosopher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74-03

在《理想国》中,现实城邦是所有讨论的基点,讨论中涉及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现实城邦的发展走向而展开的。追本溯源,城邦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不自足”,在于人与人之间为生存而必然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城邦由人构成,城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在《理想国》中,共出现了两种理论上较为理想的城邦,一为“言辞中的城邦”,即纯粹理论中的、完全原始的、猪的城邦;一为基于现实中的、发烧了的、切实存在的城邦而构造出的、改造了的理想城邦。两种城邦的表象区别在于,前者不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身份价值区分,而后者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分。但从本质上看,其根本区分在于,前者中所有城邦中人在本性上没有好坏的区别,每个人在天性上都是一致的善,所从事的劳动均为平等层级;而后者中,统治者的天性天生优于被统治者,二者间虽不存在必然的固化,但身份价值的转换存在巨大的困难,各自所从事的劳动也被认为具有高低贵贱之分。由于二者的不同,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或者说,前者因为每个人天性上的趋同而不存在生存問题之外的其他问题,而后者则必然面临“需要怎样的统治”的根本问题。在柏拉图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区分,是由于人具有贪欲。贪欲就是多余的、去除之并不会影响基本生存的欲望。追求贪欲几乎是所有不美好、不正义事物的源头,而要克制这种贪欲达到“善”的境界、建立一个“善”的城邦,必然需要节制的存在。因此,一个正义的、善的城邦中,节制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就将从邦民(被统治者)与哲人(理想的统治者)这两个维度出发,谈一谈《理想国》中的节制思想。

一、节制之于邦民

表面上看,《理想国》对于“节制”品性的要求更多针对的是统治者而非被统治者,更多强调的是统治者通过自我节制达到去除私欲、以城邦发展为个人生存的第一且唯一要义,但在事实上,分析柏拉图的观念不难看出,如果被统治者即邦民不具有“节制”这一基本德性,则正义的、节制的城邦在理论层面上就已经不具有被构建的可能。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理想中正义的城邦应该是什么样子。“善于赚钱者、辅助者和护卫者阶层各做与他们相称的事,在城邦中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事务,则是正义,并且使城邦正义。”简言之,在柏拉图看来,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天赋各司其职且不互相干涉,就能够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正义的城邦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并且,这个整体是自然成长出来而不是人为刻意规定的,是基于正确发展道路发展所必然会达到的结果,而不是采取强制灌输的办法强行施加给邦民的一个模糊的、口号式的概念。对照这个理想再来审视柏拉图对于“节制”的解读我们就会发现,柏拉图在论述“节制”这一德性时就已经指出了其对于建立正义城邦的基础性作用:“节制不这样起作用,而事实上贯穿整个部分,从高到低的全部等级,使更弱者、更强者,以及那些中间阶层——无论你想要依据审慎观看它们,或者,你要是想依据力量、或人数、财富或别的无论哪类东西——一起唱同一歌曲。因此可以十分肯定地宣称,这种全体一致就是节制,天生低劣的和天生优良的,关于在城邦中以及每个人身上谁必须统治所达成的协调。”[柏拉图箸:《理想国(王制)》,史毅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23页。]据此,如果失却了邦民的节制,那么城邦整体性的节制就不复存在,因为城邦是由个体的人构建起来的,因此城邦的德性也是由个体德性所组合形成的。如果小写的节制不复存在,那么大写的节制也就失去了形成的基础。

其次,一旦明确邦民需要具有节制的德性,就必须对这种节制做出具体的、精确的、可行性较强的规定。必须看到,在柏拉图的城邦理论中,邦民不具有同统治者一样良好的天性,他们在天性上先天低劣于统治者,因此,对于他们的节制的要求必须是能够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的,是要符合邦民的天性、确定能够为邦民所理解和做到的。“对于大众来说,节制就是服从统治者”[ 同上,第75页]、“节制,而非正义,致使工匠们服从统治者”[ 同上,第124页],由此,对于邦民而言,节制就是服从统治者的统治。对统治者意志的服从是通过具体行为表现的,它是具体的、实在的,并且能够以一种可见的、精确的方式衡量,而不需要对统治者意志持有思想上的理解和认同。这种便于操作和对照的规范,就是统治者所制定出来的、能够充分体现其意志的法律。因此,对邦民的节制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就会得出“节制即守法”的基本结论。

