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议题的国际舆情分析

2017-06-08

对外传播 2017年5期
关键词: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根据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的统计,2015年以来“One Belt One Road”以及“Belt and Road”这两个词条在谷歌中的搜索热度不断攀升,说明伴随着“一带一路”从一个愿景走向一种发展模式,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在不断上升,并且逐渐被国际社会广为认识。

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判断,并由此影响到了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报纸,CNN、BBC、NBC等电视新闻网,以及《经济学人》《外交学人》《时代》等杂志为样本,对这些媒体涉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与典型解读,描绘出“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在国际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反馈,以期对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提供镜鉴。

“一带一路”倡议的议题发展与情感态度

通过对上述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发现,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舆论中的议题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前;第二阶段是2015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到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前;第三阶段是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至今。在不同的阶段内,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国际舆论对于“一带一路”的判断、措辞和情感态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变化。本节将对这三个阶段内“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所引发的舆情分别进行分析。

1.第一阶段:观察与了解

第一阶段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前。由于这一阶段“一带一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种发展愿景,国际舆论对这一议题的兴趣程度并不高,相关报道的内容也比较少。

在2013年底“一带一路”倡议刚刚提出之时,CNN就对横穿“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六国的丝绸之路北线铁路进行了报道。不久之后,CNN以两篇图片报道更详细地展现了“新丝绸之路铁路”的面貌,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作为“一带一路”交通动脉的丝绸之路铁路线的情况。

2014年底,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2014年北京峰会,CNN发表了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的评论文章《中美为何要共同合作》,强调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文章还指出,亚太地区加强联系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成为制约亚太地区发展的主要障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地区间的交通运输、远程通讯、能源资源提供必要资金的重要机构,表达了希望得到美国支持、中美共同合作的心愿。这篇文章可以视作为即将建立的亚投行在国际舆论造势的一篇评论。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初期,国际媒体着重于向受众介绍这一倡议的基本内容和潜在影响,主要内容大多是新闻报道,较少有主观性的评论。尽管如此,《华盛顿邮报》还是在《中国绕开美国开拓新丝路》一文中提到了这一计划可能是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回应,对美国在亚洲,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战略部署产生巨大的冲击,并使得中国通过借助经济力量提升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华尔街日报》则在《中国新贸易计划重振其国际地位》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使得中国能够将自己视为亚洲新秩序的核心。而《经济学人》的论调则较为消极,它在《丝绸之路通向何方》一文中将“一带一路”倡议描绘成中国“令人迷惑的伪装”,强调这一倡议背后的动机复杂且令人难以捉摸。

虽然一部分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这一计划的潜在影响力心存忧虑和抵触,但总体上这一阶段中,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这个新生事物表现出了一定的好奇心,渴望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以增进对这一计划的了解。

2.第二阶段:谨慎与疑虑

在2015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并在北京举行了开业仪式和董事会成立大会。这一事件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始真正对国际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从这一阶段到2016年底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议题的态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内,国际媒体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核心词是“谨慎”与“疑虑”。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步入实践的过程表现出高度的质疑。《金融时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如能得到切实的建设,不仅能给沿线国家带来好处,而且对全球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但中国企业在向海外投资的时候显得比较谨慎。由于对沿线国家缺乏了解,对海外投资安全缺乏信心,大多数企业在当时持观望态度。

对“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质疑声音来自《纽约时报》。2015年12月,《纽约时报》刊文《中国拓展新丝路,贸易伙伴却充满疑虑》,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制造地缘政治压力,使得一些国家越來越担心会变得过度依赖中国而失去自主性。文章列举了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对中国投资采取的限制措施,来说明中国贸易伙伴的谨慎和疑虑态度。次日,《华盛顿邮报》以《在中亚,中国侵入俄罗斯的后花园》为题,大篇幅地渲染俄罗斯对于中国在中亚日渐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的担忧。

在这一阶段,对“一带一路”的质疑还存在于它的动机上。《经济学人》提出,亚投行及“一带一路”都是中国转移过剩产能、拯救本国经济下滑的策略。文章认为中国政府通过建立亚投行能够在缺乏资金的亚洲国家投资其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缓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困境。NBC和《外交学人》则将这种“通过丝绸之路合作拉拢相关国家,施以经济恩惠,开展安抚外交,投射软实力”的做法,称为中国政府的“新怀柔政策”。总而言之,国际舆论对于中国政府推进“一带一路”的动机,同样充满着疑惑与不信任。

3.第三阶段:焦虑与矛盾

国际舆论在第二阶段表现出的谨慎与疑虑的情绪,本质上是“中国威胁论”的观念在发挥作用。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现,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对其反弹表现的就日益明显。

