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隐喻的词汇衔接视角分析《致橡树》
2017-06-08潘丽娜
潘丽娜
内容摘要:隐喻是人类概念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头脑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词汇衔接是构成和加强语篇连接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它反映了语篇所描写的事件或各要素之间各异的词汇关系。词汇衔接的关系可以通过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反义词、特殊与一般、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方式来反映。本文通过对著名女诗人舒婷《致橡树》中衔接方式的探讨,不仅能够更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和作者所赋予的思想感情 ,而且可以检验词汇衔接在诗歌研究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 词汇衔接 致橡树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并迅猛发展的一门语言学新兴学科,同时,也是语言与认知关系聚焦研究之后所孕育出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从人类思维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结构与衍化特征,以及话语生成与理解的全过程。认为不管是语言的习得还是语言的具体应用都可以通过认知这一活动来实现并进行阐释的,所以认知语言學又可以说成是解释语言学,因其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事、物在我们头脑中如何形成概念,以及大脑如何通过各种认知方式产出所需要的语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学文本的研究不在少数,这种新型视角不仅丰富了语言学学科,而且加强了文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联系。这使文学和语言学都不是孤零零研究,而是在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诗歌进行认知语言学分析涉及词汇衔接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试从概念隐喻的词汇衔接角度出发,对朦胧诗代表人物舒婷的《致橡树》进行分析,希望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全诗进行分析,使读者更加领悟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为文学和语言学的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概念隐喻及词汇衔接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手法,是装饰语言的必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只是文体学、文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直到后来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利用语言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思维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重要源泉。不仅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利用一种思维概念去描述另一种思维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是基于人类认知领域里进行联想的需要。在隐喻结构模式中,通常是利用相似的联想把两种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相提并论,因此利用对这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进行感性认识即解释说明、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情感,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作为认知科学发展的必经阶段的隐喻认知,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思维认知活动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之一。
概念隐喻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
nson)在1980合著并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从这本著作的标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隐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属于深层次的概念认知系统,其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助于语篇连贯。隐喻表达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人们一看就懂得普通词句,起着促成语篇衔接功能的作用。而衔接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或者喻体之内运作,由此可见,衔接在隐喻表达方面的重要性。Haynes认为衔接可以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这两大类。其中词汇衔接是构成和加强语篇连接最合适的方式,它集中反映了已描述的事件或各要素之间在语篇中不同的词汇关系。而各要素之间的词汇关系是最常见的。各要素中可以通过直接重复、同义词或近义词、反义词、特殊—一般指称和整体—部分关系、搭配等方式来实现词汇衔接。本文就从认知语言学中词汇衔接的这几种方式对舒婷的诗歌《致橡树》进行探讨,更深入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其在诗歌研究中的具体实践。
二.《致橡树》中的词汇衔接解读
舒婷是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写的诗歌不计其数,而最著名的当属其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所创作的爱情诗《致橡树》,这首诗成为朦胧诗派代表作之一。《致橡树》全诗虽短,但是里面所涉及关于词汇衔接的理论并不罕见,本文就试从下面四个方面对《致橡树》进行分析和解读。
1.同义词或近义词
同义词,顾名思义是指意义相同的词或短语,而近义词指一组意义相近或相似的词或短语。在舒婷的《致橡树》中,同一个词反复运用比较少见,而同义词的反复运用较多。例如:诗中的“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其中的“刀”、“剑”和“戟”都是作战时的必备工具,无论是外形还是作用都有相似之处,利用这些不同的金属工具所具有的
共同属性,暗示了诗人像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至死不渝的优秀品质。
又如原诗中的“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其中的“寒潮”、“风雷”和“霹雳”是近义词,表达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大家不愿经历的苦难困惑,作者在这里连用三个近义词,把它们比喻成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苦难之多和不可避免之势,揭露了作者内心对这种苦难的无所畏惧,不管风浪再大,恋人之间也会并肩走过的坚决的勇气和坦然面对的态度。“雾霭”、“流岚”和“虹霓”都是生活中的人们向往的美好事物。通过这三个具体的物象表达了作者认为人生道路上的快乐与美好事物情侣之间都愿意互相分享的强烈愿望,表现出作者对于爱情的炽热、坚贞不屈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并把这种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描绘得得栩栩如生,跃然于眼前。
2.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一组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在诗歌《致橡树》中如上文所提到的“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和“虹霓”这六个词是一组意义相对的词,前面三个词代表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这是比较真实确定的,而后三个代表的是美好与幸福,是比较梦幻朦胧不确定的。通过这六个词,作者认为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关系恰似这种相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朦胧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距离的远近而造成感情渐行渐远,而是把一种非近非远刻骨铭心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而把一种朦胧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确定无疑的可靠关系,是具有一种淳朴自然的思想感受,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慢慢变淡的思想。这表现了恋人之间相敬如宾的最佳状态,从而把具有现代爱情观念的思想内容表现得恰如其分,体现出具有现代个性的爱情品质,即真诚、不离不弃、坚强的品质,这些新时代的爱情观念,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挣脱了旧时代的牢笼。
3.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部分关系是概念隐喻中重要的词汇衔接手段。一般是首先运用表示整体的词语引出话题,然后利用表示部分的词语进行层层递进。在《致橡树》中的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里的“树”就是表示整体,而“根”和“叶”是属于树的一部分。作者将树根、树叶比喻成恋人相拥、不能轻易分割的爱情状态,对两性关系有充分的认识即爱情是相互的思想,诗人把情侣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情的沟通,认为不仅是恋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相欣赏、真诚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亦是如此,从而形成了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爱情观。
4.搭配
Halliday和Hasan将搭配视为词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认为在语篇中,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互关联的成对词语之间一个词语通常伴随着另一个词语出现在相同的语境中,从而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模式。例如生病常常跟医生、吃药等同时出现。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例句中的“凌霄花—高枝”、“鸟儿—歌曲”、“泉源—清凉”和“险峰—高度”已成为一种固定搭配,不仅丰富了作者的抒情角度,抒发了作者自我的感情思想。而且通过这种约定俗成的搭配关系使全诗写作思路更加流畅,逻辑结构更加合理缜密,从而表现出作者复杂的情感以及一种更高层次的爱。
三.结语
对于《致橡树》这样一首极具代表性和标杆意义的作品,诗中极富个性的新时代女性爱情观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对于这样一首爱情诗歌,本文在概念隐喻的框架内,讨论了《致橡树》这首诗歌中词汇衔接的几种方式。对此研究不仅可以加强对全诗的理解,而且可以了解作者写作过程的思维认知活动,从而对诗有更为深层的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中国本土作品的研究中也是可行的,因此将概念隐喻的词汇衔接理论用于文学研究不仅为文学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搭建了两者之间的桥梁,同时也加强了对西方语言学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舒婷.致橡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Lakoff,G&M.Jolmson.MetaphorsWe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