这里会碰到一个问题,既然理想城邦中的统治者以追求弱者的利益、实现城邦的发展为己任,那么又为什么会存在所制定的法律可能会使得邦民想要违反的情况呢?因为,如果按照正常逻辑推论,理想城邦中的理想统治者所制定出来的法律必然是符合邦民利益的,是对邦民有好处的,身处在其间的邦民完全没有必要违反对自己有利的规定。但是,依然是由于贪欲的存在,使得人们想要在得到应得的部分后,仍然觊觎还没有得到的部分。在这样一种欲望的驱使下,会使得他们想要为了更多的利益而不惜违反法律。因此,要使得邦民真正做到对统治者统治的服从、对法律的服从,必须要求邦民具有“节制”的品质,不会对生存基本所需之外的东西产生想要占有和爭取的欲望。

同时,由于法律对于邦民的约束与统治者自己天性具有节制的德性不同,邦民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天性具有节制的品质,更是需要法律束缚、需要通过外力的干涉做到节制的行为。以邦民角度审视节制概念,不再是如天性高贵的统治者那样由内心散发向善的意愿、具备自我约束的道德能力,而是通过具体的、规定的外在行为来强化内心对于节制的认同和服从。因此,或许可以说,统治者是自发选择了趋向节制,而邦民则是由外力推动、很大程度上被动走向节制。甚至,邦民在走向节制的过程中可能并未从内心感受到对于节制的向往,而是由于对违法后果的恐惧而被迫选择一种节制的生活方式。对于邦民来说,他们的外在表现并不一定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内在和外在具有分离的可能性。但是,又因为他们天性中并不是不具有向善的追求,因而在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不断强化外在行为时,内心关于节制的德性可能被进一步唤醒和发展,使得他们真正从灵魂中深化节制的德性。并且,对司法惩罚的恐惧其实也是节制德性的一种表现,因为邦民会由于这种恐惧构建自己行为的底线,而对于惩罚的敬畏是一种不那么主动但也并非完全被动的对善的、对节制的趋向与认同。

最后,“节制”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可以具体为不僭越、不干涉,即被统治者各安其分,不仅在同一阶层内部不互相干涉,并且不会拥有打破现有阶层划分的、向上的愿望。可以试想,一旦被统治者不具有节制,任凭其欲望没有限度地膨胀,那么具有高贵品性的统治者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最终很可能危及整个理想城邦的根本基础,导致理想城邦的崩塌和僭主的出现。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必须保证邦民安于政治生活之外的个人生活,在政治之外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并且始终坚持和封闭在这样的方式中。依据这样的预判,唯有“节制”能够让人安于基本生存的满足,安于个人的职守和天赋,安于“一人一职”、依据个人不同自然天性而有差异的、以职业划分的生活中。因此,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出发,为了让理想城邦一直维持下去,保证统治者为具有最高品性的人,就必须需要被统治者也具有节制的德性。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理想国》虽然着重强调的是统治者需要具有节制,但是根据其对理想城邦的论述,唯有作为被统治者的邦民也具有节制的德性,理想城邦才有实现并维持的可能。

二、节制之于哲人

在《理想国》中,正义是贯穿始终的命题,哲人是贯穿始终的形象。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苏格拉底是全书中最重要、最伟大的哲人。现实里,苏格拉底屹立在柏拉图身后,前者为师,后者为徒;而《理想国》中,柏拉图屹立在苏格拉底身后,后者为言,前者为文。单是这一层关系,就足够使得《理想国》在哲学史上成为独特而难以超越的著作。因此,由此书去理解哲人,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在笔者看来有意思的是,《理想国》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但它谈论的不是形而上的哲学概念,而是指向日常城邦生活的政治哲学。在《理想国》中,哲人不站在文本背后等待探索,而是现于文本之中,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从文本来看,这种直观当然不是为了表现哲人的自我,而是为了正义的主题服务,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直观确实为我们解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哲人的理解和认知提供了较为鲜明的途径。

我们可以判定,“正义”是全书的主题,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离不开对正义的追求,而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作为四枢德之一的“节制”是一个重要环节,甚至从某种层面来看,理解了节制、做到了节制,也就完成了通向正义的一个最重要的步骤。《理想国》中的“哲人王”思想使得哲学家同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一个理想城邦的理想统治者,哲人也一定要具备节制的品质,否则其作为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就会失去应有的说服力。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试图探讨作为理想城邦统治者的哲人的节制。