但是,这一趋势在2016年底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奉行保守主义的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击败希拉里当选,使得“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一方面,国际社会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对这一倡议仍旧心存芥蒂;另一方面,特朗普奉行的反全球化战略却使得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这一时期全球化的重要支柱性力量,“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则成为了代表全球化的新标杆。因此,在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这一时期,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了复杂而矛盾的态度。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CNN连续发表了两篇报道,称中国必然会在美国总统换届之际给新总统一个“下马威”,要求美国必须警惕中国以经济实力换取政治利益的行为,重新塑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在这种语境下,“一带一路”倡议被视为对美国的重大威胁,尤其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CNN认为退出TPP是一场“零和博弈”,批评美国此举只会将伙伴国推向中国。

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在出现。NBC发表题为《中国向特朗普提供积极友好合作的机会》的评论,称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建造业“超级大国”,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了上亿美元规模的海陆基建工程,为世界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评论暗示美国政府,明智的做法是将强大的竞争对手转化为本国的合作伙伴。

《华尔街日报》也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很好地延续了全球化精神。在英美对于全球化产生怀疑之时,中国在大力推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向外界展示其经济实力的一种方式。报道还特别强调已有不少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合同,不少欧美工程和装备企业也渴望与中国国有企业合作,成为“一带一路”计划的一部分。

彭博新闻社(Bloomberg)分析文章指出,在美国和欧盟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中国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其经济上的繁荣,将提升其软实力的地位。这个过程还将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并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4.总结

通过对不同时段和国际形势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中所形成的舆论,下表概括出了这一议题的舆情演变。

由上表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在逐渐被国际舆论所了解之后,开始面对广泛的质疑。但2016年末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一带一路”在国际舆论中所面对的压力开始逐渐减轻,甚至开始被视作取代TPP成为主导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综上本文认为,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了解—质疑—矛盾中接纳”的过程。特别是在美国大选之后至今的这一段时期,都是“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外传播力度、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机遇期。

“一带一路”倡议的形象框架

为了增进受眾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将其纳入了不同类型的框架中。本文归纳了国际媒体在报道中所使用的几个主要框架,以增进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舆论中形象的了解。

1.“马歇尔计划”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它与“马歇尔计划”的对比就是媒体所关注的焦点。其中《经济学人》在介绍“一带一路”时直接将其称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在日韩两国相继倒向美国后,力图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联系,来拉拢“盟友”以制衡美国的一种长期战略。《外交学人》的一篇评论在阐述这一类比的时候指出,舆论将这二者进行类比也并非巧合,因为二者的情形是相似的: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全球大国试图用经济力量来实现其外交政策目标。“马歇尔计划”帮助美国成为了超级大国,而中国也寄希望于通过“一带一路”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彭博新闻社(Bloomberg)则进一步认为,尽管中国官方不把这个计划称为新的“马歇尔计划”,但是将这两者进行比较是不可避免的。从体量上看,“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要大上好几倍,这就带来了不少潜在的隐患,如腐败、工程拖延以及当地民众反对等,因此推动“一带一路”会比当年的“马歇尔计划”面临更大的阻力与挑战。

2.“特洛伊木马”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起源于《荷马史诗》,希腊人利用木马的伪装潜入特洛伊人的城中,趁着午夜偷袭了特洛伊城。这一修辞提醒人们警惕,防止被敌人的伪装欺骗而使敌人钻入自己的心脏。

《时代周刊》和美国线上杂志《新东方瞭望》(NEO)在文章中介绍“一带一路”时,都将其比作“特洛伊木马”,强调中国政府在拓展“一带一路”倡议的背后存在深藏的“地区霸权”野心。这导致了地区周边国家的忧虑,并试图寻求保持与美国的联系以对抗中国对其施加强力的影响,因此“一带一路”未来将会发展如何仍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这种修辞是在利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古希腊经典的隐喻来影射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背后存在的“歹心”,借此抹黑“一带一路”。《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强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制造地缘政治压力,采用的也是同样的逻辑。

3.“中式全球化”

虽然国际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对其动机和形式存在诸多质疑甚至批判,但也有一部分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所代表的“中式全球化”(Chiglobalization)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外交学人》的一篇评论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一条简单意义上的“经济贸易路线”,而是具有“共同利益、命运以及责任的共同体”,中国不会满足于经济层面的商贸关系,实际上背后想要进一步加强与丝绸之路上周边国家的文化与政治的联系。《华盛顿邮报》则认为,虽然中国的全球野心有过于激进的一面,但中国有足够的空间和财力犯错。一旦“一带一路”计划得以实现,那么整个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到波兰,将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而中国将会是其中最大的赢家。《经济学人》的一篇评论则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中国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社会的作用在悄然变化,从“搭便车者”向“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转变。

这些媒体报道的框架勾勒出的是中国作为一个逐渐崛起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也开始日益正面和积极。中式全球化为处于动荡中的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的新可能。

猜你喜欢

倡议一带一带一路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