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语文学习经历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2017-06-08谢鸣宇
内容摘要:杨父“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的教育思想让杨绛受益终身,从杨绛的语文学习经历中可以得出这样的教育启示:学好语文的首要条件是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最后还应注重积累加强思考,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关键词:杨绛 学习经历 语文教育 启示
“才女”杨绛之才是多方面的,而其语言、文学方面的才华无疑最是突出。通过她的求学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杨绛并非中文专业科班出身,而她高于常人的语文素养不仅得益于天赋,更与其符合规律的学习经历密不可分。她由“乖女”成长为“才女”的语文学习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语文教育的真谛。研究她的语文学习经历无疑可以对我们探究提高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路径,提供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重视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绛之父用行动诠释了这一真理。杨绛曾在大学文理分科时犯了难,她问父亲“我该学什么?”父亲回答:“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有了父亲的这番话,杨绛内心释然,虽半信半疑,可终究选择了文科。
兴趣是人们因认识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渴望,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稳定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文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因爱好语文而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一种感情倾向。新课标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求知、创造等需要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激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
首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皮连生教授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2]这样学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从而产生通过学习新知来解决问题的欲望。
其次,可以通过利害关系的明确来发展学生的间接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价值越来越看重。语文学习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不论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单科都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分量,想要取得高分必须学好语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强调,来发展学生的间接兴趣。
最后,还可以通过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体现在学习中的成功需要。如果教师能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一定会由此获得良性的自我反馈,并将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二.注重优良语文学习环境的构建
杨绛先生认为:“榜样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她回忆说,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变得好学的。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文采斐然,出口成章。杨绛好奇又敬佩,向父亲请教秘诀,父亲回答她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她便学着父亲的样子,找父亲的藏书来读,觉得有趣,从此深深着迷。
教育学中认为,决定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除先天遗传外,还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上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氛围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差异是很大的。在平等、合作性的学习环境里,学生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适宜性行为。所以要想提升教學质量,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是一个重要突破口。[3]
众所周知,课堂学习化环境的营造是多方位的,但教师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典型的范本就是李镇西老师的作文教学课。李老师的作文课由五个板块构成,分别是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出谋划策以及教师试笔。从结构安排上来看,李老师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方法。首先通过激励和表扬,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接着通过发动集体智慧修改文章,调动起了学生们的参与性;最后由教师试笔亲自写范文,展现了一种师生平等的观念,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作文原本是让学生和教师都很头疼的教学内容,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却发现学生们都十分踊跃。究其原因是因为李镇西老师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畅所欲言、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五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需要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协作完成。写作不再一个人的事情了,它变成了一种集体性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学生克服了对写作的恐惧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和对问题片段的修改,一反一复让学生们得到了两次以上的作文练习。这样的训练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学习规律,也凸显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值得借鉴和模仿。
三.加强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
杨绛父女俩因都酷爱读书,成了志同道合的密友。父亲喜爱钻研音韵学,常拿某字平仄来考杨绛。可她到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也不急,让女儿涵咏体味,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懂”。晚间父亲常踱步廊前,敲窗考杨绛某字读什么声。日复一日,杨绛终于掌握了平仄的规律,能轻松应对父亲的考问。
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就是丰厚底子,打牢基础。一直以来,传统语文教学中就十分注重积累,认为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积淀,才能摸索出规律和经验,从而提升阅读的“质”感,养成阅读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也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说,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4]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呢?
对此,陕西师大的李景阳教授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四多”。[5]第一是要多读。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阅读的量加大了,才能获得更多的话语基础,在写作文时也才不至于捉襟见肘。然而课内的语文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课外阅读的补充才能切实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吕叔湘先生说过:“一个人的阅读收获约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只有百分之三十得之于课堂。”[4]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指导。第二是要多记。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知道,人在记忆的初期遗忘是最快的,也就是说一目十行的阅读是无法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要想增强记忆的效果就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温习,直至完全背诵下来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调动已有图式,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第三是要多思。阅读究其根本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每个人心目中都应该有一个哈姆雷特。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经过思考的阅读是无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因此必须将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第四是要多用。积累的最终意义是为了化为己用,这是对语素的一种再加工。教师应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累,并指导他们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丰富学生话语体系,开阔学生思维的目的。
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会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所以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而从杨绛先生的语文学习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语文教学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十大关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1期。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3]范春林:《课堂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3期。
[4]裴跃进:《教学名家谈语文》[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5]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作者介绍:谢鸣宇,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