何谓节制?就此,苏格拉底在卷四中有过比较明确和详细的论述。苏格拉底谈论节制的方式是不同于其他枢德的,在这一部分,他首先谈论的是个人的节制,然后才上升到城邦的节制,即是一个由小写到大写的过程。这里,我们暂且放下对城邦节制的讨论,只关注于对个人节制的要求。文本中的个人节制所针对的对象以统治者为主,被统治者的节制在文本中并没有过多涉及。节制同时关乎理性和欲望,也就是说,节制是对自然人性的战胜。这里的欲望是有着明确定义范围的,单指人对物质——金钱、女色等——的追求,而不关乎精神层面。苏格拉底后面谈论灵魂划分时所举证的口渴而不一定会喝水的例子,其实也是对个人节制的一种表达。人口渴自然会喝水,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在口渴的情况下却选择不去喝水,此时所主宰行为的便不再是人的自然本能,而是自然本能之上的理性选择。要战胜人类自然本能而做出理性选择绝非易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而驱使人放弃自然本能的,势必是灵魂中战胜了自然欲望的理性部分。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节制与智慧息息相关,没有真正的智慧的人,是难以做到真正的节制的。

同时,由于这个论述的针对对象是统治者,而理想城邦中的统治者必须是本性最好的人,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节制可以被理解为个体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节制。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点,当苏格拉底引用“比自身更强”这句谚语来导入节制的谈论时,实际上已经说明了节制本身不是外在赋予的,而是从个体内部生发出来的,是灵魂中本来就具有的部分。但是,这个内部生发的过程并非单纯是自发的,而是在自身本性的基础之上,经过教育的熏陶和培养后所体现出的结果。在苏格拉底看来,接受这种类型的教育的人不是大众全体,而是具有这种可塑造性的少数人。我们可以推测,苏格拉底认为,即使都浸染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接受同等的音乐、体育等教育活动,仍然会出现由于天性的区分而导致的结果的不同,即有的人能够让灵魂中的理性占据主导,从而表现出节制的特性;另一些人则仍然会屈服于灵魂中非理性的、欲望的部分,无法体现出节制的特点。是否具有节制所代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的高低,归根结底,这个标准最终划分出的是人在品质方面的高低之别,而不是行为上的高低区分。

苏格拉底的这段论述当然不是针对哲人,而是针对城邦的统治者而言。但是,从文本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能够得知,在苏格拉底眼中,最能够担当起统治者身份的是真正的哲人,带着这样的认知再回到这段论述中,或许我们就能够得出这里的节制品质是对哲人的基本要求之一。

如果说,卷四中的节制的针对对象是哲人体现得还比较隐晦,那么在卷六中,苏格拉底就明确提到了哲人必须具有节制的品质。他说:“这种人(哲人)一定是节制的,也绝不会爱恋钱财;所以,其他人因追求事物而严肃对待财富和巨大的花费,但这种人不会这样。”[ 同上,第184页]但是,这里的节制仍然只局限于肉体欲望,局限于自然人性中最原始、最本初的欲望,而不包括精神层面的部分。苏格拉底明确提出的哲人应当具有的天性有如下几点:强记、善学,宽宏、逸雅,与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为亲为友。[ 同上,第186页]单独来看,这些天性当然都是美好的,也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但是,这些天性内部似乎并非完全兼容。笔者认为,苏格拉底的用词是非常考究的,当提及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四种品质时,他并非直接提出要让哲人具有这样的天性,而是用了“为亲为友”的折中说法。笔者并没有对照希腊原文,但就中文译本来看,这里的“为亲为友”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在言辞上避免了表面看来似乎有可能互不兼容的品质的排斥性。所谓为亲为友,就避免了“具有”的表达,而仅仅是与之保持一种良好但有距离的关系,即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这四种品质中,除真理似乎永远不可能以过分修饰外,其他三者一旦超出限度则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过分的勇敢可能为鲁莽,过分的正义可能为冲动,过分的节制可能为怯懦。一个人是不可能在同时表现出所有天性的,但是不表现出的天性不代表他不具有。天性的表现需要场合作为载体和触发点,在关节点上的表现往往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因此,“为亲为友”就是要在最恰当的时候表现最恰当的天性。笔者之所以在前面反复强调这里的节制指的是定义明确的狭义节制,就是因为当我们细究哲人品质时就会发现,那个所需要把握的限度就是另一种层面的、超出物质欲望之外的节制。这个节制是精神的、内化的,它所把控的不是个人私欲,而是各种美好品质的限度。物极必反,只有具有了把握限度的能力,才能够控制天性始终展现最好的一面。

苏格拉底在这一部分论述中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哲人对于精神追求仿佛是毫无节制的。他明确提到:“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向求知以及一切这类事情上时,我觉得,他就会关注灵魂本身通过其自身而得到的快乐,而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假如他不是一个假冒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哲人。”[ 同上,第184页]这里,苏格拉底把人的欲望割裂开,一方面为肉体欲望,一方面为精神欲望,而对于哲人精神欲望方面的求知欲望,他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性,不仅不要求节制,反而在鼓励和赞赏孜孜不倦的追求。针对这一点,历来受到诸多质疑,认为哲人本身就具有不节制的特点,哲人本身对于自身的某种欲望没有限度。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苏格拉底的思想的。首先,苏格拉底对于节制的要求一直具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即人的原始欲望,主要关乎肉体。从这一点来看,他对于哲人节制的要求本来就不体现在精神追求上,而是体现在哲人的自我日常生活中,因此,用不同范畴内的标准来指摘其理论,笔者认为是没有道理的。其次,哲人的精神追求并非没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高的善。必须承认,当我们承认最高为善的时候,其实已经磨灭了更高的可能,即再怎么追求向上也不可能超出善的范畴之外。但是,我认为苏格拉底对于至善还有这样一个隐含的预设:单凭个体生命的力量是无法达到至善程度的。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消极的看法,并且当说出这个看法的时候,有否定追寻意义的嫌疑。但是,不能达到不意味不能接近,笔者看来,在苏格拉底的理论中,哲人能做到的实际上只是无限接近于至善,而不可能达到至善。我认为,一旦理解了这个预设之后,也就能够理解苏格拉底对于神的看法,并且可由此推测苏格拉底确实是相信有神的存在的,而这个神就是完满的至善的化身,是摒除一切恶的美好。

此外,对于哲人的节制,笔者还有一点想要补充。在一般的解读中,都会认为苏格拉底对于人类情感是非常不信任的,他选择了信仰理性的力量,也就选择了放弃感性的召化。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看法的确是正确的,苏格拉底在谈到人类情感时,往往采取一种较为悲观和讥讽的态度,并且常常将其与不那么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是,我认为,苏格拉底在内心深处并不拒斥人类情感,并且对人类美好的情感也有所信任,甚至是有所寄托的。在洞穴比喻中,受到教化想要追求真理的哲学家为什么还要回到洞穴之中是一个困扰历代解读者的难题。我认为,哲人对洞穴的回归固然有外在的强制力,必须承认这个行为本身首先是政治的而非教化的,但是,在强制背后,一定有一部分自发自动的因素,因为,它最终是一种教育行为,而教育的本质是要放下过去的自我构建新的自我,教育者的灵魂深处如果缺乏对被教育者的关怀和爱,就不可能具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另一个灵魂重塑自我。这种关怀和爱一定是在教育之中有所体现的,而这种体现,就是对人性美好的信任。无论苏格拉底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在阅读文本时确实有这样的感受:苏格拉底并非全然地不相信人性。因为,其实对理性的追求也需要感性的参与,需要人内心深处拥有向上的渴望,需要人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而这一切都或多或少需要人类情感的参与。如果人类情感中不具有热爱,又何来对理性对热爱和追求呢?而这样看来,人类情感不是没有价值,也不是要全然摒弃,而是要有限度,要以节制的方式表现出来。人类情感需要理性制约,但是,对理性的追求又需要人类自然情感的参与。

哲人的节制是多方面的,并且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由原始肉欲到精神追求,唯一不变的,就是始终需要有节制的限制。

由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节制”这一主题是贯穿于全书之中的,它不仅仅限于对某一个群体的約束,而是要达到正义的理想城邦过程中人人都必须遵循的美德。因此,我们可以说,节制是通往正义的终极道路,唯有具有节制,才能够有可能走向正义的城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王制)[M].史毅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2]王梦湖.“和谐”就是“正义”的实现——论柏拉图《理想国》和谐思想的价值基础[J].理论界,2008(3).

[3]聂敏里.《理想国》中柏拉图论大字的正义和小字的正义的一致性[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

[4]葛欢.《理想国》中的双重正义观及其意义[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部,2013.

[5]刘岩峰.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10.

作者简介:周小奇(1995-),女,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哲人理想国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生活上的哲人
山洞、漁人、水澤田地——文徵明的理想国
直销理想国
为新闻业创造一个“自我维持的”市场——区块链新闻平台Civil的“理想国”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三个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